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车圈真的是每天都有新花样。我现在站在展厅里,旁边一台宝马M 1000 XR静静地待着,感觉就像个舞台上的王者一样。这台车,动力的狂躁表现,估算能到201马力(样本少,具体还得测),明明比宝马的普通版XR还要重点突出。你知道,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注意到它的发动机转速,12750转!再做个比喻,像是跑车的V8都没它转的那么高,但它在公路上飙起来,感觉就是死命拉扯一样。
昨天跟一位同行聊起,这人问:这车价格挺亲民的呀,性能又这么炸,为什么不见得大街小巷都在跑?我心里暗笑:说白了,真正的高手敢买,不然谁能欣赏得了它那爆发力?你说,把它放到赛道上,估算心算发动机连跳数都得算好几遍(这里猜测一下,能值个换挡都算不错的效率了)!
我还记得有次试骑,油门一扭,瞬间就像弹弓一样弹出去。那种快感,真是劈弯像迷魂阵,提速像飞箭。你知道吗?我对比过同价位的杜卡迪Pikes Peak,虽然外形和品牌情怀十足,但那块就是多了点艺术气息,纯性能比,宝马这台明显占优势。就像去吃火锅,有人爱麻辣,有人偏清淡,同价位,体验就差在这。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好像性能这个词用得太大,实际上,宝马M 1000 XR也许只是在特定用途上最牛吧。实际日常用,动力再猛,压抑点的路况下,也未必真能把它开得淋漓尽致。我在想:这车究竟算不算性价比之王?反正我觉得把它带到山路上,动力满满飞驰,跟你闯的那些弯,心跳都快了。
我还没细想过的可能:是不是它的超高转速,让发动机的寿命会变得更短?大概得看保养维护,但谁都知道,性能越强,后期花费也会多一点。那……是不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追求极限反而不太现实?还是说只要敢买,才是真的懂车的人?我真是喜欢这种极致的想法。
你还问我,这么高性能的车,适合谁呢?,我猜想大部分人买它,可能还带着点炫耀的心情吧。就像我那好友,说:我就喜欢看他屁股冒火的样子。这车稳定性怎么样?我估算,油耗成本(用小时工心算)——每百公里大概消耗13升油(可能有偏差,样本少),折合到油钱,就得200块左右。平时养车,不是在吃饭,就是在存钱。
说到性能,我还看到一些好玩的细节。算法里说的最高时速275公里——我就奇怪,这车在市区能跑到那速度吗?明显不是目标,倒像个性能象征。是不是厂家追求这个极限的数字,让普通驾驶者觉得真牛逼?
那我也在想:如果你让我选20万左右的摩托,你会选哪个?你看,很多人还是喜欢实用,像我朋友的车型:能跑山,还能周末带老婆出去逛逛。这个点,宝马M 1000 XR就不那么合适,毕竟860斤的重量,转弯时得得费点劲。它更像是个舞台宠儿。我偏喜欢那种日常能用,又不失性能的车,表面上看是妥妥的伪性能车,实际用时也挺带劲。
但想到这里,我又搞不懂,难道真有人会花那么多钱去追这些速度与激情的数字?不如把它留在想象里,夜里梦一把——也就是我这种职业装心里偷偷想的故事。
真正喜欢开车的,恐怕还是觉得心跳第一的那一瞬间最珍贵。或许下次走出这展厅,我会带台普通的贴牌车试试;毕竟,那种细微的感受,才更接地气。
你说,像这样的车,未来还能出现更强的版本吗?还是说,一切极限都被挤出来了?哪怕我性能再炸,平日里开开的,还是希望能多一份稳妥的感觉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