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6.98万降到一口价9.48万元起,广汽埃安AION V霸王龙这波操作,说实话,够狠。
还记得2022年那会儿,一款续航500公里、功率224马力的紧凑型纯电SUV敢卖26.98万,市场直接炸锅——这不是卖车,是卖“超快充”的概念。结果呢?充电桩跟不上,用户买回去发现“5分钟补能250km”成了纸上谈兵。高开低走,品牌尝到了“步子太大”的苦果。如今,换上“霸王龙”这身硬汉皮囊,价格直接打穿地板,我就好奇了:脱掉概念外衣,它还能“霸”得起来吗?
外观:赛博龙爪真能“抓”住眼球?
第一眼看到实车,我得承认,这设计挺“凶”。官方叫它“仿生设计语言”,说白了就是想模仿恐龙的霸气。前脸的“赛博龙爪”日行灯,竖向排列,配上贯穿式灯带,确实辨识度拉满。但审美这事,真得看脸。
我问过一位刚提车的老铁:“你为啥选这造型?”他笑着说:“媳妇嫌比亚迪元PLUS太‘乖’,这车看着‘有劲儿’,像能带你去野的。”可另一位朋友摇头:“线条太硬,像从游戏里抠出来的,不够耐看。”
车身侧面倒是中规中矩,4605mm的车长、2775mm的轴距,数据上属于紧凑级主流,但视觉上显得更厚实,有种“敦实安全感”。尾部竖状LED尾灯+大尺寸扰流板,运动感是有了,但夜间点亮时,和某些国产MPV有点“撞脸”。
设计背后,其实是品牌在找差异化。当大家都走“极简流”,埃安偏要“硬核风”。成不成?看市场反馈,但至少,它让人记住了。
内饰:简约≠简陋,细节见真章
坐进车里,扑面而来的是“现代新能源车标配风”:双联屏、扁平化中控、大量软包。14.6英寸中控屏运行ADiGO 5.0系统,滑动流畅,壁纸还能自定义,年轻人应该会喜欢。
但我发现一个细节:中控台下方那个开放式储物格,深度刚好能放下手机+车钥匙,开车时随手一扔不碍事。不像某些车型,储物空间要么太浅,要么被无线充电板霸占。这种“小聪明”设计,比堆参数更打动我。
语音识别嘛……我试了几次“打开空调调到23度”,它要么反应慢半拍,要么听成“打开车窗”。准确率有待提升,日常用还是得动手。不过自动双区空调、LED大灯、前排化妆镜这些基础配置,该有的都有,没在“抠门”。
一句话:内饰不惊艳,但不拉胯,属于“实用主义派”。
动力与续航:15分钟补能370km,真能“闪充”?
这次我重点试了650智享版,电机165kW,相当于2.0T燃油车的水平。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来得干脆,城市超车不虚。但高速再加速时,后劲略显平淡,毕竟不是性能车。
最让我好奇的是它的“3C快充+弹匣电池2.0”。官方说15分钟补能370km,我特意找了超充站实测:从30%充到80%,用了18分钟,实际补能约320km。接近宣传值,但前提是——你得找到400V超充桩。
现实是?我跑了一圈市区,三个充电站只有一个是支持3C的。快充技术再牛,也得看基建配套。就像你买了5G手机,但信号覆盖差,网速照样慢。
续航方面,650km版本(NEDC)我开了两天,城市通勤+短途高速,表显掉电和实际里程基本一致,续航达成率约75%,属于正常水平。对于90%只在城市跑的用户,一周一充完全没问题。
智能驾驶:激光雷达加持,但别太当真
高配版配了激光雷达+Orin-X芯片,理论上支持城市领航辅助。我试了几次变道和跟车,系统反应还算果断,但在复杂路口,比如有非机动车突然切入,系统会突然退出,需要人工接管。
一位车主告诉我:“我平时开L2,堵车时省力,但雨天或光线差时,我基本不用。”硬件是够了,但算法和场景覆盖还在迭代。目前的辅助驾驶,更多是“减轻疲劳”,不是“放手不管”。
相比之下,比亚迪元PLUS的DiPilot系统更保守但稳定,零跑B10的Leapmotor Pilot也主打性价比。埃安的优势是硬件堆得高,但软件体验,还得等OTA升级。
价格与补贴:9.48万起,真香还是“套路”?
现在官网标“一口价9.48万元起”,听着真香。但细看:这是叠加国补+置换+膨胀礼后的最低价。如果你是新车置换,没旧车,那实际裸车价还是12.98万起。
对比一下:
比亚迪元PLUS 起售价13.58万,没这么大优惠,但品牌认可度高;
零跑B10 起售价10.98万,价格更低,但品牌力弱些。
所以AION V霸王龙的策略很清晰:用价格换市场,用优惠拉流量。但问题来了:低价能持续多久?后续保值率会不会崩?
我问了4S店销售:“这价格能撑到年底吗?”他笑笑:“现在冲销量,补贴都在,年底看政策。”理性提醒各位车友:别光看“一口价”,算清自己能拿多少补贴,再对比落地价。
安全与三电:弹匣电池,真能“不起火”?
说到广汽埃安,绕不开“弹匣电池”。这技术主打“针刺不起火”,这几年市场反馈确实没出过大事故。2.0版本还优化了热管理,低温续航衰减也改善了。
但电池安全不只是技术,还有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整车防护。AION V全系标配弹匣电池2.0,这点值得点赞。相比之下,有些品牌入门款用普通电池,高配才给“安全包”,埃安这点还算厚道。
不过,电池能量密度和智能驾驶成熟度,埃安相比头部新势力仍有差距。这是事实,不用回避。
试驾用户怎么说?
我特意找了两位真实车主聊了聊:
李先生,35岁,二胎家庭:“空间够大,后排能轻松塞下两个儿童座椅。快充在市区挺方便,但回老家只能用慢充,等两小时有点煎熬。”
小王,28岁,单身程序员:“颜值吸引我,智能车机也够用。就是语音老听错指令,有时挺尴尬。”
他们的反馈很典型:优点看得见,缺点也真实存在。
它还能“霸”起来吗?
回到开头的问题:从26.98万降到9.48万,AION V霸王龙还“霸”得起来么?
我的答案是:它不再靠“概念”霸榜,而是靠“性价比”和“实用性”重新抢地盘。
它有三大优势:
价格真降了,叠加补贴后竞争力强;
空间和续航满足家用刚需;
弹匣电池+快充技术,有一定技术护城河。
但也有短板:
智能化体验不够细腻;
品牌溢价不如比亚迪;
低价策略能否持久存疑。
未来怎么看?
新能源车卷到今天,光讲故事不行,得拿出真东西。埃安这波降价,其实是“纠错”——纠正过去定价过高的失误,回归大众市场。
但行业在进步,现在连兆瓦级闪充都出来了,3C快充会不会很快过时?激光雷达成本下降,辅助驾驶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埃安能不能跟上节奏,取决于它后续的OTA和研发投入。
最后叨叨几句
各位车友,买车不是买期货,别被“一口价”冲昏头。去试驾,感受空间、开开动力、试试语音,再算清补贴,才是理性消费。
AION V霸王龙现在这价格,对预算有限、注重实用的家庭用户来说,是个可选项。但它“霸”不“霸”,还得市场说了算。
你觉得,9.48万起的AION V霸王龙,值不值?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文中数据及优惠信息均来自广汽埃安公开资料及实际试驾体验,具体购车政策请咨询当地经销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