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买车,特别是想换一台新能源车的朋友们,心里可能都揣着一个甜蜜的烦恼。
手头上有个十五万到三十万的预算,不多也不少,正好是现在市场上打得最火热的一个价格区间。
打开手机一搜,各种新品牌、新车型铺天盖地而来,看得人是眼花缭乱,感觉选车的难度都快赶上高考报志愿了。
这情况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候大家还在犹豫要不要当“小白鼠”,现在的问题是,这么多优秀选手同台竞技,到底哪一家的车才最适合咱们老百姓的日常过日子呢?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沏杯茶,好好盘一盘这个价位里头几位最受关注的“种子选手”,看看它们各自都有啥真本事。
首先得说的,肯定是那个在中国市场上像一条“鲶鱼”一样存在的特斯拉Model Y。
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你都得承认,现在很多国产新能源车在开发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把它当成一个参考对象。
Model Y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把“实用”两个字做到了极致。
它的车内设计简单得有点过分,很多人第一次坐进去都觉得有点秃,连个仪表盘都没有。
但你一旦开起来,就会发现它的好。
它的空间利用率真的很高,看着车不大,但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坐着都挺宽敞,特别是那个巨大的后备箱加上能放倒的后排座椅,搬家拉货都绰绰有余,非常适合家用。
而且,特斯拉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技术上的功底确实扎实,开起来感觉很整,提速快,能耗控制得也不错。
根据每个月的汽车销量榜单来看,Model Y经常是三四十万级别SUV里的销冠,这说明大多数人还是用真金白银认可了它的产品力。
当然,它的缺点也跟优点一样突出。
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它的悬挂,硬得就像没装弹簧一样,过个减速带或者走个烂路,车里的人能颠得怀疑人生。
还有就是那个被很多人抱怨的“共振”问题,车速快一点,车厢里就会有种低沉的嗡嗡声,听久了确实不太舒服。
所以说,选择Model Y,你得是个能接受它这些小脾气的人,图的就是它简单直接的驾驶体验和品牌效应。
接着咱们聊聊国产新势力里的一位“颜值派”代表,小鹏P7i。
如果说Model Y像个注重内在的理工男,那小札P7i就是一位追求时尚和科技感的都市青年。
它的外形设计放到现在来看,依然非常能打,那个流畅的轿跑造型和贯穿式的前后大灯,在马路上的回头率相当高。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车不光是代步工具,也是自己审美品位的一种体现,P7i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
当然,它也不是只有个好看的皮囊。
小鹏在智能驾驶这方面的投入是出了名的,它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很多城市的主干道上已经能做到比较流畅的自动跟车、变道甚至超车,长途开车能省不少心。
再加上它有800伏高压快充技术,在配套的充电桩上,充电速度非常快,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上不少续航,大大缓解了充电焦虑。
不过,P7i作为一款轿跑车型,为了造型,后排的头部空间相对来说会比同级别的SUV小一些,家里人要是都比较高大,坐久了可能会有点压抑。
内饰方面虽然比老款P7进步了不少,但和同价位的一些对手比,豪华感和用料上可能还稍微欠缺一点火候。
然后就是今年上半年车圈里当之无愧的“顶流”,小米SU7。
这台车从发布到上市,可以说是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
为什么它能这么火?
一方面是雷军先生个人魅力的加成和小米品牌多年来积累的粉丝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台车本身确实拿出了足够有诚意的性能和配置。
不到三十万的价格,能给你一个零百加速不到3秒的性能表现,外观设计也很有跑车范儿,再加上和小米智能家居生态的联动,这些都精准地打在了年轻消费者的心坎上。
上市一天订单就接近九万台,这个成绩足以说明市场的狂热。
但是,热度高也意味着大家会拿着放大镜去看它的每一个细节。
比如那个半隐藏式的门把手,很多人就觉得为了设计上的特立独行,牺牲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万一车辆断电了怎么开门就成了个问题。
这其实也反映出小米作为一家刚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公司,在一些造车经验和细节考量上还需要更多的积累和沉淀。
所以,现在选择小米SU7,有点像是在投资一支潜力股,你看好它的未来,愿意陪着它一起成长,同时也得接受它在初期可能会存在的一些不完美之处。
接下来要说的是理想L6,这是一台目标用户非常明确的车,就是为中国的年轻家庭量身打造的。
理想汽车从一开始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不跟别人拼加速、拼操控,就专心致志地把车打造成一个“移动的家”。
理想L6虽然是理想家族里尺寸最小、价格最亲民的车型,但“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核心的家庭配置一个都不少。
你可以想象一下,周末或者节假日,开着车载着一家老小出去玩,路上孩子可以在后排看动画片,渴了能从冰箱里拿出冰镇饮料,累了可以在宽敞的座椅上休息,这种体验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而且它用的是增程式动力,简单说就是车里有个烧油的发动机专门用来发电,既能享受纯电驱动的平顺安静,又完全没有里程焦虑,想去哪儿抬脚就走,特别适合那些家里只有一台车,既要满足日常通勤又要兼顾长途出行的家庭。
当然,这种车也有它的取舍。
为了保证乘坐的舒适性,它的悬挂调得比较软,开起来会感觉车身有点晃晃悠悠,缺少一些驾驶的紧致感。
而且增程车在亏电状态下,发动机启动发电的噪音和油耗也会比宣传的要高一些,这是它工作原理决定的,需要车主有个正确的预期。
最后我们来看看问界M7,这款车可以说是凭借华为的强大技术实力,上演了一出惊天大逆转的好戏。
老款M7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算突出,但新款车型经过升级,特别是搭载了华为最新的鸿蒙智能座舱和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之后,销量一下子就冲了上去,成了市场上的爆款。
这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华为给这台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智能化体验。
它的车机系统用起来就跟华为手机一样流畅顺滑,各种功能调用非常方便,语音助手也特别聪明。
而它的智能驾驶能力,尤其是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下,能够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处理各种路口转弯,表现已经非常接近一个熟练的人类司机了,这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或者经常在拥堵城市开车的人来说,是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空间方面,问界M7的大五座版本后排空间非常夸张,坐着很舒服。
动力上,电动机的响应速度很快,开起来感觉很轻快。
当然,它在底盘的质感和滤震的高级感方面,和一些传统的豪华品牌比起来,可能还有进步的空间。
但对于那些看重科技体验、信任华为品牌的消费者来说,问界M7提供的智能化长板,足以让他们忽略掉其他一些小小的不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