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

最近,车圈里传来不少消息,说是一大批外国牌子的新车准备在接下来一两年里上市,听起来个个都挺唬人的。

从豪华品牌奥迪、凯迪拉克,到咱们熟悉的丰田、日产,好像都憋着大招呢。

咱们普通老百姓琢磨着换车的时候,看到这些新闻,心里可能就犯嘀咕了:这些新车到底怎么样?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是真有本事,还是光听着热闹?

咱们是不是也该跟着激动一下?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这些即将登场的“洋面孔”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门道,跟咱们自家的车比起来,它们还香不香。

先说说那些还执着于烧油的车。

你看奥迪,它准备推出的2026款A6,在美国市场上干脆就不卖四缸发动机的版本了,直接全系换上了劲儿更大的3.0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派头?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感觉就像在告诉大家,我奥迪还是那个追求澎湃动力的豪华品牌。

还有那个林肯领航员,2025款也是继续用着双涡轮增压的V6发动机,庞大的车身配上强劲的心脏,一副标准的美式硬汉形象。

可问题是,现在都什么年头了?

咱们国内的油价大家心里都有数,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省油才是硬道理。

当咱们自己的品牌,比如比亚迪,用一套混合动力技术,就能让一台中大型SUV在不充电的情况下,一百公里只喝不到五个油,开起来还跟电车一样又静又顺的时候,那边还在强调V6发动机带来的所谓“高级感”和浑厚声浪,这就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这感觉就像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了,方便又省事,可你还在炫耀自己的老式功能机待机时间长,这就有点脱离咱们普通人的实际需求了。

当然,也有一些品牌学聪明了,开始往省油的路子上靠。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比如丰田,新款的RAV4直接不卖纯汽油版了,全都换成了混动,其中插电混动的版本,光用电就能跑80公里,比以前进步了不少。

这听起来挺好,但咱们得横向比一比。

新款RAV4插混版动力最强的有320马力,可这个数据在咱们国产车里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你看看长城、吉利、奇瑞这些牌子出的插电混动车,动力比它强的有不少,而且光用电跑的里程,动不动就是一百五、二百公里起步。

这么一对比,丰田这次的升级,更像是被市场逼着往前走了一小步,刚刚达到及格线,而咱们的国产品牌早就已经是奔着满分去了。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大众,新款的途观,作为一款家用紧凑型SUV,换代了居然连个混动版本都没有,这在今天这个追求低油耗的中国市场,实在是有点让人想不通。

说完了动力,咱们再来看看车里的变化。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现在这些外国品牌好像都得了一种“屏幕崇拜症”,车里的屏幕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夸张。

林肯领航员最狠,直接搞了一块48英寸的超长大屏幕,从司机面前一直铺到副驾驶那边,停车的时候还能在上面打游戏、看风景。

凯迪拉克的电动SUV凯雷德IQ也是,中控台那块大屏看着就特别震撼。

就连咱们印象里挺朴实的日产轩逸,新款也换上了两块12.3英寸的大屏幕,连调空调的实体按钮都换成触摸的了。

这个场景,咱们是不是觉得特别眼熟?

这不就是咱们国产新势力品牌好几年前就在玩的东西嘛。

从理想汽车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开始,大屏幕、多屏幕就成了咱们中国智能汽车的标配。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现在,这些外国品牌总算反应过来了,也开始疯狂地堆砌硬件。

但是,车里的屏幕大,就一定好用吗?

原文里提到一个细节,说有人在体验奥迪最新的那套“数字座舱”系统时,感觉操作起来有点复杂,需要花时间去适应,甚至觉得还不如多留几个实体按键来得方便。

这就说到点子上了。

这说明它们虽然把屏幕做大了,但在软件系统和用户体验上,还没跟上。

咱们可以想想自己的手机,屏幕再大,如果系统卡顿、软件不好用,那也是白搭。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反观咱们的国产品牌,华为的鸿蒙车机、吉利的银河OS,用起来就跟咱们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语音控制特别灵敏,想干啥动动嘴就行,导航也能在手机和车机之间无缝切换。

当咱们的车机系统已经聪明到能帮你规划路线、预订餐厅的时候,他们还在研究怎么让菜单不那么难找。

所以说,这场智能座舱的竞争,光学会把屏幕做大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核心在于那个看不见的“大脑”好不好用。

面对咱们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这些传统的汽车巨头也终于坐不住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纯电动车型。

比如奥迪的A6 E-Tron、凯迪拉克的凯雷德IQ和Vistiq,连一向稳重的雷克萨斯ES也增加了纯电版本。

从纸面上的数据看,它们确实有些技术实力,比如奥迪的800伏高压平台,能让充电速度变得很快;凯迪拉克那个超大容量的电池,也保证了续航。

但是,这些在咱们看来,已经不算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技术了。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凯迪拉克说快充10分钟能增加161公里续航,这个速度在800伏平台上算是基本操作,咱们的小鹏、智己等很多国产车早就做到了,甚至更快。

雷克萨斯ES纯电版号称能跑483公里,这个续航水平要是放在两三年前还不错,但到了2025年、2026年,在咱们国内市场上可能就没什么竞争力了,毕竟现在咱们这边续航超过700公里的电动车已经很普遍,甚至还有冲着1000公里去的。

更重要的是,咱们普通人买电动车,除了看续航和充电,更看重的是它带来的那种全新的、智能化的体验。

我们希望车能更聪明,比如有高级的辅助驾驶功能,能在高速上帮我们开一段,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

在这方面,虽然凯迪拉克和林肯也推出了类似的功能,但和咱们国内已经开始普及的城市路段辅助驾驶相比,还是慢了一步。

感觉上,它们造电车,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而不是真正想引领一场出行方式的变革。

最后,咱们再来看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讴歌ADX。

新车上市在即,热门车型抢先看,购车好时机别错过-有驾

这款车被定位成入门级的豪华SUV,但它的基础平台,其实是跟本田的小型SUV HR-V共享的。

为了让它显得“豪华”,讴歌给它换了个更强劲的发动机,解决了原来那台发动机噪音大、动力弱的问题,然后又把内饰搞得更精致一些,悬挂也调得更运动。

这套操作,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换壳”。

拿一个普通品牌的车做底子,重新包装一下,贴上一个豪华品牌的标志,然后价格就上去了。

在过去,这招可能还挺管用,因为大家认那个标。

但现在,咱们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了,也越来越理性了。

花同样的钱,我们为什么不去买一台咱们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呢?

比如领克或者魏牌,它们可是从一开始就按照高端车的标准去设计和制造的,无论是平台架构还是技术配置,都更有诚意,而不是拿一款经济型小车“精装修”一下就拿出来卖。

讴歌ADX这种做法,暴露出的是一些传统豪华品牌在面对市场竞争时的力不从心和投机取巧,这种方式在越来越精明的中国消费者面前,恐怕是行不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