听说最近中国的车在俄罗斯那边卖得飞快。年前去找了表哥喝茶,他做汽车配件生意,说现在发往莫斯科的新车,十辆里得有七八辆是国产的。尤其出租车,去年冬天我嫂子还吐槽:“这城市里跑的出租一多半都成了‘中国脸’,连‘雷奥’都少见了。”
其实,这事儿头一两年还没这阵势。2022年那会儿,国外车企一个接一个撤了摊子,国内品牌一下子成了“救火队”,谁手里货多谁先占坑。据说2023年出口飙上九十多万台,24年又涨,坊间讲法是涨得“跟冬天的口罩价似的”。俄罗斯地大,公路开着像赶集,省城外面养护不利,老外退场,中国车成了香饽饽。
价钱是真不高,“长城哈弗”在俄买一辆能顶两辆——有时候没德系车一半贵,维修又方便,师傅那边配件敞亮,坏了修也便宜。群里朋友拿奇瑞说事儿,上次四驱打滑跑到沟里,租台拖车都比修车费贵,“德系再牛,人家嫌配件等半个月;国产的上门给你送”。
不过,真有点“好景不长”。钱省是省了,近年俄罗斯网站、论坛陆续开始吐槽了。说啥生锈快、用料薄,动不动就电路出毛病。去年底《生意人报》连着两版说出租司机爱骂国产车:跑个七八个月仪表台出问题,冬天钥匙门还时冷时热。有一阵,Lamark防腐中心专门做了试验,17种国产牌子,拖到26个不同地方实地开。东北西伯利亚那边,冷得脸裂,马路“腌得跟雪菜似的”,撒盐手软,几个牌子不到两年就“起麻疹”,发动机冻得哼哧哼哧。
生锈那会儿不光老司机晓得,配件厂老板李师傅一口气埋怨,“中国车两到三年掉漆,比德系差半条命”。年检更严,今年阿尔泰那边的司机抱怨,“才买四年,检查关不过,换回Land Cruiser了”。发动机寿命也短,很多反映五到七年,反观欧美车照样跑十几载。这点去年有本地媒体也说,测试报告都摆那儿了。网络上的投诉,更是一嘟噜,看得人心凉。
国内其实也差不多,21年那阵儿“车质网”统计,有快三成投诉是为了锈,后来一查63个牌子都有点毛病。部分厂家省成本,钢板用得俗,就是图便宜。老郝师傅说过一句话,人跟车一样,底子差糖衣再厚也禁不住冬天腌。特别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路烂,坑洼一多,底盘悬挂还真有不少毛病,低温电子件也爱出岔。
顺带一提,国产有些冷门功能,反倒让“老司机”不习惯。上月有个包头的小伙,开着奇瑞去伊尔库茨克,智能空调老自动降温,说防止玻璃忽冷忽热碎裂,本地没这讲究,颠了一路背后直起鸡皮疙瘩。
不过说句公道话,眼下国产新能源在那边开始走俏。比亚迪刀片电池玩出来的“抗摔性能”,本地师傅还专门拍了短视频,说电动车锈点反而没那么多。新能源汽车不怕冬天?其实也不是,听餐厅后厨大姐讲,2023年冬里有一车主标配电热座椅,结果线路冻住了,电池输出直接瘫,回头换原厂还是跑得快。新的像小米SU7那种,一体化压铸底盘,师傅说焊链少,对标特斯拉,生锈顾虑算少半个。
车友群里流传个事,道听途说的,说是2022年出口前,某车厂员工偷偷做了“内测”,把国产与德系同款车底盘搁雪浴里泡两月。出来后,国产的薄铁皮边缘先起“红斑”,德系那款大半年“颜色都保持着”。这事真假难说,但大家口口相传。顺便提一句,国外同批的镀锌板、空腔注蜡,防腐蚀那是真的靠谱。国产厂子里,去年年底也试搞新工艺,说是比亚迪新跑车用的钢板比过往厚一层,人不注意还以为是俄罗斯订单特供。
销售那边有点说法,“吉利和长城反应快,那几个高端版本已经比前两年省心多了,专门拿大洋洲出口标准搞一搞,总比柜台挨投诉强”。售后还加了什么“额外底盘漆保养服务”,本地司机不嫌贵,“腌完就洗,洗完上油”。可惜,年检政策死板,超过七年进门难。对比美国那边,车能用到小13年,俄罗斯就给你八年。换下来的,还便宜卖到黑市。
油车虽然短板多点,但电动的风生水起。比亚迪“汉”去年在莫斯科高校做实验,宣称电池抗冻耐盐,路上看见粉色车贴的,大概率是国内新能源。小米出国测试正热火朝天,“一体化压铸”这活儿,美国人也高看两眼。
这里头还有误传:本地人说休息站随手撒盐能防爆胎,其实纯属“胡扯蛋”,盐对轮胎是腐蚀不是保护。师傅总念叨一句,“别迷信老外,保养还是得自己上心”。配置上有些冷门,比如自动远程加热油箱,销量一般,其实在零下车库里真见过起过作用。
中国品牌这两年也学精了,不指望一锤子买卖。有人悄悄推12年防锈保修,还打广告找“老外老司机”做体验。朋友圈流行个段子,“国产车便宜用上瘾,年检一把汗,卖车变二手,车厂还在改”。最近一趟去汽修厂,早七年买的荣威,车主说想换电池,师傅皱了眉头说:“电还硬,车身锈碎了才是大事。”
俄媒这阵子批评没松口,“五个品牌拉胯”天天挂墙头上,发动车动不动咋啦维修铺。厂家派技术员跟俄罗斯团队学了回去,今年不少新款“底盘专门标抗盐抗冻”。销售说“市面反馈好,出口也稳”,不过老江湖都懂,一口新饭吃不饱,慢慢磨呗。
市场红火时,啥问题都难掩,生锈的气味却藏不住。但凡哪个品牌“练成金刚不坏身”,川北修理厂老吴头一句,“以后国产车不比德系差”。历史上德系车能做几十年,咱这边起步晚,动手快,底子还在厚的路上。俄罗斯冬天“腌味大”,国产车得使劲嘞。
出口潮里有适应,有掉队。预估2025年投诉还得减几档。今后,谁把耐久抗腐的苦功夫做扎实,谁在寒冬里站得稳当。再说句闲话,俄国哥们最羡慕咱的啥?群里有位老王总结一句:“买得起,扔得起,造得快,收回厂里又是一条好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