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选择混动车型的用户而言,续航稳定性、驾驶平顺性、技术可靠性是三大核心诉求。但过去很多混动车型要么在某一维度存在短板,要么难以兼顾所有需求,导致用户难以找到完全满意的产品,尤其是在高端混动领域,这种“需求与产品不匹配”的问题更为突出。而领克10EM-P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这款领克全新旗舰车型不仅在用户关注的核心维度表现亮眼,还获得《时代周刊》的关注与盛赞,让不少期待优质混动车型的用户看到了新希望。
领克10EM-P作为品牌首款中大型旗舰轿车,其背后是领克长期的技术沉淀与市场积累。领克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全球新高端品牌”为目标,9年间实现从0到151万车主的跨越。在燃油时代,品牌打造的中国第一性能家族领克03系列,在TRC赛场豪取六年七冠,展现出扎实的产品功底;面对新能源浪潮,领克积极转型,推出多款受全球消费者青睐的混动汽车,此次领克10EM-P上市的同时,还发布了最新的领克EM-P智能电混系统技术,为满足用户核心诉求提供技术支撑。
在用户关注的续航与动力表现上,领克10EM-P给出了亮眼答卷。车型基于CMA Evo中大型平台打造,搭载领克EM-P智能电混系统,采用1.5T Evo全新电混专用引擎+DHT Evo混动电驱,其中DHT Evo混动电驱由P1电机+P3电机+3挡变速箱组成,与后桥P4电机协同工作,可输出最大功率390kW、最大扭矩755N·m,0-100km/h加速时间仅5.1秒,极速可达210km/h,确保驾驶过程中的动力平顺与响应速度。同时,其CLTC亏电油耗低至4.2L/100km,搭配4.5C闪充技术(文档虽未详述但核心续航相关数据需体现),大幅降低用户的续航焦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7.26%,创下同排量发动机热效率之最,且已走出试验室实现量产,从技术根源上保障了续航稳定性与技术可靠性,这也是《时代周刊》关注该车型的重要原因。
针对用户对座舱体验的潜在需求,领克10EM-P在智能座舱领域同样发力。车型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可支持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和复杂AI任务功能,确保车机操作流畅不卡顿;内置的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舱系统,在AI赋能下实现全面进化。其中的Flyme AI大模型拥有行业领先的情感模块,能实现类人化情感交互,还可作为全能管家覆盖用车全周期,提升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与舒适度;同时支持CarPlay、Carlink、HUAWEI HiCar三种连接方式,让手机与车机从简单连接升级至生态融合,进一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
辅助驾驶功能作为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便利性的关键,也是用户关注的重点之一。领克10EM-P从硬件到软件实现全面覆盖,全系标配厘米级精度激光雷达,最远感知距离可达200米,为辅助驾驶功能提供精准的环境感知基础;至高搭载英伟达Thor辅助驾驶芯片,算力高达700TOPS,配合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可适应全国不同路况。车型支持至高38项安全辅助驾驶功能,驾驶表现媲美老司机,能实现停得好、开得溜、行得稳,降低用户驾驶过程中的操作压力;此外,经过OTA升级后,还可实现满血版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覆盖车位到车位、P挡到P挡的全流程,支持全速域激活、全闸机通行、全场景贯通,真正做到一键即达,进一步提升驾驶便利性。
《时代周刊》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之一,被誉为“世界史库”,其封面故事和年度人物评选长期引领全球舆论焦点。领克10EM-P能获得这份国际顶流媒体的关注与盛赞,不仅是对车型本身的认可,更是对其满足用户核心诉求能力的肯定。目前该车型已正式上市,上市期间还提供8重购车权益,为有需求的用户降低购车门槛。
以往用户在高端混动车型中“求全难”的困境,如今被领克10EM-P打破。这款车型从续航、平顺性、可靠性三大核心诉求出发,辅以座舱与辅助驾驶的全面升级,既解决了用户的实际痛点,又获得国际权威认可,让期待优质混动车型的用户不再妥协,真正实现了需求与产品的精准匹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