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出海:潜力巨大的全球化新赛道

中国二手车出口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未来增长空间可能达到10倍以上。这一判断基于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结构性优势、庞大的国内保有量基础以及持续上升的海外需求。

市场潜力与增长动力

截至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53亿辆,为二手车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从2020年起,中国汽车出口进入加速期,由当年仅占产量4%提升至如今每生产5辆车就有1辆用于出口。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达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5.2%,占比达34.4%。这表明中国造车已从燃油时代迈向新能源主导的全球化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二手车出口尚未完全释放潜力。有观点指出,中国新车销量是日本的7倍,但二手车出口量却不足日本的三分之一,说明未来增长空间极为广阔。部分行业观察者认为,中国二手车出海在10年内有望实现10倍增长,其市场盘子或将与新车出口相当,甚至更大。

商业模式与参与门槛

二手车出海不仅适合大型车企,也为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创造了机会。相比新车出口需要品牌建设、本地化服务和巨额投入,二手车贸易门槛更低、灵活性更高,能够覆盖更多新兴市场和长尾需求。例如山东济宁等地已有从业者实现年增长率100%的业绩。

此外,中国二手车因性价比极高,在海外市场具备显著竞争优势。近年来国产车价格持续下探,已形成世界最低价势能,叠加新能源技术普及,使得中国车辆在非洲、中东、东南亚、俄罗斯及部分拉美国家广受欢迎。

二手车出海:潜力巨大的全球化新赛道-有驾

政策与挑战并存

尽管前景乐观,但政策层面也出现潜在制约因素。20257月,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六个月内禁止转为二手车的政策,旨在遏制零公里二手车套利行为,防止产能过剩企业通过短期倒卖缓解库存压力。若该政策落地,可能短期内影响部分高周转模式的二手车商,但从长期看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车企和贸易商也面临海外品牌认知度不足、本地化运营能力薄弱、国际政治环境变化等挑战。尤其是在欧美等成熟市场,除产品竞争力外,还需应对贸易壁垒、认证标准和售后服务体系等复杂问题。

区域布局与市场方向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

亚洲

中东与北非

拉丁美洲

这些地区对高性价比燃油车和电动车需求旺盛,且对中国品牌接受度高。未来随着海外仓储、物流、金融和服务网络完善,将进一步支撑二手车规模化出海。

二手车出海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中国汽车产业外溢产能、拓展全球市场的必然路径。它兼具高增长潜力、低进入门槛和强现实可行性,正在成为普通人也能参与的搞钱新赛道。随着政策逐步规范、运力持续提升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增强,中国二手车有望在全球构建起新的价值链体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