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 Z9GT DM 销量下滑:颜值能打,难敌品牌与竞品压力

谁能想到,年初靠着 “冬日青配色 + 时光沙漏尾灯” 在米兰设计周惊艳全场、3 个月狂揽万单的腾势 Z9GT DM,转眼就栽了跟头 ——2025 年 5 月销量直接跳水到 600 余台,堪称 “从云端跌进泥坑”。

明明是 3 秒破百、1101km 综合续航的 “参数战神”,还标配三电机 + 后轮转向,怎么就成了 “叫好不叫座” 的典型?要知道,当初多少人冲着它的 GT 轿跑颜值 “无脑种草”,可提车后却集体吐槽 “好看不好用”。

腾势 Z9GT DM 销量下滑:颜值能打,难敌品牌与竞品压力-有驾

颜值是敲门砖,不是留客券;技术是加分项,成不了救命符 —— 这台被寄予厚望的高端插混轿跑,到底卡在了哪道坎?

当初冲着腾势 Z9GT DM 颜值下单的车主,如今不少在车友群里 “反向种草”—— 有位北京车主吐槽,周末带家人去露营,本想靠标配的车载冰箱装冷饮,结果打开后备箱傻了眼:冰箱占了近 1/3 空间,折叠桌椅、帐篷根本塞不下,最后只能把食材堆在后排;还有位 175cm 的江苏用户更无奈,1.48 米的车高看着运动,每次上下车膝盖都得磕一下门沿,“三个月下来,车门内侧都被磕出印子了”。反观它那些亮眼参数,15° 蟹行模式提车后只用过两次,还是在停车场挪车时 “炫技”,日常通勤连低底盘过减速带都得小心翼翼,网友调侃这哪是 GT 轿跑,分明是 “精致的麻烦制造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腾势 Z9GT DM 销量下滑:颜值能打,难敌品牌与竞品压力-有驾

更让消费者膈应的是品牌认知的 “错位”。明明挂着腾势标,可不少人还觉得它是 “比亚迪的精装版”—— 既没了当初 “中德混血” 的奔驰豪华背书,又丢了比亚迪主品牌的性价比优势。之前有用户在官方 APP 问 “冰箱能不能关了省点电”,官方却回 “800W 功率远超同级竞品”,完全没接用户 “实用需求” 的茬;对比蔚来有 “牛屋” 社群、理想有 “家庭用户专属服务”,腾势连个车主专属称呼都没有,33-41 万的定价卡在 “不上不下” 的死亡区:加几万能买 BBA 有面子,减几万选小米 SU7、问界 M5 智驾更到位,不少人吐槽 “这定价属实有点飘,品牌撑不起溢价”。

竞品的围堵更是让它没了喘息空间。小米 SU7 同价位比它便宜 3 万,智能座舱流畅度一对比,Z9GT 的车机就显得 “卡顿”;问界 M9 靠华为智驾和 OTA 升级,车主都说 “越用越值”,而 Z9GT 买完基本就是 “静态配置”,没什么后续优化。更尴尬的是 “同门相残”,比亚迪唐 DM-p 不到 23 万就有 75% 的核心部件,有准车主算完账反问 “多花 10 万就买个 GT 壳子?”。深圳有位原本订了 Z9GT 的用户,试驾后直接转订问界 M9,理由特实在:“蟹行模式再炫,不如高速领航省心;冰箱再大,不如华为生态连手机顺手,花钱买的是日常方便,不是参数表好看。”

腾势 Z9GT DM 销量下滑:颜值能打,难敌品牌与竞品压力-有驾

其实腾势的技术底子不算差,可偏偏把劲用错了地方。“160km/h 鱼钩测试不翻车” 的性能,对多数家庭用户来说不如 “地库窄路泊车辅助” 实用;双电机转向的黑科技,解决不了 “后排能不能放平当床” 的刚需。就像行业里说的,高端市场拼的不是 “技术参数表”,而是 “用户需求清单”,技术内卷不如场景踩点,光靠堆配置、炫颜值,没摸到消费者真正的痛点,销量下滑也就不奇怪了。说到底,高端车拼的从不是 “蟹行模式多炫”“冰箱功率多大”,而是能不能接住车主的日常 —— 露营塞得下装备、上下车不磕膝盖、品牌给足认同感。腾势若还抱着 “参数堆料” 不放,怕是难赢回人心。你选车时,会为颜值妥协实用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