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汽车市场,想买一辆MPV时,大概率会看到一堆“长得差不多”的车型——方方正正的车身、大空间、中规中矩的内饰。但最近几年,中国厂商突然开始“搞事情”,推出了一批让人直呼“看不懂”的怪车。比如有的车用上了领克的动力、华为的车机、大众的调校,有的车像高铁头配面包身子,甚至还有号称能越野的MPV……这些“混血MPV”到底有多怪?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它们的“底细”。
---
怪点一:领克的心脏,华为的大脑,大众的腿
如果一辆车同时贴着领克、华为、大众三个品牌的技术标签,你会不会觉得厂商在吹牛?但瑞风RF8 PHEV真就这么干了。它的发动机型号是BHE15-BFZ,电机型号是TZ220WY035——听起来像密码,但说白了就是领克08上的同款动力系统。开过领克08的人都知道,这台1.5T发动机配上3挡DHT变速箱,加速快、油耗低,放在MPV上简直像给“大块头”装了个运动员的心脏。
更离谱的是,这车的底盘居然是大众工程师调的!大众的底盘调校向来以“稳如老狗”著称,开高速不飘、过弯不晃。瑞风RF8 PHEV的驾驶感受就像“德国人的严谨”和“中国车的性价比”强行联姻——开起来扎实,但价格只要20.99万起。
至于华为的鸿蒙车机,那更是“怪上加怪”。15.6英寸的2K大屏,配上和华为手机一样的操作界面,用过的网友调侃:“这车机流畅到能打王者荣耀。”语音助手支持四音区定位,后排小孩喊一声“开空调”,系统都能精准识别。甚至有人实测后发现,车机还能反向控制手机投屏——这哪是车机?简直是台装了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
---
怪点二:理想MEGA的“亲兄弟”,自带自动贩卖机
如果说瑞风RF8 PHEV是技术流的“缝合怪”,那海马INJOY L就是设计界的“脑洞王”。第一眼看到它,你会怀疑自己眼花了——车头像理想MEGA的高铁头,车身侧面像五菱宝骏KiWi EV,车尾又像科幻电影里的道具车。更绝的是,它居然没有B柱!侧滑门一开,轮椅、婴儿车直接推进去,副驾驶位还能当行李架用。
但最让人震惊的是车内配置。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能加热、通风、按摩,甚至能45度仰躺,网友吐槽:“这哪是网约车?明明是移动的按摩院!”更夸张的是,车上还装了自动贩卖机,中控屏能点播付费内容,甚至支持VR体验。官方说这是“开辟出行行业的新收入渠道”,但网友已经脑补出画面: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卖饮料,乘客戴着VR眼镜看剧,堵车时还能靠卖零食赚外快……
可惜的是,这车还没上市就差点“凉凉”。厂商被曝欠薪,现金流紧张到连工资都发不出。有网友调侃:“海马这是要复刻贾跃亭的‘为梦想窒息’吗?”好在官方咬牙宣布4月底上市,不然这辆“怪车”真要胎死腹中了。
---
怪点三:方盒子能越野?三菱看了都沉默
MPV和越野车,就像“文科生”和“理科生”,本来八竿子打不着。但iCAR X25偏要打破常规,自称“OneBox越野MPV”。方方正正的车身像块吐司面包,车轮几乎怼到车头车尾,接近角和离去角大得离谱,官方说这是为了“翻山越岭”。有网友毒舌:“这车要是去越野,估计得靠增程器发电才能爬坡。”
不过iCAR X25还真有点历史渊源。上世纪90年代,三菱出过一款基于帕杰罗底盘的得利卡,被称为“能越野的面包车”。iCAR X25的侧面造型和它神似,但多了对开门设计和车顶“小书包”(外挂储物箱),硬生生把MPV改成了“末日生存战车”。内饰虽然还没公布,但增程动力+电四驱的配置,倒是让续航焦虑党们眼前一亮。可惜这车从去年北京车展亮相后就没了下文,网友急得喊话:“别光画饼,赶紧量产啊!”
---
为什么厂商都在造“怪车”?
这些“混血MPV”看似离谱,背后其实藏着厂商的生存逻辑。中国MPV市场一年销量才100万辆,竞争却越来越卷。传统MPV拼空间、拼舒适,但年轻人早就审美疲劳了。于是厂商开始“堆料”——领克的动力、华为的车机、大众的调校,哪个有名气就贴哪个;设计上更是怎么吸睛怎么来,高铁头、无B柱、自动贩卖机……总之先让你记住“这车很怪”,再慢慢解释它有多强。
当然,这种“缝合”也有风险。比如海马INJOY L,技术还没成熟就先欠了一屁股债;iCAR X25画饼一年还没动静。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怪车至少打破了“MPV=无聊”的刻板印象。有网友总结得好:“买这些车的人,要么是真需要,要么是真好奇——但不管哪种,厂商都赚到了流量。”
---
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四个轮子加沙发”的时代了。领克动力+华为车机+大众调校的瑞风RF8 PHEV、缝合理想MEGA的海马INJOY L、号称能越野的iCAR X25……这些“混血MPV”怪得离谱,却也怪得有趣。它们或许不是所有人的菜,但绝对是中国车企“脑洞大开”的证明。下次再看到这些怪车,别急着吐槽,说不定哪天你就会真香:“这车虽然怪,但怪实用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