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

最近刷到一个消息,真有点让我“上头”——三菱发布了旗下目前最电动的SUV,名字还没正式定,但概念车已经亮出来了,科技感直接拉满。你想想,这几年说到电动化,日系车里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谁?特斯拉?新势力?还是比亚迪?好像真没三菱啥事。连丰田本田都被吐槽“电动化慢半拍”,更别说三菱了。可这次,它居然支棱起来了,这波操作,多少有点打脸那些说它“老咕噜棒子”的人。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觉得三菱可能就是走个过场,毕竟它在国内的声量越来越小,4S店都快比车还少了。但看完这台新车的细节,我坐不住了——这哪是电动SUV,简直是把未来搬进了现实。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台被寄予厚望的三菱电动SUV,到底有没有资格在如今卷到飞起的市场里“上桌第一个动筷”?

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有驾

先看外观,这台车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硬汉越野风”,走的是极简+未来感路线。前脸封闭式设计,配上贯穿式LED灯带,晚上一亮,妥妥的“灯厂”水准。车身线条流畅,风阻系数据说做到了0.23Cd,这在SUV里可是顶呱呱的水平。而且它保留了一定的肌肉感,轮眉突出,底盘也不低,看得出三菱骨子里还是想兼顾一点越野调性。不像某些“车界网红”,为了颜值牺牲实用性,这车倒是在科幻和野性之间找到了平衡。

坐进车内,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日式极简科技风”。中控一块超大弧形屏,仪表+中控一体,UI设计清爽,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堆砌。材质用的都是环保再生材料,符合当下可持续理念。最让我惊喜的是座椅——支持多向电动调节+按摩+通风,后排还能放平变“床车”,长途自驾躺着看星星不是梦。空间表现也不错,轴距接近2.9米,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比起某些“买菜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这舒适性配置,真香。

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有驾

动力和续航才是重头戏。新车基于三菱全新纯电平台打造,前后双电机布局,百公里加速只要4.5秒,这性能,放以前你敢信是三菱?CLTC续航有650公里和800公里两个版本,快充15分钟能补能400公里,这三电技术,说实话,比目前国内在售的丰田bZ4X和本田e:NS1要争气多了。你看看那两款车,续航卡在500公里出头,加速慢悠悠,充电还慢,消费者一看就劝退。三菱这回是真下本钱了。

智能化方面,它搭载了L2+级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NOA领航、自动泊车、遥控泊车这些主流功能。虽然还没到城市NOA那种高阶水平,但日常用完全够了。车机系统支持5G联网、OTA升级,语音助手反应也挺快。比起丰田那套“老年机”车机,和本田略显呆板的智驾系统,三菱这次明显更懂年轻人想要啥。

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有驾

安全性这块,三菱一直没掉链子。车身采用高刚性框架+铝合金轻量化设计,电池包有IP68防水防尘+多重防撞结构,还配备了10个安全气囊。在最新的JNCAP碰撞测试里拿了五星。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偏运动但不失稳,过弯侧倾控制得不错,底盘扎实感还是那个味儿。说它是“安全堡垒”可能夸张了点,但至少让你开得安心。

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有驾

咱们来横向比比看。先看丰田bZ4X,这车刚出时大家期待很高,结果呢?续航虚、车机卡、驾驶无聊,连座椅加热都要选装,被网友吐槽“油改电思维”。虽然价格现在“跌冒烟了”,但消费者并不买账,销量惨淡。再看本田e:NS1,外观还行,但内饰塑料感强,动力肉,充电慢,智能化更是弱项,说是“电动本田”,不如说是“电动贴牌”。

还有个对手是大众ID.4,这车综合实力强,品控稳,但驾驶感受偏平淡,车机系统也被诟病多年。相比之下,三菱这台新车在性能、设计、续航上都有亮点,如果说ID.4是“靠谱老大哥”,那三菱就是“黑马新秀”。

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有驾

当然,它也不是没缺点。品牌力是个大问题,现在年轻人买车,要么冲着特斯拉、比亚迪的科技光环,要么选丰田本田的省心耐用,三菱?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帕杰罗”“EVO”,但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另外,充电网络和售后服务能不能跟上,也是未知数。毕竟国内三菱渠道萎缩严重,维修保养可能不如“两田”方便。

但话说回来,这台车至少证明了三菱还没躺平。它敢于拿出一台真正有竞争力的纯电SUV,而不是敷衍了事。比起某些嘴上说“全面电动化”,结果三年出一款“油改电”的品牌,三菱这波操作,起码态度是端正的。

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有驾

想象一下,如果你手里有25万左右预算,想买台电动SUV,你会怎么选?是继续盯着“两田”的保守之作,还是愿意给三菱一次机会,试试这台“最电动”的新品?它可能不是完美的,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日系电动化另一种可能性。

三菱最电动SUV亮相,比双田更争气?-有驾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把它加入购车清单吗?还是说,你心里还有别的“神车”在等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