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要是敢卖6万块,我立马就去提一台。可问题是,smart敢吗?
最近看到smart要“复活”那台两门小车的消息,叫什么“精灵#2”,官方图黑乎乎的就一个轮廓,说是2026年底才出来。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不是激动,反而是“又来画饼了”。
倒不是不信,就是觉得这事儿透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想当年,那个叫fortwo的小东西,被人起了个外号叫“剁椒鱼头”,车长不到两米五,在城里简直就是个精灵,停车掉头一把就够了。那会儿smart还是个挺酷的牌子,一个做手表的瑞士老板,拉上奔驰搞出来的跨界玩意儿,专门给两个人设计的城市代步车。挺有想法的。
可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吉利入场,smart开始“长大”。精灵#1、#3,最新的#5车长都快四米七了,一个能顶过去俩fortwo。不少人都在说,那个只做小车的smart,骨子里的东西已经没了。
所以现在突然说要“回归初心”,搞一台两门小车,听着是挺让人感动的。可感动归感动,生意归生意。
看看咱们这边的市场吧。去年,A00级小车,就是那些微型车,卖出去了12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7%。这块蛋糕大不大?馋不馋人?可下场拼刺刀的都是谁?五菱宏光MINIEV,三万多起步;长安糯玉米,也就三万七。高配的也就五六万块钱。
人家不仅便宜,好歹还有个后排能应急,虽然也坐不了大人。你smart呢?就俩座。
如果精灵#2只是比现在15万起售的精灵#1便宜个两三万,那十二三万买个两座的“剁-椒鱼头”,隔壁不到十二万的比亚迪海鸥不香吗?人家可是正经四座车。
所以这车在国内,想卖得好,定价就是个死结。定便宜了,smart那点“轻奢”的调性就没了;定贵了,谁买?去年smart在国内的销量已经跌了19%,再搞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东西出来,图什么呢?
想到这,我才有点回过味来。这车,也许压根就不是给我们准备的。
它的主场在欧洲。
smart这个牌子,在欧洲是真有群众基础的,当年的fortwo绝大部分都卖在了欧洲。更关键的是,欧洲那边的两门微型车市场,简直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比如雪铁龙的Ami,还有菲亚特的Topolino,样子确实小巧可爱。可一看配置,电池才4.5度,跑75公里就得充电,连个安全气囊都没有…这玩意儿在我们这儿,就是标准的“老头乐”,可在欧洲,起售价折合人民币要七万五。
想买个正经点的电动小车,就得看菲亚特500e,车倒是大了点,快三米七了,可售价直接就奔着二十万人民币去了。
这么一看,机会不就来了吗?
比精灵#2便宜的,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老头乐”。比它像样点的,又贵得离谱。中间这块巨大的价格空间,简直就是为精灵#2量身定做的。它可以用全新的电动平台、精致的内饰和奔驰参与设计的名头,去精准打击那些欧洲对手。
所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浪子回头”,而是一步算计得非常精明的商业决策。在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的时候,调转枪头,用自己最经典的产品形态,去欧洲市场进行一次“降维打击”。
当然,梦还是可以做一下的。万一,我是说万一,它在国内真就定个六万块起步呢?那估计能直接封神。
再说了,要是这台两米多长的小东西,也出个巴博斯版,零百加速给你干到三四秒。这种极致的反差感,才有点当年那个不按常理出牌的smart的味道。至于其他的,就当是生意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