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一个村庄有一座桥,世世代代村里人都从这条唯一的桥进出村庄。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敲开村里人的家门,说桥上的石板是自己独家制造的,要挨家挨户收石板专利费,而且不只是一次性收费,而是按照祖宗十八代收费,不管你过了多少次桥,踩了多少次石板,只看祖宗十八代有多少人,你家十八代总共赚了多少钱,就按照总财富和人数的15%来收费。这个人给出的理由是,没有这个石板,你就过不了桥,过不了桥你就赚不了钱。因此,即使这块石板只占到这个桥的成本不到0.1%,他仍然要给每个过桥人收取他们家族财富的15%。至于说当初建桥的时候,村里已经给了施工队费用,这个人的回答是他不对口建桥的人,只对口过桥的人。
流氓吧?强盗吧?这种只存在在寓言里的事,在今天的汽车圈就发生了。7月22日,诺基亚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和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起诉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分别就EP4090075向UPC慕尼黑地方分庭提出索赔,向UPC曼海姆地方分庭就EP3 799333 提出索赔。
两个专利就是诺基亚手里建桥的石板,吉利就是那个走石板路的人,索赔就是诺基亚打着专利旗号,把只占整车成本不到0.1%利润的一个智能专利技术,全部按照一个所谓欧洲专利收割网络Avanci联盟制定的单车15美元规则收费,卖多少车,车企就得给诺基亚多少专利费。至于通信模组供应商,就是那个当初建桥的人,诺基亚的回答是,他不和建桥的人打交道,就收过桥人的钱。
一个成本不到整车0.1%的专利技术,成为诺基亚专利勒索车企一年数十亿美元的工具,这笔生意,正在卢梭创建的契约论土地上不断发酵,也在考验善良的中国人智慧。如何打赢这场专利绑架案,不只是吉利等中国车企的责任,还考验着中国汽车与全球化恶势力斗争的能力。
Avanci联盟,披着合法外衣的“专利强盗”
事件的来龙去脉很简单,欧洲有一个Avanci联盟,包括诺基亚在内的联盟成员,手握4G/5G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英文简称SEP。这些技术成本在整车中占比可能不足0.1%,甚至比不上一颗螺丝的价值,车企根本不会因为这项技术与诺基亚等企业洽谈合作,而是由供应商等通信模组直接采购使用。
由于诺基亚在内这些企业将这些微不足道的技术注册了专利,Avanci联盟就制定了一个强盗规则,要求联盟成员绕过直接合作的一级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厂开出天价许可费,按整车售价或毛利的15%等特定比例分成。
有人粗略算过一笔账,按照诺基亚的逻辑,每辆吉利汽车需要支付20美元的4G专利费和29美元的5G专利费,总计4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45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吉利控股集团每年销售新车300万辆,将有超过10亿元支付给诺基亚,而这项技术的实际成本可能不足几十万元。
“现实版的吸血鬼”,这个称号形容诺基亚一点都不为过,像这样不值钱但能绑架车企的专利,保守估计诺基亚手里就有超过10000个。只要和智能技术打交道,迟早都会掉进诺基亚等Avanci联盟成员设置的专利陷阱。
慕尼黑法院
在这个专利绑架案上,吉利不是第一个受害者,汽车圈有奔驰、宝马,手机圈有OPPO、vivo,而且诺基亚往往一告一个准,起诉的地方就是上文提到的德国两个地方法院。之所以是德国,诺基亚是看准了机会的。曼海姆、慕尼黑等地方法院素来以“亲专利权人”著称,经常快速颁发禁令,勒令侵权产品在德国乃至欧洲停售。对吉利等车企而言,失去欧洲最大汽车市场的代价远超支付许可费。这种“核威慑”正是诺基亚“专利劫持”的核心武器,迫使车企在禁令威胁下就范。
欧洲专利陷阱,巨头血泪与全球抵抗
在专利绑架这件事上,诺基亚可不分远近亲疏,他们眼里只有利益,狠起来连自己人都不放过。奔驰曾公开炮轰Avanci许可费完全不成比例。为规避在德禁售令,奔驰和宝马最终无奈妥协交了保护费。欧洲本土巨头尚且如此,中国车企更成了待宰羔羊。
Avanci许可费强盗到什么地步?他们不管车企使用专利的频次和产品定价,200万和10万元的车,收费比例都是一样,也不管车企有没有支付过供应商价格,直接找整车企业收费。明眼人都知道,绑票就找油水最大的下手。
在这件事上,中国人很善良,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多,所以一看是专利纠纷,以为是中国又侵权了,其实是中国企业被绑架了。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都有了防御手段。日本人比较聪明,丰田、本田等组建了License on Transfer (LOT) 网络,来集体应对Avanci联盟,成员间交叉许可SEP,形成内部防御联盟,大幅降低外部专利勒索风险。美国人则比较强势,美国法院对按整机比例收费的SEP许可模式持高度怀疑态度。联邦贸易委员会曾强力干预,迫使高通等修改其“整机收费”模式。司法实践更倾向于基于“最小可销售单元”定价,通俗理解就是向供应商收费,而不是找商品企业收费。
之所以欧洲出现诺基亚这种专利绑架企业,两个原因,1、产业保护主义,诺基亚、爱立信等欧洲企业是通信专利巨头,专利许可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纵容Avanci模式,实质是保护欧洲知识产权经济。 2、司法便利性,德国等司法体系为专利权人提供了高效甚至偏颇的禁令救济,成为专利持有者的“提款机”。
中国反击的本钱是市场和技术
对付绑票,无非两种办法,一种是法律,另一种是以血换血、以牙还牙。商场如战场,诺基亚在德国寻找法律凶器,中国车企也可以在中国找到法律盾牌。
诺基亚这次打着的所谓标准必要专利,还有一个前提,那就必须建立在公平合理与无歧视的原则,法理上称为“FRAND原则”,FRAND原则就是为了防止专利权人滥用这种垄断地位,向标准实施者索取过高的许可费或施加不合理的条款,从而阻碍标准的广泛采用和市场竞争。
此次专利绑架案,包括吉利在内的中国企业,可以向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报Avanci联盟及诺基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设定不公平高价。此前就有过相关案例,深圳中院在华为诉IDC案中,已确立按“最小可销售单元”计费原则,此判例可成关键武器。
依据中国法律,吉利也应该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或法院申请,裁定符合FRAND原则的许可费率,彻底粉碎诺基亚的天价要价。从整个汽车和电子消费产业看,具备巨大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应该在协会等领导下组织力量,在中国和欧洲对诺基亚涉案专利发起无效挑战。
除了付诸法律,中国车企要构建自主通信生态,对欧洲企业进行釜底抽薪。中国车企要围绕 C-V2X(蜂窝车联网)技术、国产智能模组链条以及打造中国汽车通信专利联盟等三个维度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不只在法律上进行反制防御,还要彻底打破欧洲老牌智能企业的专利围剿。说白了,诺基亚是咱们的第一道封锁线,把博世、LG这些模组供应商卡脖子的技术彻底突破,才是中国智能汽车主权的历史性跨越。
诺基亚在德国对吉利的诉讼,是Avanci联盟“专利霸权”又一次展现。这颗成本仅占0.1%的“专利螺丝钉”,企图撬走中国整车厂15%的血汗利润,是欧洲在这个时代对中国开出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坚定的智能化发展路线,但别忘了,中国还有最强的反垄断意志和领先的C-V2X技术路线。诺基亚给中国汽车打了一针强心针,吉利不仅要赢下这场官司,更要赢下未来智能汽车的话语权,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规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