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坦克500hi4 Z第一批车主,今年一月初使用至今,综合表现令人满意但存在一定的细节待改善

我是一名坦克500HI4 Z的第一批车主,2024年1月初拿到车,到现在大概快满半年了。说实话,这段时间我算是用过不少不同类型的SUV,坦克500的表现整体还不错,但细节上也有点小瑕疵。这玩意儿,真得细细品。

从最开始我就很清楚,硬派越野车这个范畴,不能只盯着豪华。坦克这个品牌,确实在研发上花了不少心思,传说中背后有上汽的技术加持,但相比合资品牌还是差点。而我看了下车型的市场定位,估算它的售价,和一些同价位,比如某些哈弗、长城的皮卡或者G系系列,差异就挺明显。

说具体点,我这车是四驱白色,配置上还算可以,但我明显感觉到,供应链上的点小问题,导致一开始装配的时候有点拼凑的感觉。比如我那天早上开车,发现左前轮的轮盖有点松,我找了个修理工,他说这零件的质量可能算不上严苛,有点像我每天买菜,传说的白菜品质——够用,但是不能太挑剔。这个时候我心里就琢磨,车的品质是不是就这水平,毕竟豪华也讲究细节。

我是坦克500hi4 Z第一批车主,今年一月初使用至今,综合表现令人满意但存在一定的细节待改善-有驾

也能理解,毕竟一线热度太大,生产线忙得不行,能尽量保证质量就不错了。其实我还翻了下车内的相册,那次跑高速碰到个大雨,雨刮的表现还算过得去,没像某些车那样误会了雨,挡风玻璃的线条设计也挺简洁,挺实用的。

在用车过程中,最明显感受是动力。坦克500的发动机在起步时还算平顺,但一旦踩到底,动力爆发还是有点虚,很多时候我跟朋友说,这车可能更适合越野而不是飙车。百公里油耗估算差不多在8-9升,没细算,但估摸着比我预期的要高一些(这点后面再说)。相比同价的GV80、雷克萨斯小汉,有点打工人的感觉,就是不用太刺激,够用,耐操。

我还试过一些复杂的地形(没有去真正的越野),比如泥地、砂石路。坦克的悬挂调优不错,滤震相当到位,算是这车的亮点之一。有人说,归家路上堵车最烦,等红绿灯的时候,车子静悄悄的,车内安静,带传感玻璃隔音,感觉还行。唯一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空调调节,手动调得有点繁琐,估计是惯问题,我平时惯自动。

说句题外话,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车子在长时间停车后,启动会有点怠速抖动。是不是我自己想多了?反正这个细节我会观察一段时间。这在一些重载或新车上都不奇怪,但我希望能快点修好。

和朋友聊过,他说:这车朋友买了,性能不错,开着挺扎实,就是油耗偏高,价格没那么高的配置还要自己一点点折腾。这句话我听了,心里还挺认同。毕竟,折腾多了,自己心里就能多点底气。

我是坦克500hi4 Z第一批车主,今年一月初使用至今,综合表现令人满意但存在一定的细节待改善-有驾

我还记得那次试驾,一开始我比较关注车内的空间设计。坦克的座椅挺厚实,是真的适合长途,坐着不累。跟我朋友的汽车比,人家座椅稍软点,但我喜欢它的稳重感。

不过这车跟豪华SUV还是有差距的。那些平常用的配置,像座椅通风、加热,有限,基本算个过得去。前排空间虽大,但后排表现就差点意思,抱歉,小家庭出行不太喜欢堵车时的挤,这个也让我琢磨,设计师是不是没太考虑到后排乘客的体验。

旁边的销售曾经说:这车的越野功能,远超同价SUV。我心里还在想:真的吗?低速四驱切换很灵敏,倒车影像也够清楚,毕竟这个价位没有全景监控怎么行。但我不知道,厂家是不是为了样子把一些功能做得花哨点,实际使用起来还差点神。

(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比较care的点——标准化普及到位与否,是否真能实用。)

话题转一下,我的猜测:是不是做产品时,车型在设计时对供应链的控制还不够严?比如那些车门缝隙,其实还是有点鸡肋的感觉。不是说车不结实,但细节的打磨似乎还差点火候——毕竟,造车和生活一样,细节决定成败。

我是坦克500hi4 Z第一批车主,今年一月初使用至今,综合表现令人满意但存在一定的细节待改善-有驾

说完这些,我还想问问你们:你们觉不觉得,买车其实就是跟自己妥协与坚持不断打架的过程?比如我总是觉得,买个车,既要看性能,也要考虑维护成本。坦克500都算比较硬核了,但维修起来,比起日系、德系,可能要容易得多或者麻烦点(不知道是不是我个别经验证明的偏见)。算个心算:这车百公里油耗,按10升算,1000公里差不多需要100块油钱,长走长赌,保值率我估打个折,大概能维持在这个车龄的70%左右。还行,能接受。

我喜欢它的硬性,舒服的空间,以及那股越野范。不过真要说完美,还差点那点细节打磨。有时候我觉得,制造一辆真正完美的车,像打游戏升级一样,永远有新版本。

对了,今天我还在某个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说:最烦那种‘外皮光鲜’,里子空空的车。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对车的要求太高了点?车嘛,终究还是个生活伴侣。你有没有那种觉得,买车不仅是买个工具,还像挑对象一样,要看它什么时候心情不好闪一下?我觉得挺有趣。

(这段先按下不表吧。)

我是坦克500hi4 Z第一批车主,今年一月初使用至今,综合表现令人满意但存在一定的细节待改善-有驾

好了,反正就这么多吧。对了,你们平常开车是不是也会无意中留心那些细节,然后心里暗想——哪个厂家的用心是真用心?还是仅仅是走过场?想想不太靠谱,但有时候也觉得:是真的有钱随便造,还是只会在样子上下功夫,才能赢得人心呢?

我猜,不细看,根本没法分辨。毕竟,车圈里有句话:耐操的车,有时候连品牌都不是关键。其实我自己也在想,未来会不会,因为实用至上,会有更多硬核品牌崛起?这得我慢慢观察了——生活不就这样吗?一点一滴,慢慢反应出来的。

还真想知道,你们会在哪个点上妥协最多?像我,是会为了空间和性能,接受油耗偏高的现实。毕竟,车作为第二个家,心里那份安全感,有时候比油耗还重要一点。

这就是我用车半年多的感受,虽然还存在一些琐碎,但整体表现我还是挺满意的。选车像是挑朋友,不能只看面子,得看心性。

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你们如果有不同想法,也告诉我。下一次开车,或许可以试试换个档位,看能不能找到更舒服的驾驶惯。毕竟,车好像也是个会聊天的伙伴,每次开起来,都在学和改进。

我是坦克500hi4 Z第一批车主,今年一月初使用至今,综合表现令人满意但存在一定的细节待改善-有驾

这次就先聊到这里吧,下一次我想细聊一下那些品牌背后的研发逻辑,以及它们怎么在供应链上打游击。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辆车从设计到生产,会经历那么多折腾?感觉就像在喝汤,里面的肉、菜、汤底全都得搭配得天衣无缝。

汽车还是个生活的载体,它的每一处设计,都藏着一些故事——你相信吗?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