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就是那个咱们印象里一直四平八稳、甚至有点“老干部”风格的别克,突然放了个大招,推出了一款叫“至境L7”的新能源轿车。
这车的数据一公布,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纯靠电能跑302公里,要是再加满油,综合续航里程竟然能达到14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打个比方,从咱们北京出发,加满油、充满电,理论上能一口气开到上海,中间都不用停下来找加油站或者充电桩。
这个数字听上去确实有点“吓人”,让人心里不免犯嘀咕:这别克是掌握了什么外星科技,还是在跟我们玩文字游戏呢?
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把这台至境L7给分析透彻,看看它这超长续航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首先,咱们必须得搞明白,这1400公里的续航是怎么算出来的。
这就得说到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市里一个特别火的技术路线,叫“增程式混合动力”。
说得通俗点,这台至境L7开起来的时候,驱动轮子转动的,从头到尾都是电动机。
所以,你踩下电门的那种安静、顺滑、提速快的感觉,跟开一台纯电动车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电动机驱动,那车里装一台1.5T的汽油发动机是干嘛的呢?
这正是增程式技术的精髓所在。
这台发动机并不直接给车轮提供动力,它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随车携带的、大功率的“发电机”或者说“充电宝”。
平时在城里开,你就用它那块容量高达40.2千瓦时的大电池,官方说的302公里纯电续航,应付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逛个商场,是绰绰有余了,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用,用电成本也低。
可一旦你要出远门,比如逢年过节回老家,或者来个长途自驾游,这时候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就来了。
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长队的新闻,想必大家也看过不少。
而至境L7的优势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当电池电量快用完的时候,那台1.5T的发动机就会自动启动,在后台安安静静地烧油发电,再把发出来的电供给电池和驱动电机。
这样一来,只要你车里有油,就等于有了源源不断的电,彻底告别了里程焦虑。
你可以去任何一个加油站,几分钟加满油就继续上路,方便程度和燃油车没任何区别。
这种“能用电就用电,没电了就烧油发电”的模式,可以说是完美结合了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和燃油车的补能便利性,特别符合咱们中国的国情和大多数家庭的用车习惯。
当然,肯定有朋友会揪着那个官方公布的百公里0.5升综合油耗不放,觉得这数字太理想化了。
确实,这里面有计算方式的因素。
这个油耗是在国家规定的CLTC测试标准下,通过一个复杂的加权公式算出来的。
因为它有长达302公里的纯电续航作为基础,所以在计算总能耗时,纯电行驶的部分占了很大比重,自然就把平均油耗拉得非常低。
如果在实际使用中,你一直处于电池没电的状态,完全靠发动机发电来行驶,那实际油耗肯定会比0.5升要高一些,这很正常。
但这恰恰反映了中国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技术路线的深刻理解和务实选择。
我们现阶段追求的,并非不切实际的“零排放”,而是在当前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长途出行需求依然旺盛的背景下,找到一个最能解决用户痛点、最接地气的方案。
理想汽车的成功,已经充分证明了增程式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并且深受市场欢迎。
别克这次显然是看准了这条赛道,并且一出手就拿出了非常有竞争力的数据。
说完了最核心的动力系统,我们再来看看这台车本身。
它的尺寸相当可观,车身长度超过了5米,达到了5032毫米,轴距更是有3米长。
这组数据放在汽车市场里,意味着它是一台标准的中大型轿车,个头和空间感已经可以和奥迪A6L、宝马5系这些传统豪华轿车掰掰手腕了。
对于咱们中国消费者来说,车子够大、空间够宽敞,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是关系到一家人出行舒不舒服的硬指标。
3米的轴距,保证了后排乘客能有非常宽裕的腿部空间,坐着不憋屈,这无疑是精准地抓住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在性能方面,它靠着那台功率高达252千瓦的驱动电机,能让这个超过5米长的大块头,在5.9秒内就从静止加速到时速100公里。
这个成绩,足以让路上绝大多数的燃油车只能看着它的尾灯望尘莫及了。
这就是电驱动的天然优势,动力响应非常直接,随叫随到,没有燃油车那种需要等发动机转速攀升的延迟感。
外观设计上,别克这次也是下定决心要改头换面了。
它彻底抛弃了过去那种稳重甚至有些老气的风格,换上了一张非常具有未来感的“新面孔”。
封闭式的前格栅、细长的“眯眯眼”大灯组,还有车顶上那个非常显眼的激光雷达,都在向外界宣告:我是一台智能化的新时代汽车。
车身侧面的隐藏式门把手、车尾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这些时髦的设计元素也都配齐了,让整台车看起来既有科技范儿,又不失动感。
可以说,别克这次是铁了心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全面向年轻化、智能化的方向靠拢。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台车背后所代表的别克品牌整体战略的转变。
至境L7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产品,它是别克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打响的第一枪,并且诞生于一个叫做“逍遥”的超级整车平台。
这个平台非常灵活,就像一个万能的积木底座,未来可以在上面开发出轿车、SUV、MPV等不同种类的车型,还能兼容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这三种不同的动力形式。
这意味着别克已经为未来几年的新能源产品大爆发,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按照他们的计划,未来一年内就要推出6款新能源车,到2025年,别克在中国市场发布的新车型将全部都是新能源车。
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比亚迪、理想、蔚来等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这家百年合资车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别克至境L7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出了一款新车,它更像是一个姿态,是这家美国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放下身段,积极向中国市场学习、向中国消费者靠拢的有力证明。
它采用了已经被中国市场验证成功的技术路线,搭载了本土化的动力总成,精准地迎合了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和智能化的偏好,试图在这场已经白热化的新能源大战中,为自己争夺一个有利的席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