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大狗新款,上市那天,我一边喝咖啡,一边盯着车展直播。室外天又灰又云,心里还琢磨着,能不能丢掉老款那个硬汉标签,变得更炫酷点。突然想到,去年销量那破纪录的60万台,连续12个月破万,真不是随便喊喊的。理解得了,毕竟这车挺耐操,也挺接地气,但转头一想,除了硬派,年轻人其实更在乎个性,喜欢DIY那套。
我记得某次和销售聊天,他提到有个主打20多岁的客户,买车不过就是想把自己改成游戏角色的样子。对于这次的新款,我猜,哈弗在外观中网和灯组的细节上,花了不少心思。设计师大概也感受到,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开始不满足于原版车体了。新加的苔岩绿、陨石灰,估算(样本少,估算一下)大约能吸引30%的年轻消费者转头。这颜色的亮点,就像手机配色一样,满满的潮流范。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片,里面车身中网黑得亮晶晶,格栅还支持DIY改装。噢,这点让我想到,做个改装其实就像给房子换个墙纸,自己喜欢的图案、颜色,能瞬间让车变得只属于你。底盘调校、硬件工作也像修房子,要打地基、要铺砖,但最关键的,是能让你觉得这是我车的成就感。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到底这个车的动力对比之前版本好在哪?我认为,1.5T+7速变速箱,省油又够用,百公里油耗估算(体感,估算一下)大概在7升左右。2.0T搭配9速,好像更顺滑,也更有踏实感。四驱系统升级到第六代智能电控,这比我之前想象的机械+电子结合,要复杂得多,其实就好比你家的智能家居系统,从灯光到空调,都能一键操控。
我碰到一位修车工,他说,这车的四驱,挺像变形金刚的,能变呢。我笑着反问:这是给消费者做卖点,还是真实用的?他耸耸肩,倒也不care,只说:几百块零件,换套,就顺了。我觉得,所谓的电控差速锁配上多模式,实际上是给新手减少困扰——像我自己,越野玩得不多,但想起小时候开摩托车,对技术的掌控感其实挺重要。你说,这车的越野能力,有没有夸大?我觉得,硬核跟日常散步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我们继续往细节聊,内饰方面,采用双辐方向盘和怀挡设计。说实话,我没想过,挡把还能这么平滑,好像手感比老款更顺一些。坐进去那一刻,感觉连续洗了个新字。14.6英寸大屏幕,支持70多项语音控制。实际用起来,大概半天就会发现,语音识别哪次没捕捉到,我又得拿手点着屏幕。大概是我还不够数码时代的耐心吧。
动力部分,两个版本的动力都不差,尤其是2.0T四驱那款,能在自动挡变速箱辅佐下,顺顺当当跑山,越野也没问题。越野这块,感觉(这段先按住)大概不像专业越野车那么勇猛,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8种驾驶模式,够用就行。越是这样,我越怀疑:越野是不是被包装成了那个标签本身?底盘调校的细节我没细想过——像调音一样,软一点还是硬一点,感受差别不大,主要看你怎么用。
人群定位嘛,你会不会觉得,这车其实是硬核+潮流的结合?我身边那同事说:哈弗这次是要走年轻化套路,续航、智能、DIY,都来一把。然后我又想到,谁会在乎续航?那个,谁会是真的在乎车的每一滴油耗?问题可能还是落在能不能满足日常,能不能足够‘酷’。这点,咱都知道,真要硬碰硬,车底盘变得更稳,油耗变低还真不容易。
我也很奇怪:这个车到手,可能和去年一样,成了朋友圈新秀。但我还是在想,未来的哈弗大狗,会不会越来越个性,像那种我就是要改出我自己样子的感觉?汽车也是一种表达。那个,备注一下,哪天我能不能偷偷把车涂成粉色,飘点亮片?哈哈。
(这线索先存着吧)……哪,我倒觉得,设计的细节是不是决定了未来的打败点?人们想要的,其实就是那份只属于我一辆车的感觉。你说呢?我突然开始喜欢上这个问题了。
也许,这不过是个开始——或者,仅仅是个画外音罢了。你对个性化汽车的期待,又是什么?像我这样跑跑现场、琢磨指南的,心里也有个悬念——那些改装文化大潮,真的会变得更普及吗?甚至超越原有的汽车本身价值?反正,我得带着这个疑问,继续看着车队走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