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押注中国制造 2026电动车出口计划启动

日产押注中国制造 2026电动车出口计划启动

一、反向出口:合资模式的惊天逆转

2026年——日产将启动一项颠覆性战略:从中国工厂向全球出口电动车。首批发往东南亚、中东、拉美。主角是东风日产研发的纯电轿车N7,这款起售价仅11.99万元的车型,4月在中国上市35天内斩获1.7万订单。

更值得玩味的是资本布局。6月25日,东风与日产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日产持股60%,主导出口业务。这意味着——中国制造、日产品牌、全球销售。一场产业链话语权的交接悄然完成。

二、N7:中国技术反哺全球的“特洛伊木马”

N7的颠覆性不仅在于价格。其2915mm轴距对标B级车,却以A级车价格锚定市场。顶配版搭载8295P芯片+英伟达Orin X智驾系统,14.99万元实现20万级车型的配置。

动力电池采用73kWh磷酸铁锂包,635km续航+14分钟快充(30%-80%)。但真正的杀手锏是本土化AI:49个传感器的云毯座椅、Momenta端到端智驾方案。为规避出口限制,日产已投资中国AI公司阿尔特,重写软件代码。中国技术正借日产品牌撬动全球。

日产押注中国制造 2026电动车出口计划启动-有驾

三、生死赌局:日产为何孤注一掷?

数据揭露残酷现实:2024财年日产净亏损6709亿日元(约45亿美元),营业利润暴跌88%。全球销量萎缩,中国工厂产能闲置——出口成为消化产能、重振现金流的救命稻草。

5月公布的复兴计划更显决绝: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将17家工厂整合至10家。CEO伊万·埃斯皮诺萨直言:“在桑德兰(英国)生产已不如直接进口中国整车划算。”成本倒逼下,中国制造的性价比成为唯一解药。

四、全球棋局:东南亚、中东的“饥饿市场”

日产的落子精准锁定增量市场:

东南亚:2024年电动车销量约15万辆,2026年预计翻倍至30万辆。泰国、印尼政策补贴加码,充电桩覆盖率年增40%。

中东:油价补贴退坡催生电动需求,N7的635km续航契合长途出行场景。

拉美:巴西“Mover计划”对电动车减税30%,圣保罗充电桩密度跃居南美第一。

日产计划2026年出口10万辆,首年目标中N7与插混皮卡(2025年底推出)担纲主力。

日产押注中国制造 2026电动车出口计划启动-有驾

五、历史性转折:中国从代工厂跃升技术输出方

这场合作本质是产业链地位的重构。东风提供低成本供应链+智能化技术,日产贡献全球渠道+品牌溢价。例如在沙特,日产拥有98家经销商网点,可快速铺货;而东风借船出海,规避地缘风险。

更深层的信号?日产CEO公开表态:“愿向东风开放英国工厂。”这意味着——中国车企首次获得传统巨头产能反哺。技术、产能、品牌的三级跳在此一举。

尾声:一场没有退路的航行

当特朗普威胁“对华征收70%关税”,印度拟报复美国加税……全球贸易壁垒森严。日产却选择此时押注中国制造。是绝望中的豪赌?还是洞察产业链迁移的远见?

答案在N7的方向盘上。那台广州工厂组装、搭载中国AI、贴日产车标的电动车,即将驶向曼谷的烈日、迪拜的黄沙、里约的雨林。它的成败,将定义传统巨头与新能源霸主谁主沉浮。

“要么借东风重生,要么被浪潮吞没——日产已按下倒计时按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