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推出充电版能救场吗?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雷诺为了销量又要搞动作了。但是,真的推个“充电版”就能一下子把销量拉上去吗?这件事其实得慢慢品。
先说说梅甘娜E-Tech Electric这个车,从亮相到现在也没多长时间,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欧洲市场专供的纯电动掀背车还是蛮感兴趣的,毕竟外观有特色,电动属性也跟上了潮流。但是没两年,销量开始一路往下走,这就让人纳闷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欧洲人不喜欢纯电车了吗?还是雷诺这个牌子的吸引力逐渐变弱了?
我觉得,首先得承认一点,现在不管哪家车企,造纯电动车都卷得一塌糊涂。比亚迪、特斯拉、大众、丰田,甚至连造手机的都跑来插一脚。大家拼的都是续航、动力、智能、造型、价格,你有的他都有。他有的你不一定有。这个市场,除了核心技术过硬的,其他的都在边缘徘徊。雷诺要想脱颖而出,不容易。梅甘娜E-Tech Electric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差异化优势,消费者凭啥买你不买别人?
然后再看看产品力,目前这款车只有一台前驱电机,218马力,60度电的电池,续航也算可以,但是你要跟新势力们比,那就真不算什么新鲜玩意了。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不难开,也不算贵,但没惊喜。有点像是吃刚刚好的馒头,顶多算不上难吃,也谈不上美味。谁不想多点花样?毕竟花钱买车嘛,谁都想划算还能有点炫耀的资本。
雷诺现在掏出“高性能版”这张牌,想怎么个弄法?消息说可能采用日产Ariya Nismo的双电机方案,综合435马力、600牛米的扭矩、零百五秒出头,这个账面数据确实像模像样,至少可以让雷诺迷们眼前一亮。一台家用掀背车突然变成小钢炮,不枉“E-Tech”这个名号。可问题是,现在高性能电动车真那么稀罕吗?
问个问题,假如给你35万预算,你是选一台高性能的梅甘娜E-Tech Electric,还是选一台同价位的国产智能电车?还是咬咬牙直接上Model 3高性能?说到底,高性能电动车也早已不是稀罕物。你今天吹动力,明天刚好来一台数据更猛的,车圈已经卷成一锅大杂烩了。高性能根本不是门槛,而只是你可选的套餐之一。
雷诺想用运动性能拉升品牌形象,也不是不可以。但有几个关键问题先得想清楚——
第一,高性能掀背车的用户群体到底有多大?这类车以前都指望那些“燃油党”买单,但现在都知道老欧洲年轻人钱包紧、家庭为主,买车图啥?能用、空间大、续航靠谱、价格实惠、配置丰富。我要单纯追性能,我可能根本不会选雷诺掀背车,毕竟它不像大众GTI或者本田思域Type-R那样有传承有热度。
第二,公司有没有把产品的智能化、交互体验提升上去?现在的消费者,哪怕买高性能车,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加速。座舱氛围、车机系统、智能驾驶辅助——这些雷诺别说赶上国产新势力,能不能跟大众、特斯拉抗衡都是问题。到最后,用户花高价买了个“动力猛”,但生活细节一塌糊涂,也只是短暂乐趣,时间一长,早晚要心生怨念。
我们还得再问一遍:销量下滑,本质原因在哪?是动力不够还是综合产品力不强?如果核心原因就是雷诺品牌老化、技术跟不上、售后一般、价格不够诱人,那么弄个高性能版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指望靠那一小波性能党就把销量拉起来,不太现实。你看国内车市,有多少车硬是“性能说小众,主力还是性价比”?
再讲点现实,梅甘娜这个名字其实在欧洲也有历史,但光靠情怀能吃多久?从前油车大行其道的时候,梅甘娜RS确实有点意思。但电动新时代,大家更讲求“用得好、开得省、玩得开心”。掀背车的市场本身就从紧凑到萎缩,要不是现在欧洲城市停车难、燃油关税高,还轮得到“电动掀背”继续苟活吗?雷诺这里的高性能版,无非是让产品线看上去不那么单调,但真要走量,只能是锦上添花。
很多国外老品牌都面临同样问题——既要守住老用户,又得讨好新世代消费的胃口。以前玩匠心、玩品质、玩品牌故事,现在拼的是智能体验、OTA升级、车内娱乐。雷诺如果不自我革新,哪怕全系变成赛道小钢炮,也只能图一时热闹。
不得不说,电动车革命其实给了很多传统厂商一次翻身的机会。谁先跑通产品创新、渠道转型、新服务体系,谁就能稳住市场。但现在看雷诺,还是多少有点墨守成规,等着产品出问题了再考虑应急措施。你看现在中国的电动车卷到什么程度,每家都玩“用户思维”,每次新产品发布都要问:“你真正想要什么?”反观这些传统车厂,产品研发周期冗长,主打的还是工程师思维——技术能突破个百分之几,马上就拿出来吹一波。可惜你捣鼓半天,用户的关注点早就换了窗口。
回头想想,更高性能的E-Tech Electric究竟会带来什么?可能会有一小撮忠粉或者性能党觉得新奇,媒体可以写篇试驾稿,车展上有点噱头。可如果价格一上来,用户反而会问“既然都这个价了,为啥不买更潮、更全能、更智能的?”尤其在欧洲这种经济环境下,家庭刚需打头阵,小资愿望仅仅是调味。最后大家凑个热闹,结果真心为高性能买单的,也就那点人。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纯电高性能、加量续航版、智能升级版——其实都是短期提升声量的老套路。关键的是,上完这一套,下一步你准备干点啥?这才是企业能不能活久见的本事。现在留给传统大厂的窗口期还剩多少年?电动车这摊水早已浑浊,再想“守城”,真是难上加难。
相比起简单地做性能升级,我更希望看到雷诺这些大厂能把用户体验、智能服务、性价比脚踏实地地做一遍。技术不是不重要,但买单的始终是人心。究竟什么样的电动车大家最终愿意掏腰包?什么样的产品能留下用户一份信任?这才是销量背后更值得大家深思的地方。当然,如果最后雷诺的这款梅甘娜高性能电动车真能把老外的心拽回来,那我也真心为他们高兴。但要达成这个效果,仅靠一台“更快点”的掀背车,远远不够。
说到底,做产品不是做加法,不能光想着多装点东西吸引人,而是该做减法的时候就别攒废料。雷诺要想走出销量泥潭,最该问的不是我还要加多少马力,而是用户到底为什么离开了你?你改变了什么,让他们重新愿意来?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一款车能不能逆势翻身的答案。
所以,梅甘娜高性能电动版不是不值得期待,但别高估它能干翻多少问题。市场信心、品牌更新、用户深耕,这些现实问题就像挂在脖子上的铃铛,随时都在提醒你别跑偏了。如果问题不在性能和配置,那无论你怎么玩升级,对销量拉升也不过是短暂一枪。
最后扔个问题:如果你现在买车,你买的到底是动力,是续航,是智能,还是别的什么?为什么?这个时代,产品很容易越来越同质,是“推陈出新”还是“花样繁多但实用性成谜”?我相信很多人心里比厂家还明白。等雷诺的高性能梅甘娜真落地,我们不妨再看看,到底会有多少人愿意为它刷卡。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