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特斯拉北美官网,突然上新,像极了深夜放毒的外卖软件——特斯拉“廉价版”Model Y和Model 3终于来了!可这顿“减配大餐”,吃下去,好像有点噎得慌。
起售价39990美元的Model Y标准版,36990美元的Model 3标准版,听着挺香?别急,这价格背后,是实打实的“降级套餐”。你以为是“真香”警告,结果可能是“劝退”现场。马斯克说要造3万美元神车,结果呢?卡在3.5万区间,不三不四,不上不下,这是想干嘛?消费者真会买账吗?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波“廉价版”到底值不值,还是说,特斯拉这次,狠狠打了自己的脸?
先看外观,“廉价”不等于“难看”。新Model Y标准版换上了更运动的前后保险杠,18英寸轮毂造型酷似Cybertruck,走的是“糙汉科技风”。车顶从玻璃天幕改成了织物顶棚,隔热效果更好,夏天不至于变成“烤箱”。但别指望什么氛围灯、贯穿式灯带了,前大灯回归一体式设计,简洁是简洁了,可那股“灯厂”的炫技劲儿,没了。走路摇头晃脑?抱歉,这车低调得有点过头。
再看内饰,“极简”秒变“简陋”。织物门板、手动调节方向盘、取消后排座椅加热,连中控台都换成了开放式设计,看着像没做完的工程车。8英寸触控屏?不存在的,还是15.4英寸大屏,但副驾调节全靠它,没物理按键,开车时调个座椅?够你手忙脚乱的。后排娱乐屏也砍了,后排乘客只能干瞪眼。这哪是“国民神车”,简直是“丐中丐版”。
动力方面,Model Y标准版0-60mph加速6.8秒,Model 3标准版5.8秒,账面数据还行,日常代步够用。但电池容量砍掉一个模组,69kWh,续航517公里(WLTP?EPA?),比高配版缩水30多公里。百公里加速是快,但续航焦虑可能更快。而且,18英寸轮毂是标配,想换19寸?加1500美元!这算不算“低价入场,高价选装”?
智能化这块,硬件没缩水,软件功能却“打折”。全系HW4芯片,但自动转向功能没了,L2级辅助驾驶直接降级成“自适应巡航+交通感知”,想用FSD?要么8000美元一次性买断,要么99美元/月订阅。这就像买了台顶配手机,结果系统功能要额外付费解锁,多少有点膈应。
再看看安全性,特斯拉一向是“安全标杆”,这次标准版预计评级不变,结构没动,该有的气囊、ESP、主动刹车都有。可车窗换回普通钢化玻璃,隔音效果直接跌回老款水平,高速上风噪胎噪齐飞,耳朵可受不了。悬挂也回归老款多连杆,舒适性可能还行,但操控感?别指望太多。
这时候就得拉出来比一比了。在3.5万美金这个价位,特斯拉真能支棱起来吗?
先看老对手比亚迪海豹。国内起售价才20万出头人民币,换算过来不到3万美元!刀片电池安全性顶呱呱,续航扎实,配置还高。座椅加热、通风、L2辅助驾驶全都有,内饰用料也比特斯拉这“织物门板”强太多。特斯拉这价格,遇到比亚迪,怕不是“天塌了”?
再看现代IONIQ 5,同样3.5万美金区间,设计科幻,800V快充,5分钟补能100公里,内饰用料环保又高级。关键是,全系标配氛围灯、电动座椅、高级音响,配置诚意满满。特斯拉这“减配逻辑”,在IONIQ 5面前,显得有点小家子气。
还有大众ID.4,虽然驾驶感被吐槽像“买菜车”,但空间大、底盘稳、隔音好,德系质感还在。舒适性配置拉满,家用属性更强。特斯拉标准版连后排加热都没有,冬天后排乘客怕是要“气的蹦起来”。
说到底,特斯拉这波操作,想用最低成本守住入门市场,可减配太多,诚意不足。5000美元的降价,换来一堆“没了”:没了天窗、没了氛围灯、没了自动转向、没了后排加热……这不是“真香”,这是“真省”。
马斯克曾说要造2.5万美元的平价车,结果项目被砍,资源全砸向Robotaxi和机器人。现在这“廉价版”,更像是一个妥协品,卡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既没法刺激销量暴涨,又可能让老车主觉得“被背刺”。
股价尾盘跳水,多头分析师直呼失望,市场用脚投票,已经说明了一切。消费者要的不是“减配版”,而是“真便宜”。3.5万美元的特斯拉,听起来美好,可当你发现它像个“老咕噜棒子”翻新再售,心里那点“上头”劲儿,瞬间就凉了。
所以,问题来了:
这样的“廉价版”特斯拉,你会考虑购买吗?
如果给你3.7万美元,你是选减配的Model 3,还是配置拉满的比亚迪海豹或现代IONIQ 5?
你觉得,特斯拉这波操作,是“神来之笔”,还是“自断臂膀”?
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