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万买台“方盒子”?奇瑞这波操作,是要把硬派SUV的价格打到底裤都不剩?
奇瑞造了台8.99万起的“方盒子”——iCAR V23,直接把方程豹钛3、BJ30这些“网红”车型按在地上摩擦。不到9万块,你能买到一台轴距2.8米、风阻系数低至0.465的纯电“方盒子”SUV? 还带L2级辅助驾驶、后驱布局、铝合金副车架……这不是科幻片,是奇瑞用iCAR品牌扔出的一记“价格核弹”。它真能兼顾越野范儿和城市通勤?还是只靠造型撑场面?我试驾三天,带你扒一扒这台“国民方盒子”的里子。
外观:不是复刻,是“方”得有理
第一眼看到iCAR V23,很多人会说:“这不是奔驰大G的平替吗?”但细看你会发现,它的“方”不是为了模仿,而是功能导向的结果。短前后悬、高离地间隙、垂直风挡——这些设计不只是为了帅,更是为了提升接近角和离去角,增强通过性。我实测接近角达到了32°,比不少硬派越野车还猛。
前脸的“i”字LED灯组,辨识度拉满,夜间点亮像一排小方块在发光。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风阻系数——0.465,虽然比不上轿车,但在“方盒子”里已是优等生(参考:奔驰G级约0.47,仰望U8约0.39)。这说明奇瑞在空气动力学上下了功夫,不是一味堆造型。
车身尺寸4080mm×1800mm×1650mm,轴距2800mm,轴距占车长比例超68%,意味着车内空间利用率极高。外扩的轮拱、可拆卸顶棚接口(高配预留)、车顶行李架承重100kg——这些细节都在告诉你:它不只是城市摆拍工具。
内饰:8.99万,别对皮质抱幻想,但智能化越级
坐进车内,第一反应是:这价位,奇瑞居然没在智能化上抠门。15.6英寸中控屏+10.2英寸液晶仪表,UI设计简洁,iCAR OS系统流畅度出乎意料。语音助手响应快,支持连续对话和可见即可说,我在高速上一句“打开车窗20%”,它真就精准执行。
材质上,门板和座椅是仿皮+织物拼接,手感尚可,但接缝处有轻微毛刺,明显是成本控制的痕迹。不过中控台用了软性材质包覆,触感不廉价。最贴心的是,全系标配电子怀挡、无线CarPlay、自动空调——这些在同价位燃油车里往往要顶配才有。
空间表现?我身高178cm,后排腿部两拳,头顶一拳两指,够用。后备箱容积350L,后排放倒后能扩展到1100L,露营装备、自行车都能塞。唯一遗憾是地板略高,搬重物时得弯腰。
动力与续航:后驱小钢炮,城市通勤无压力
iCAR V23提供两版动力:136马力后驱版(CLTC续航401km)和218马力四驱版(续航501km),售价8.99万起。我试驾的是后驱版,0-50km/h加速4.2秒,城市超车轻快,但高速再加速略显吃力。
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支持直流快充,30%-80%充电30分钟。我从30%充到80%,实测28分钟,效率靠谱。CLTC续航打个85折,实际城市通勤能跑340km左右,满足一周五天通勤没问题。
底盘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后副车架采用铝合金材质,减重同时提升响应。过减速带时滤震干脆,不松散。但高速过弯侧倾明显,毕竟“方盒子”重心高,别拿它当操控利器。
智能驾驶:L2级标配,但别指望“脱手”
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含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主动刹车。我在城市快速路开启后,车道居中表现稳定,变道时能识别加塞车辆,但弯道超过30°时会退出,需手动接管。
它不是“智驾派”,而是“安全派”。比如主动刹车在30km/h以下能刹停,但对横穿行人识别率一般。建议大家把它看作“疲劳缓解工具”,别迷信系统。相比之下,方程豹钛3的智驾算法更成熟,但贵了近10万。
真实车主怎么说?
我在iCAR车主群聊了几个老铁。一位北京用户说:“8.99万买这车,图的就是个性+电车成本。充电一月不到100块,比油车省一半。”另一位深圳车主吐槽:“后备箱开口偏小,搬大件费劲,建议厂家出个尾门改装套件。”
还有人提到底盘离地间隙40mm可调(高配),轻度越野能应付非铺装路面,但别挑战交叉轴。毕竟它本质是城市SUV,不是牧马人。
横向对比:谁才是“方盒子”性价比之王?
车型 售价(万) 续航(km) 动力 智驾 风阻系数
iCAR V23 8.99起 401/501 后驱/四驱 L2标配 0.465
北京BJ30 15.98起 500(混动) 143马力+电机 L2选装 0.38
方程豹钛3 18.98起 505 313马力四驱 L2+高速NOA 0.35
iCAR V23赢在价格和配置下放,但BJ30有混动长续航,钛3有更强三电和智驾。如果你预算卡死10万内,V23几乎是唯一选择;若追求全能,加钱上钛3更稳妥。
行业趋势:低价“方盒子”是昙花一现吗?
“方盒子”SUV火了两年,从坦克300到仰望U8,再到iCAR V23,说明消费者要的不只是实用,还有情绪价值。奇瑞用iCAR品牌试水年轻化市场,8.99万的定价,明显是要走“小米模式”——用硬件利润换市场份额。
但隐患也存在:低价能否保障长期品控?磷酸铁锂电池在北方冬季衰减如何? 这些问题,需要时间验证。不过,它倒逼合资品牌降价是事实——听说某德系小型SUV已秘密启动降价预案。
我的观点:它不完美,但值得尊重
iCAR V23不是“六边形战士”,它有短板:高速再加速弱、智驾基础版功能有限、品牌力不如一线新势力。但在8.99万这个价位,它把“能给的都给了”——后驱、长轴距、L2智驾、大厂三电,甚至预留了车顶拓展接口。
它像一个“理工男”:不善言辞,但做事扎实。如果你想要一台个性鲜明、使用成本低、偶尔能撒野的城市SUV,它值得放进备选清单。但如果你天天跑川藏线,建议加钱上硬派越野。
互动时间
你觉得8.99万买台“方盒子”SUV,值吗?
你会为了个性设计牺牲一部分舒适性吗?
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的“十万元级理想SUV”应该长什么样?
(我会在评论区回复大家的问题,顺便爆个料:下次试驾,我打算带V23去越野场地“折腾”一把,想知道它极限在哪?关注我,下期见。)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汽车不该是身份象征,而是工具+伙伴。奇瑞这台iCAR V23,未必是最好开的车,但它让更多普通人有了选择个性的权利。这才是技术进步的意义。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