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布鲁塞尔客车展,奔驰整了个大活儿。当所有人都以为未来的公交车就是拖着一大坨电池满地跑的电动爹时,奔驰反手掏出了一个叫eCitaro Fuel Cell的玩意儿,直接把在场所有同行都给看傻了。
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就像你公司楼下那个天天做报表快猝死的会计,突然有一天开始在办公室表演胸口碎大石,还说这是为了优化工作流程。这台奔驰大巴,就是这么一个存在。它本质上是个纯电客车,但奔驰的工程师们可能觉得电池这玩意儿实在太没劲了,能量密度低、死沉、还占地方,简直是现代工业的耻辱。于是他们开窍了,或者说,他们颠了。他们给这台纯电大巴的头顶上,加了一套氢燃料电池。
诶,这就很有灵性了。这套氢燃料电池不直接驱动车,它的唯一使命,就是当个随身充电宝,给车上的动力电池充电。说白了,这就是一台增程车,只不过烧的不是油,是氢。氢电混动,听着就比油电混动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三体人看了都得过来递根华子,问问技术细节。
这个操作的核心思想,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当下的客车市场,尤其是欧洲,被我们这边的电动大巴冲得七零八落。别人都在卷电池大小、卷续航,卷谁的电池包更大更重。卷到最后发现,大家都是在往车上堆铁疙瘩,乘客没多拉几个,车子自重先奔着坦克去了。奔驰一看,坏了菜了,再这么卷下去,我这浓眉大眼的欧洲长子也得被卷死。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于是eCitaro Fuel Cell诞生了。它的逻辑简单粗暴:既然你们都嫌电池小了续航短,那我直接少装电池,然后用氢气这个“外挂”来补。结果就是,这台12米长的大家伙,电池容量不到300度电,比国内很多纯电大巴小了一半,但续航直接干到了700公里。什么概念?等于一个修仙小说里的哥们,自己修为一般,但他有个法宝,能不停地给他灌输真气。他自己就是个筑基的菜鸟,硬是靠法宝活出了元婴老怪的续航。这他妈才叫创新,管他卖不卖得掉!
讲真,我作为一个每天挤地铁的中年人,看到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第一反应不是敬畏,是算计。这玩意儿的票价得多少钱?坏了谁来修?加氢站比我家楼下的彩票站还少,司机大哥上哪儿去“渡劫”?但奔驰不在乎这个。它要的不是走量,它要的是摆出一个姿态:你们搞的那些,都是弟弟玩的。
你看它的具体配置,就更能体会到这种“表演性”。燃料电池,用的是丰田第二代的,就是那个Mirai轿车上的同款。电池呢,用的是成熟的NMC3,不是最新的第四代。车桥,还是采埃孚那个用了几十年的经典款。这说明什么?说明奔驰非常清楚,自己不是在造一个用来跑量赚钱的工具,而是在攒一个“道诡异仙”里的缝合怪,一个技术上的行为艺术品。每一个零件都必须稳定,因为真正不稳定、真正需要“信仰”加持的,是车顶上那几个巨大的“勇气胶囊”——储氢罐。
说到公交车,我突然想起来小时候坐的那种铰接车,中间有个大转盘,我特喜欢站那,感觉像在开高达。现在的公交车,尤其是这种,太安静,太顺滑,反而没了那种机械的暴力美学。
更有意思的是,奔驰在这台车上保留了传统的光学后视镜,而不是现在电车上流行的电子后视镜。这个举动非常值得玩味。一方面,它搭载了各种雷达和摄像头,搞了一套上帝视角的环绕影像,安全系统直接拉满,恨不得给你配个金钟罩铁布衫。另一方面,它又固执地保留了镜子。这是一种极其拧巴的自信。就好像在说:“是是是,我知道电子的牛逼,但我就是不用,因为我是奔驰,我用镜子也比你们看得清楚。”这种品牌玄学,真的无敌。会买奔驰的人,就是喜欢奔驰本身。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一个德国工业品说得跟修仙小说里的法宝似的,可能确实是有点颠了。但你仔细想想,这不比干巴巴的参数好懂吗?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峰值功率是多少千瓦,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台车是奔驰心态爆了之后的产物。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吗?可能什么都没解决。氢气的成本和便利性问题,是自动驾驶技术普及之前最大的笑话,哦不,是难题。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就定给对方了。而氢能源的关键,在于加氢站的建设,这比让大爷讲理还难。
所以这台eCitaro Fuel Cell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的意义就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解构了纯电路线的“技术崇拜”。当所有人都默认“大力出奇迹”,电池越大越牛逼的时候,奔驰跳出来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用一个更复杂、更昂贵、更不切实际的方案,在另一个维度上把你们秒了。这就叫降维打击。
最终,这台车可能只会象征性地卖给几个欧洲的城市,作为环保橱窗里的样品。但它的精神价值,远大于它的商业价值。它告诉所有新势力一个朴素的道理:你们可以暂时领先,但老师傅一旦发起疯来,能整出的活儿,是你们想都想不到的。所以这车到底有什么用?用处就是告诉全世界,我奔驰,就算要搞环保,姿势也必须比你们所有人都骚。这是一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