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遭维权狙击?准车主集体要求退单
卢伟冰直播时嘴角挂着的笑意还没消退,维权帖已像涨潮般涌来。这辆连发布会都没开的新车,硬生生被"车主"们架上了审判席。三十万价签刚露头,社交平台已炸出连环质问:"还没出生就要退单,这唱的是哪出?"
虚虚实实的"车主"控诉
"准车主"们甩出的截图像模像样:标价30-40万的小米YU7,续航770公里的数据被特斯拉ModelY和腾势Z9GT按在地上摩擦。运动操控的卖点成了原罪,维权帖里每个感叹号都在咆哮:"花大价钱买个溜背SUV,结果后备箱连狗窝都不如!"
更邪乎的指控接踵而至。机油泄露的配图里,底盘油渍清晰可见;车门缝隙能塞进小拇指的对比图引发群嘲;至于那个"前挡玻璃被鸟屎击穿"的段子,评论区直接炸出神回复:"建议雷总改卖防弹玻璃"。
穿越时空的"质量问题"
荒诞戏码在维权时间线上演到极致。工信部备案显示YU7刚完成申报,维权帖里却冒出"提车三月"的老司机。有人搬出宝马iX3作对比,全然不顾两款车根本不在同个赛道。最绝的是那张十人联名退车书,落款日期竟比发布会还早了整周。
技术宅们扒开这些"实锤"发现端倪:所谓泄露的油液色泽清亮得像矿泉水,车门缝隙对比图明显用了广角畸变,玻璃脆弱的视频里根本看不清车型标牌。吃瓜群众开始回过味来——这怕是碰瓷碰到了概念车上?
未售先火的营销迷局
细看维权文案,精准得令人起疑。30-40万定价区间恰好踩着国产高端门槛,续航数据精确到个位数,连"环视投影屏抄袭宝马"这种冷门梗都安排到位。更蹊跷的是,所有负面信息都精准避开已披露的核心卖点:PHUD投影系统无人提及,双电机四驱配置集体失语。
业内人士点破玄机:这波操作把传统汽车营销周期撕了个粉碎。往常车企严防死守的保密信息,如今反成舆论战的炮弹。小米汽车官微评论区已成乱战现场,真粉和黑子吵作一团,中立看客忙着捡乐——毕竟谁见过车还没造完就要维权的奇景?
迷雾背后的商业博弈
维权风波意外带火了产品细节。PHUD系统把前挡玻璃变成75寸巨幕,这个本该在发布会压轴的黑科技,现在连广场舞大妈都能说上两句。被吐槽"照搬保时捷"的溜背造型,反而激起年轻群体的好奇心。更有意思的是,原本无人问津的小米Civi5 Pro,趁乱放出自带徕卡镜头的猛料。
雷军的造车棋局显然不止于产品本身。当传统车企还在4S店摆易拉宝,小米愣是把新车预热玩成了全民探案游戏。那些喊着退单的"车主"未必是真用户,但引发的讨论量早已突破十亿大关。这场荒诞维权秀的终极赢家,或许早就写好剧本。
车圈老炮想起二十年前的手机大战,当年小米用同样的套路撕开市场缺口。如今方向盘换成四个轮子,熟悉的配方里添了新料。只是这次,看客们分不清嘴里的瓜是甜是涩——毕竟连车钥匙都没摸着,谈何驾驶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