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这次可真憋了个狠活儿!R 1300 RT,这名儿听着就倍儿精神。比预期提前小半个月露脸,这手笔,够野!摩友圈里直接沸反盈天,都在咂摸这旅行座驾是真换了副模样。
要说这机车,搁过去不就是个脚力么?可对一些人而言,它就是种活法儿,一份念想。就像宝马这回祭出的R 1300 RT,明面上是旅行摩托,骨子里却透着一股“我就是不一样”的劲儿。
卖相是头道印象。新款设计更潮,线条也更恣意了。不过你细品品,那熟悉的范儿还在,还是内个味儿。宽大的头罩,电动伺服的挡风,这都是洒洒水啦,既能挡风,还能扮酷。油箱两侧的护板,还能依着你的身量调校,照顾得那叫一个熨帖。
车身中段和尾部也动了大手术。钢制龙骨取代了老款的桁架结构,更瓷实扛造。标配的27升边箱,实用性杠杠的,要紧的是和整个车架浑然一体,看着就舒坦。还有那Vario套件,边箱肚量能在27到33升之间切换,灵动得很。尾箱也有俩号儿,54升的还自带加热靠背,这简直是把行走的窝棚搬到摩托上了。
动力那块,1300cc的拳击手引擎,后劲儿足得很。145匹,149牛米,吻合欧5+排放条规,既绿能又带劲。变速器有俩门道,传统的6速手拨,还有电助力的自动波。骑行模式也有好几挂,雨天、公路、经济,外加动态和动态增强,根据路数和心境随意拨弄。
不过话说回来,光有扎眼的外壳和生猛的马力还不行,还得骑着舒坦才成。宝马的匠人们也掂量到了这茬,他们拍胸脯说R 1300 RT的旅途能耐没缩水,反倒更顶了。全新的车架架构,精湛的悬挂技术,轻量化的轮毂,再佐以更激进的人体工学考量,让这车既能安逸地长途奔袭,又能放肆地劈弯压寨。
那个可选装的DCA系统,简直是妙手偶得。它能依着骑行模式灵巧地调节车身高度,还能精准校准减震阻尼和弹簧预载。溜起来稳如磐石,过弯又精准乖巧,让你体验到那种“人车合一”的妙处。
制动行头也很厚道,前双碟刹,后单碟刹,外加宝马Integral ABS Pro系统,压舱保底。要是你还嫌不够,还能选装原厂运动制动套件,钛色卡钳,瞅着就来精神。
骑行姿势也做了微调,更“激进”了。车把位置前探,骑手俯身角度收敛,让骑行姿态更舒展,更好把控。后排乘客的余量也更大了,长途跋涉也不会觉得蔫巴。
作为旗舰级的旅行摩托,R 1300 RT的技术配置也是奢华级的。自适应大灯、雷达系统、信息娱乐功能,应有尽有。那个Headlight Pro选装件,能在急加速、急刹车抑或转弯时灵巧地调节光束高度,力保夜间骑行无虞。
还有那10.25英寸的超大屏幕,集成了地图导航和互联中枢,方便得一塌刮子。音响系统也很给力,可以根据车速自动校准音量,还有多种音效配置,让你随时随地都能赏玩乐律。
配色这块,除了基础版的阿尔卑斯白,还有三重黑、黑色风暴金属漆、脉冲版(赛车蓝金属漆)以及精巧的719选装版(卡玛格版,蓝岭山金属漆)。
至于上架时间和身价,宝马官方还捂得严实。不过比照以往的套路,估摸着价码会在接下来几周内亮底,开卖时间没准会在2025年下半年,慢说不定要磨蹭到2026年。
宝马R 1300 RT的横空出世,委实给旅行摩托车市场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它不单单是一辆摩托,更是一种人生格调,一种对逍遥的憧憬。不过说到底,它也只是一件货品,最终还是得看标价和市场行情。
与寻常观念相悖,摩托车早就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了,它承载着骑士们的梦想和热血。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摩托车视作是“铁包肉”的时候,是否忽略了它所代表的文化和精神内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