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距离成都车展开幕还有一天,就有网友拍到了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彩排",一群黑衣人在那里练习怎么对付来维权的车主,真的是,这画面看着就很魔幻。
地点就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的十一号馆和十四号馆中间,那里停着智己、小鹏、领克、极氪、沃尔沃、凯迪拉克、宝马mini这些牌子的车,但到底是哪家搞的这出戏,估计得等8月29日车展正式开始了,看黑衣人守在哪个展台角落就知道了,挺好奇的。
整套流程设计得还挺"周密",黑衣人先用布把维权车主围起来,然后直接抬走,周围再用黑伞遮挡记者镜头,还要搞信号屏蔽,这一套动作下来确实能做到"无声无息",可问题是,这样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我觉得纯粹是掩耳盗铃。
说起来这些车企估计是被前几年的维权事件给吓坏了,2021年上海车展那个河南特斯拉女车主站车顶上的事,当时闹得满城风雨,特斯拉股价都跌了,那场面确实震撼,同年广州车展小鹏那边也出了类似的事,车主和工作人员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被保安抬走了。
最记忆犹新的还是两年前成都车展,一个坐轮椅的女士冲进保时捷展台大喊"保时捷杀人了",那声音听着就让人心疼,后来知道她新买的保时捷疑似刹车失灵出了事故,人家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跟保时捷谈赔偿又谈不拢,能不绝望吗。
车主跑车展维权,说白了就是平时投诉无门,厂商不是踢皮球就是各种拖,逼得没办法了才会选择这种"鱼死网破"的招数,车展人多媒体也在,容易搞出动静,就像跑到人家门口骂街一样,确实管用。
可你看现在这些车企的思路,不琢磨怎么把车造好,怎么把售后搞好,净想着怎么"治"消费者,这方向是不是搞反了,黑伞黑布黑衣人,活像古装剧里的恶霸打手,谁看了不膈应。
我还听说过一些更奇葩的事,某些牌子的车一出事故,厂商的人比交警还跑得快,但不是去救人处理事故,而是赶紧把车标抠掉,生怕别人认出是自家的车,后来发现光抠车标不行,车型还是能认出来,就开始用黑布盖,这种鸵鸟心态真的很可笑。
车展本来应该是展示技术实力的地方,现在却成了"防维权大作战"的练兵场,观众花钱买票进去看新车,结果还得免费观看一场"如何让顾客闭嘴"的行为艺术,这转变真的让人无语,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从8月29日开到9月7日,作为下半年第一场A级车展,本该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竞技场,现在却多了这么一抹黑色幽默。
车主维权本来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只要不过分不违法,凭什么不让人家说话,车企搞这种对抗性的演习,表面是保护企业形象,实际是把买车的人当敌人看待,这种思维模式真的很有问题。
从理性角度看,车展维权对车主来说成本高风险大,结果还不一定好,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车企不去反思自己产品和服务的问题,反而研究怎么封堵消费者的嘴,这不是更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吗。
而且这种"防维权技术"越高明,消费者的信任度就越低,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有些车企就是想不通,与其花心思研究怎么防维权,不如踏踏实实把车造好,把服务搞好,这样不是皆大欢喜。
看着那些黑伞黑布黑衣人的演习画面,我就想起小时候玩捉迷藏,以为蒙住眼睛别人就看不见自己了,现在这些车企的做法跟那差不多幼稚,问题遮得住吗,消费者的嘴堵得住吗,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这么快,越是遮掩越容易引起关注。
对此,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