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什么自动驾驶了,你的百万算法,算不过一个骑电瓶车的大爷

最近腾势发了个N9,讲真,整个车圈都跟被雷劈了一样,所有做MPV的同行估计当晚都没睡好,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为啥?因为腾势这次不装了,摊牌了,它不是来做蛋糕的,它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它这行为艺术的核心思想就一句话: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别扯什么自动驾驶了,你的百万算法,算不过一个骑电瓶车的大爷-有驾

过去大家是怎么卷的?你多俩沙发,我就多套音响;你搞个冰箱,我就给你塞个彩电。这叫存量竞争,叫体面,叫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现在这个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是修仙小说里的蛊王争霸。所有人都被扔在一个坛子里,最后只能活一个。最好的手段不是把别人的蛊虫吃了,是直接往坛子里灌硫酸。腾势N9干的就是这个事儿。当别人还在纠结第二排座椅是叫“零重力”还是“头等舱”的时候,腾势直接给你整了个一键放倒的液压底盘,车里瞬间变成一个能装两三千升东西的赛博集装箱。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在跟别人拼谁的剑法更精妙,结果对面直接掏出了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对着你就是一顿“哒哒哒”。讲不讲武德?他都已经打算让你成盒了,还在乎什么武德。

这个场景极其荒诞。你可以想象一个画面:理想的同学还在PPT上激情描绘“我们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中国家庭多增加了3.5厘米的腿部空间”,岚图的兄弟正在展示“我们的后排坐垫采用七层人体工学设计,有效缓解岳父的腰间盘突出”。然后腾势的销售大哥穿着工装,叼着烟,一脚踹开会议室的门,指着外面那台N9说:“别扯犊子了,我这车能拉三头猪,还能睡一家五口,帐篷都省了,就问你怕不怕?”三体人看了这阵仗都得从脱水的画里气活过来,直呼内行。

别扯什么自动驾驶了,你的百万算法,算不过一个骑电瓶车的大爷-有驾
别扯什么自动驾驶了,你的百万算法,算不过一个骑电瓶车的大爷-有驾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因为我真的开过好几年的MPV,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懂这种痛。你以为你买MPV是为了家庭和谐,为了带孩子老人出去看世界?别闹了,MPV本质上就是一个移动的牢笼,一个华丽的枷锁。你所有的诗和远方,最后都会变成后备箱里塞不下的婴儿车、轮椅、烧烤架和一堆莫名其妙的儿童玩具。车企们过去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想办法把这个牢笼装修得更舒服一点,让你在被现实拷打的时候,姿势能好看一些。但腾势现在悟了,它开窍了,它发现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装修,而在于空间本身。加大,加大,再加大。当空间大到一定程度,所有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这就好像修仙,你还在纠结筑基期的功法哪个好,人家直接一颗金丹吞入腹,境界碾压,你拿什么打?

然后我们再聊聊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我跟你讲,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一种品牌玄学。尤其是在自动驾驶这个领域,所有技术路线的终点,不是特斯拉,不是华为,而是山东聊城的老头乐。你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不出错,有什么用?你那套精密的雷达和算法,能算得过一个不打转向灯、突然从非机动车道窜出来、并且坚信自己有金钟罩铁布衫护体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是一种超越了物理规则的因果律武器。所以你看,决定技术成败的,从来不是参数,而是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他是在捍卫一种信仰,一种“我比你们更懂未来”的优越感。你跟他聊内饰差、悬挂硬,他会觉得你很可笑,因为你们的对话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就像你跟一个苹果用户说“你看我这安卓机,充电200瓦,内存1T,还能装两个微信”,他只会优雅地回你一句“是是是”,然后默默地把他的iPhone 15 Pro Max放在桌上,那个钛合金的边框在灯光下闪耀着信仰的光芒。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讲道理,就是不讲道理。

别扯什么自动驾驶了,你的百万算法,算不过一个骑电瓶车的大爷-有驾

说真的,我最近在琢磨要不要在阳台搞个太阳能板,至少能给手机充电,安全感这东西,得自己给。

所以现在车企们都学聪明了,他们开始解构这些技术。你看华为问界,它不跟你讲那些复杂的代码,它就给你看视频,一个AEB视频,一个自动泊车视频,简单粗暴。就像雷电法王杨永信,他不跟你解释电学原理,他直接给你通上电,让你亲身感受什么是“重生”。消费者要的就是这个。800V快充也是一个道理,用户不在乎你是碳化硅还是氮化镓,他只关心在高速服务区,我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功夫,车能不能多跑200公里。能,就是能。不能,你吹上天也没用。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味儿?车企的行为越来越像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大家都不好好造车了,开始钻研心理学、社会学甚至玄学。腾势N9这种“变形金刚”,理想MEGA那种“高铁头”,都是在用一种极端的、甚至有点暴力的产品形态,去冲击你固有的认知。它们在赌,赌的就是在一个所有人都麻木的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所以,未来买车,到底该看什么?看空间?看续航?看智能?都对,但都不完全对。以前我们买车,像是在菜市场挑菜,看哪个新鲜、哪个分量足。现在买车,更像是去庙里请一尊佛。你得看这尊佛的“法身”是什么材料的(平台架构),“神通”够不够大(核心技术),最重要的是,它的“道场”和你自己的“修行法门”匹不匹配(品牌理念和你的生活方式)。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结论是所有的技术内卷,最后卷的都不是技术,而是对人性的洞察。谁能把现代人那种既想要逃离、又不得不承担责任的矛盾心态拿捏得死死的,谁就是下一个王。至于那些家庭出行的难题,什么婴儿车轮椅,什么充电口不够用,都只是这场宏大战争中的一些小小的注脚。车?车不过是给你那颗被生活盘出包浆的心,提供的一个可以随时变成“任意门”或者“压缩毛巾”的幻想道具罢了。但这一切有个屁用!你真正需要的,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台更大的车。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