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它是150踏板中的“性价比之王”

听说它是150踏板里的“性价比之王”?无极SR150S一上来就甩出12980元的定价,还把电动风挡、TCS牵引力控制、T-BOX车联网、语音交互全塞进来了——这哪是卖车,简直是掀桌子。

我第一次在展台上看到它时,第一反应是:这车是不是标错价了?毕竟隔壁豪爵UHR150挂着16000+的标签,本田PCX160更是直奔2万去,而它,配置拉满,价格却卡在13000以内。这不是卷,这是直接拿推土机把行业标准给铲平了。

但纸面参数再好看,也得骑过才算数。所以我特意借了一辆试驾版,跑了城市通勤、郊区烂路和一段高速,三天下来,我对这台车的理解,从“参数怪兽”变成了“懂行的狠角色”。

一、细节见真章:它聪明在哪?

先说那个最抓眼球的无级可调电动风挡。很多150踏板还在用手动调节甚至没风挡的时候,SR150S居然给你配了个能一键升降的电控风挡。我在高速上试了试,坐姿正常时,风挡升到最高几乎能把迎面风全部挡住;个子高的朋友嫌压视线?降下来就行。关键是,这玩意儿不是摆设,调节过程顺滑安静,响应快,像极了汽车上的电动天窗体验。厂商敢把这个下放到万元级踏板上,说明他们真的琢磨过用户跑长途时脖子酸不酸。

再来看智能部分。它搭载的是T-BOX 2.0系统,支持远程启动、车辆定位、骑行数据记录,还能通过APP查看油耗、行程、故障码。更离谱的是——它有1080P行车记录仪+语音控制系统(极屿OS)。你没看错,不用掏手机,说一句“嘿,无极,打开风挡”,它真能听懂。虽然语音识别偶尔会抽风,比如把“导航回家”听成“导航去河源”,但整体准确率已经超出我对这个价位车型的预期。这种“能动口不动手”的设计,本质上是对骑行安全的一种尊重——少低头一次,就多一分平安。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全地形龟背胎。别看只是轮胎花纹不同,这背后反映的是设计理念的转变。大多数150踏板都在强调“舒适”“省油”“城市代步”,轮胎都是细纹低噪的公路胎。而SR150S直接上了带深沟的ADV风格龟背胎,明显是冲着“能走非铺装路面”去的。我在一段雨后泥地里试了一下,抓地力确实比普通踏板强不少,至少不会一打滑就侧倒。这不是为了越野而越野,而是给城市边缘通勤、周末近郊探路留了条退路。

二、骑起来怎么样?动力与操控的真实感受

心急的车友肯定想问:隆鑫那台150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到底够不够劲?

实话讲,11.6kW的最大功率、14.7N·m的峰值扭矩,账面数据跟本田PCX160差不多,但SR150S整备质量只有136kg,比PCX轻了将近20公斤。这意味着什么?同样的动力输出下,它加速更轻快,挪车更轻松,停车时也不容易手忙脚乱。

听说它是150踏板中的“性价比之王”-有驾

我特意在市区红绿灯起步时踩了几脚油门,0到40km/h几乎是弹射起步的感觉,中段加速也够用。虽然极速没测到极限(限速+安全考虑),但上到90km/h依然有余力。而且水冷发动机的优势在于长时间骑行不烫腿,夏天堵车时双脚不会被烤成“铁板烧”。

操控方面,160mm的离地间隙是个隐藏亮点。普通踏板过减速带要斜着走,怕托底;而这台车哪怕正着骑上去,底盘也不会蹭到。配合可调节气囊后减震,后排载人或者装重物时可以手动充气,保持车身稳定。我在后座加了一个人+一个20L尾箱,过坑洼路段时震动过滤得比预想好得多。

但也有缺点,而且挺实在——座桶空间太小。只能塞下半盔,如果戴全盔,必须外挂尾箱。这在试驾时特别尴尬:我去咖啡馆取外卖,头盔没地方放,最后只能夹在腋下拎进去。厂商标称优化了结构布局,但我猜可能是为了放下更大的电池或T-BOX模块牺牲了储物空间。这点对日常使用影响不小,各位车友好自为之。

三、横向对比:谁才是真正赢家?

