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DM-i智驾版·广州站发布会在9月28日举行,售价17.98-19.98万元。这款车的推出,可以视为比亚迪在混动技术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上的一次集中展示,反映出中国品牌在汽车产业转型期中,对用户需求理解的不断深化与响应速度的加快。
唐DM-i智驾版在外观上引入了琉光银与银砂黑等新配色,灵感源于中国传统工艺,如定窑白瓷的温润质感,结合现代涂层技术,呈现出多层次的光影效果。内饰方面,霞绯红配色与多幅轮辋等细节,进一步强化了其“国潮”美学定位。
这种设计迎合了当前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文化认同的追求,也体现出比亚迪在品牌向上过程中,对产品质感与审美价值的持续探索。在行业同质化现象加剧的背景下,这样的设计尝试,为中国品牌提供了从“功能驱动”向“情感连接”转型的参考。
进入车内,电子怀挡与保留实体按键的平衡设计,反映出比亚迪在智能化浪潮中仍注重用户体验的务实思维。而车载冷暖冰箱的普及,尤其是其6.9L大容量与灵活的温控范围,不仅是配置上的升级,更是对家庭用户高频使用场景的精准回应。在汽车逐渐从交通工具向“第三空间”演变的趋势下,这类功能的加入,体现了品牌对用车生活细节的洞察,也推动了行业对“豪华”定义的重新思考——豪华不再仅是材料的堆砌,更是场景化体验的完备。
智能驾驶与座舱交互,是唐DM-i智驾版的核心亮点。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与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不仅在功能上实现了从高速领航到城市路况的覆盖,还通过OTA持续进化,与用户共同成长。值得一提的是,其新增的偏置泊车、无麦K歌等功能,看似细微,实则反映出比亚迪在数据积累与工程师资源支撑下,对智能化体验的打磨已进入“深水区”。在智能汽车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比亚迪通过庞大的数据库与研发团队,正逐步构建起自身在辅助驾驶领域的护城河,而这对于整体行业技术路线的成熟与普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安全层面,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的标配,是此次发布的重要技术突破。该系统在高速爆胎场景下,通过毫秒级响应与底盘控制系统协同,将车辆横向偏移控制在0.75米以内。这不仅提升了单车安全性,更在行业层面,为高速行车风险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长期以来,爆胎事故在高速行驶中具有极高危险性,而比亚迪将此类功能实现全系标配,显示出其在安全技术普及上的决心,也进一步拉高了细分市场的安全门槛。
在能效表现上,第五代DM技术加持下,比亚迪唐DM-i智驾版实现了NEDC工况4.7L/100km的亏电油耗,以及CLTC标准下175km的纯电续航。同时,直流快充功率提升至53kW,电池包防护等级达到IPX8,这些参数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反映了比亚迪在混动路线上的持续深耕。在当前电动车续航焦虑仍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插电混动车型凭借其“可油可电”的灵活性,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用户的选择。而唐DM-i智驾版在能效与充电效率上的优化,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路线的实用价值。
从使用场景看,这款车型精准聚焦于家长带娃、自驾出游与职场通勤三大维度。例如,通过云辇-C智能阻尼悬架与道路预瞄功能,提升了行驶舒适性;而6kW移动电站等配置,则拓展了户外用电场景,呼应了当下流行的露营与自驾文化。这些功能的集成,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也展现出比亚迪对用户生活方式变迁的敏锐把握。
此外,比亚迪还为唐车主提供了包括取送车服务与泊车服务在内的多项尊享权益,覆盖高铁、机场、医院等高频场景。这类服务的延伸,是品牌从“卖产品”向“建生态”转型的重要信号,也预示着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用户体验与售后体系的完整性上。
汽车网评:比亚迪唐DM-i智驾版的上市,不仅是比亚迪技术体系的一次集中输出,更是中国品牌在混动与智能赛道持续领跑的体现。其以场景化思维重构产品力,在安全、能效与智能层面设立新基准,有望进一步激活中型SUV市场活力。随着用户对车辆价值认知的深化,这类兼具技术深度与体验广度的产品,或将成为推动行业从“配置竞争”迈向“价值竞争”的关键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