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博越L闪亮登场,随之而来的,除了AI平权、尺寸升级、国产芯片这些耀眼的光环,还有一丝挥之不去的疑虑。热闹的背后,究竟是科技的进步,还是营销的狂欢?
这“AI平权”,更像是挂羊头卖狗肉。AR-HUD、语音交互、Flyme Auto车机系统,这些配置固然亮眼,却更像是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目的只有一个: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与其说是“平权”,不如说是“吸金”。
再看外观,网友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老气横秋”“酷似远景X6”“辨识度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设计的败笔。一个车企,如果不能专注于产品本身的精雕细琢,反而沉迷于华而不实的噱头,正如南辕北辙,最终只会迷失方向。
当然,吉利并非一无是处。自主研发芯片“龙鹰一号”,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美国的关税壁垒,吉利选择自主创新,这份勇气可嘉。但汽车制造并非一蹴而就,芯片只是其中一环,更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当今时代,许多企业热衷于追逐热点,AI、元宇宙、Web3.0等概念层出不穷,仿佛不如此便会被时代抛弃。但这喧嚣的背后,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物有所值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
科技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而非炫技或敛财。“AI平权”的口号振聋发聩,但更应关注的是科技如何真正赋能于民,而非沦为资本的工具。勿让科技的进步,成为割裂人群的利刃。
与那些默默耕耘的企业相比,吉利或许更善于制造声量。但真正的成功,并非依靠华丽的辞藻和新奇的概念,而是源于对产品本身的极致追求,正如《庄子》所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博越L的升级,空间更大、车机更智能,这些进步值得肯定。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些改进是否足以使其脱颖而出?这需要时间来检验。
我希望吉利能够戒骄戒躁,回归产品本身,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消费者需要的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的产品。
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前路漫漫,仍需不懈努力。莫被眼前的繁华迷了眼,莫被暂时的成就冲昏了头脑。
最后,我想再次拷问吉利,“AI平权”的背后,究竟是为消费者谋福祉,还是为企业自身谋利益?这值得深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