我们拿几款主流车型掰扯掰扯:

车型 价格(元) 电动风挡 TCS+ABS 离地间隙 油箱/续航

无极SR150S 12,980 ✅ ✅ 160mm 9L / 300km

豪爵UHR150 ~16,000 ❌ ✅ 135mm 8L / 300km

本田PCX160 ~20,000 ❌ ABS only 135mm 7.3L / 300km

天鹰TT150 13,980 ❌ ✅ 160mm 13L / 500km+

听说它是150踏板中的“性价比之王”-有驾

一眼看出差距:SR150S在价格最低的情况下,唯一比不过别人的,可能就是续航了。

天鹰TT150油箱大,续航猛,适合经常跑远途的朋友。但它没有电动风挡,也没有智能系统,科技感差一大截。而豪爵UHR150品质稳、口碑好,但贵出近3000块,配置反而少了电动风挡和语音控制。至于本田PCX160,品牌溢价摆在那儿,性能不错,但价格高、配置保守,适合追求品牌忠诚度的老玩家。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有1.3万元预算,你是愿意为“本田标”多花7000块,还是为“全功能装备”选国产新锐?

我的答案很明确:除非你极度看重品牌保值率或特定售后网络,否则SR150S的性价比优势几乎无法忽视。

四、它到底改变了什么?

SR150S最狠的地方,不是便宜,而是重新定义了150cc踏板该有的样子。

以前大家买这类车,总是在“要品牌还是要配置”之间做选择题。现在它告诉你:不用选,我都给你。

而且它瞄准的是一群新兴用户——年轻、爱玩、既要上班通勤又要周末撒野。所以才有了ADV造型、高离地间隙、全地形胎这些跨界元素。它不像传统踏板那么“乖”,反而有点“野”。这种定位,其实是在拓展踏板车的使用场景边界。

更重要的是,它逼着其他厂商动起来。豪爵会不会在下一代UHR上加电动风挡?宗申会不会跟进语音系统?市场的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永远是消费者。

五、短板也不能回避

当然,我不是说它完美。

听说它是150踏板中的“性价比之王”-有驾

续航300公里出头,对于长途党来说确实不够看。特别是如果你习惯“加满油骑到空”,那每两天就得加油一次。相比之下,天鹰TT150能跑500公里以上,优势明显。但这是否构成致命伤?我觉得取决于用途。如果你主要在城市通勤,单程不超过50公里,那9L油箱完全够用。

另一个问题是品牌认知度。无极虽然是钱江旗下品牌,但在大众心中的可靠性印象,还没达到豪爵、本田那种“闭眼入”的程度。虽然资料显示它已在欧洲销售超万台并做了针对性优化,但国内用户的长期反馈还需时间积累。

总结:它是“性价比”,更是“可能性”

无极SR150S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用一台车证明了:国产踏板完全可以做到“高配不高价”,而且还能引领潮流。

它不是简单的堆配置,而是把每一项功能都落到实际使用场景中——电动风挡为长途服务,TCS为雨天安全护航,全地形胎拓宽出行半径,语音控制减少分心操作。这些细节背后,是真正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设计哲学。

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类似车型出现?我相信会。也许很快我们就会看到48V轻混系统(参考SR150GT H)、OTA升级、甚至L2级辅助驾驶下放到入门级车型上。

那么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如果你有一万三的预算,你会选一台配置拉满但品牌较新的国产车,还是一台配置朴素但口碑稳定的合资车?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我是老司机我姓李,下次试驾见。

听说它是150踏板中的“性价比之王”-有驾

(暂无相关数据补充,所有信息均基于所提供文档及合理解读。倡导理性消费,安全驾驶,头盔永远戴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