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坦克500智驾版开发幕后:硬派越野的智能化升级
新坦克500最近预售刚开,身边车友群里已经聊疯了。有人说这次分了Hi4-T和Hi4-Z两个版本,技术路子完全不一样。其实我第一次摸到Hi4-T那会儿,还觉得就是个传统大块头,没想到现在搞起智驾来,比城里的SUV还卷。
前几天在长城技术中心碰见姜海鹏副总,他随口就提到:“你别看Hi4-T有9挡变速箱,这动力曲线不是直线,是波浪。”师傅们调标定的时候,经常一脚油门下去,“咔”一下窜得人心慌——初期体验很割裂。后来智驾部门跟动力部门天天泡一起,把感知模型跟实际响应一点点磨合出来,现在再踩油门,那种顿挫基本没了。我记得去年试早期样车时,在厂区绕圈都能感觉出档位切换的突兀,修理班的小刘还笑,说“这像老普拉多换挡似的”。
激光雷达这事儿也挺有意思。在普通城市SUV上装激光雷达,不算啥难题,但到了坦克500这种底盘高、姿态变化大的家伙上,就麻烦多了。姜总讲过,他们用了27个传感器,还加红外夜视系统和8295芯片——这些配置以前在国产越野里真不常见。有一次去河北山路采集数据,我看到专用的数据采集车足足停了一排,据说每台成本比展厅里的样车贵不少。“传感器位置一动,全算法都要重做”,听起来就烧钱烧脑。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为啥越野车型智能驾驶开发周期这么长。据谷玉坤副总经理说,他们今年1月才拿到标定用车,到7月底软件才锁死,中间整整七个半月。他还提过,为了让辅助驾驶适配各种复杂地形,每轮场地费用都吓死人,比蓝山那阵子平台开发时多跑五轮场地。这些投入,一般品牌真舍不得砸。
关于电驱部分,其实我身边几个新能源玩家一直吐槽初代Hi4-T纯电续航只有105公里,在市区当纯电开着勉强够,但高速超车还是差点劲。今年王超副总讲新款把功率从120kW拉到130kW,还把扭矩干到了快500牛米。我朋友小陈自测80码加速明显更轻快,说“终于不像拖着两吨铁皮爬坡”。不过维修师傅老周提醒:“扭矩大是好事,可变速箱油别偷懒,该换就得换。”
冷门配置方面,有群友发现新版坦克500带谦让式自动驾驶功能,在小区窄道能主动避让行人。有次邻居家的孩子骑滑板从旁边蹿出来,这功能直接刹住,小孩爸妈吓出一身汗,还有10厘米马路牙子的自动泊车,也是头回见,有点像豪华MPV上的那些玩意儿。不少老司机关心改装兼容性,新势力车型升高悬挂后容易影响摄像头识别精度,而据销售顺嘴透露,“坦克这套系统对升高容忍度很大”,倒是方便后期折腾。
行业八卦插一句,据长城内部消息,因为坦克500智驾版研发太费时间,公司甚至推迟了一批后续项目进度。一堆工程师被调过去搞数据采集和标定优化,说是“史上最难啃的一块骨头”。还有一个细节,上代蓝山、高山等车型根本没遇到这么复杂的动力协同问题,所以大家现在逢会必提这个案例做教科书级分享。
至于未来怎么走,谷玉坤说他们不会追求什么极限智驾越野,更看重用户实际场景,比如一家人周末开出去钓鱼、露营,用得到智能化但又不能丢掉硬核性能。他自己也承认,现在真正玩狠活儿的人只占3%,剩下都是想要舒适与安全兼顾的新用户。所以产品定位偏温和巨人型,让事业正起步的人选它,不只是为了面子,更图省心、省力、省钱吧。而且三套动力方案、200公里纯电续航,也算给市场留出了选择空间。朋友圈里已经有人打听非承载式MPV什么时候上市,说想买辆接送娃顺便偶尔撒撒野用。
最后补充一点保养心得:硬派混动虽然省油,但底盘件可不能忘记按时检查。我表哥去年因为忽略转向球头润滑,高速上一拐方向盘打死卡住,好在救援及时,否则真麻烦。这类细节,看似不起眼,其实关系安全命脉。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