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总是在解决痛点中前行,但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现实的考验。
最近不少人刷到新闻,说国轩高科的半固态电池测试车已经能跑到1000公里续航了,一下子把“固态电池”这个词又推到了大家眼前。
身边有朋友问,这玩意儿是不是真的像说的那么神?续航又长又安全,以后买车是不是得等它?今天咱们就聊聊固态电池那些事儿,看看它到底是个啥情况。
一、续航过千还安全,固态电池真有这么神?
要说固态电池最让人动心的,肯定是续航和安全这俩点。
咱们现在开的电动车,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也就190Wh/kg,好点儿的能跑六七百公里,跑长途还得盯着充电桩。
但固态电池不一样,它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原来的液态电解液,能量密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资料里说理论值能超600Wh/kg,比传统液态锂电池的理论极限350Wh/kg高了快一倍。
这意味着啥?就是续航能轻松突破1000公里。
丰田之前就说,他们的全固态电池续航能到1000-1200公里,奇瑞的猎风车型要是用上800V固态电池,纯电续航甚至有望冲到1500公里。
想想看,从北京到上海也就一千多公里,要是真能跑这么远,中途不用充电,这不就跟开燃油车一样方便了?
除了续航,安全也是大亮点。
原来的液态电池,有时候会因为锂枝晶刺穿隔膜起火爆炸,新闻里偶尔能看到电动车自燃的消息,让人心里发毛。
固态电池用的固态电解质不易燃、不挥发,理论上能避开这个风险。
虽然不敢说绝对安全,但至少比以前让人放心多了。
这俩优势加起来,难怪大家一听说固态电池就激动。
二、价格贵充电慢,这些短板你能忍吗?
不过先别高兴太早,固态电池现在还不是完美的。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成本,实在太高了。
资料里说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是液态电池的4倍,实验室报价都到4.8元/Wh了,而液态电池包成本才0.65元/Wh。
这么一算,同样配置的车,用固态电池可能要贵出五六万,甚至更多。
30万以下的车型根本扛不住这个成本,所以第一批能用上全固态电池的车,估计都是40万以上的高端车。
普通老百姓想买?估计还得等好几年。
而且充电速度也没想象中快,液态电池现在半小时就能充到80%,有些固态电池充一次居然要1-2小时,这要是跑长途,等充电不得等到花儿都谢了?
还有极端环境下的问题,虽然说固态电池低温性能比液态的好点,但要是到了东北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续航还是会下降,充电速度也会变慢,冬天出门照样得焦虑。
更麻烦的是维修,固态电池结构复杂,一旦出故障可能就得整体更换,不仅费用高,可能要好几万,还得等十天半月才能修好,这谁受得了?
技术路线也各有各的毛病。
聚合物路线导电率低,还得高温环境;氧化物路线太脆,加工起来费劲;硫化物路线更别提了,成本高得吓人,硫化锂价格不低于650美元/公斤,还容易产生有毒的硫化氢气体,量产良率也低,比如长安的400Wh/kg电芯良品率才23%。
就连安全性,也不是绝对的,之前有测试,钢针穿刺满电固态电池时温度能飙到800℃,还会释放有毒气体,想想都后怕。
三、从实验室到马路,固态电池还要走几年?
固态电池虽然听起来厉害,但从实验室到真正开上马路,还有一段路要走。
2023年的时候,不少车企还公开说不看好全固态电池路线,觉得成本太高,不如先优化现有的锂电池技术。
不过到了2024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国内全固态电池的专利申请规模已经达到日本的3倍,技术研发明显加速。
宁德时代还建成了10Ah全固态电池性能验证平台,算是往前迈了一大步。
2025年,国轩高科的半固态电池测试车续航已经破了1000公里,宁德时代计划2026年第二季度给某德系豪华品牌供货首批6000套固态电池,长安的“金钟罩项目”400Wh/kg电芯良品率虽然只有23%,但也在往前推进。
欧阳明高院士预测,全固态电池2027年能投入使用,宁德时代、比亚迪也计划在这一年实现小规模量产,比亚迪还打算在高端车型上装车试试水。
再往后,2028年之后可能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市场份额慢慢提升,到2030年,宁德时代、比亚迪计划实现全面量产。
这么看下来,从现在算起,至少还得五六年才能真正普及,急也没用。
四、现在买车别慌,液态电池照样香
可能有人会问,那现在要不要等固态电池再买车?其实真没必要。
现在的液态电池车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了。
比如比亚迪海豹EV,续航能到700公里,快充30分钟就能充到80%,日常上下班、周末周边游肯定够用,就算跑长途,规划好充电桩也没问题。
固态电池短期(3-5年)内根本没法全面替代液态电池,它的普及会是一步一步来的,先是半固态电池过渡,全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估计得等到2030年以后。
这段时间里,液态电池还是市场主流。
要是真想买车,与其纠结固态电池,不如多看看实际的东西。
比如电池质保条款,看看有没有覆盖衰减问题;车型保有量怎么样,以后维修方不方便;或者考虑租赁电池的方案,降低以后换车的残值风险。
别因为“固态焦虑”就一直拖着不买车,毕竟车是用来提升生活质量的,等太久反而耽误了当下的方便。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全固态电池重磅消息来袭,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
澎湃新闻:《中科院欧阳明高院士:通过全球的努力,全固态电池能取得成功》
太平洋汽车:《固态电池越来越近,续航大增还安全,但这些缺点你能接受吗?》
搜狐:《固态电池要来了,续航安全都好,可它的短板你能接受不?》
搜狐:《“固态电池”要来了?续航超1000km还很安全,是噱头还是事实?》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