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玩意儿,现在还有人盘不起,这话听着像是老黄历,可现实偏偏给你一耳刮子。说的就是汽车上的四驱,这玩意儿。
你想啊,一百多年前,保时捷老爷子就捯饬出了四驱电车。可搁到现在,马路上溜达的,还是“两轮驱动”居多。不是大伙儿不想玩“四驱”,实在是囊中羞涩啊!奥迪Quattro是顶呱呱,奔驰4MATIC也贼拉风,可那身价摆在那儿,十来万的车,想蹭一下“四驱”的热度,都得掂量掂量荷包。
最近,哈弗枭龙MAX出了新款,据说“身段”放低了,十一万多就能拿下,还能薅点补贴,算下来十万块搞定“四驱”。“马力”也够呛,零百加速六秒多,听着就让人脚痒痒。厂家还吆喝,这车安全性杠杠的,雨雪天不容易“撂挑子”,事故率也比“两驱”的低。
但且慢,这真是“全民四驱”要揭幕了吗?
先别忙着雀跃。摸着良心说,过去大伙儿不选“四驱”,除了价码高,还有一个“油老虎”的名声在外。这回枭龙MAX号称油耗“骨感”,但真开起来咋样,还得走着瞧。毕竟,车厂的“彩虹屁”,听听得了,别当真。
再说了,“四驱”真那么香吗?对于在北国风光里讨生活的朋友,有了“四驱”,安全系数确能蹭蹭往上涨。可对于绝大多数蜗居在水泥森林里的社畜来说,一年到头也遇不上几场“琼瑶式”的雪, “四驱”多数时候就是个“花架子”。
当然,厂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眼下新能源车厮杀正酣,想突出重围,就得另辟蹊径。哈弗瞅准了“四驱平民化”这个茬口,也算是寻了个不错的突破口。
不过,话说回来了,就算“四驱”真的遍地开花,就能药到病除吗?恐怕玄乎。行车安全,不仅仅取决于驱动方式,还得看你老司机的技术、路况的脸色,以及其他车辆的配合。把宝全押在“四驱”上,未免有点“傻白甜”了。
与咱们通常的认知相悖,很多人觉得“四驱”是高性能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说,“四驱”最大的价值,或许是那份“安心”。就像买个保险,平时压箱底,真到了紧要关头,能给你撑把伞。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锅甩给“消费者不懂车”时,是否忽略了另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从前的“四驱”技术,的确不够接地气?价码高企,油耗惊人,维护成本也让人肉疼,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拦路虎。如今哈弗想把这些绊脚石搬开,也算做了桩善事。
换个角度瞅瞅,这背后也折射出咱们中国汽车工业的精进。往昔,“四驱”技术都被洋品牌把持着,如今,咱们自个儿的牌子也能攒出靠谱的“四驱”系统了。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围,也是产业升级的注脚。
所以,与其高喊“全民四驱时代”来临,不如说“四驱选择更多元化”的时代正在款款而来。消费者可以掂量着自己的需求和腰包,挑拣适合自己的座驾。这才是更冷静的姿态。
一百年前的玩意儿,现在还有人盘不起。这话听着有点扎耳朵,但也提醒我们,科技进步的归宿,是让更多人享受到实惠。哈弗枭龙MAX的横空出世,或许只是个前奏,未来,咱们翘首期盼更多亲民、趁手的汽车技术,真正开进寻常百姓家。
说白了,车嘛,就是个腿脚的延伸。安全、好使、价码公道,才是硬道理。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概念唬住了,攥紧钱袋子,理性消费,才是制胜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