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新能源之约,共谋十五五新篇,硚口区汽车产业链座谈

现在咱们老百姓身边最直观的变化是啥?

估计很多人都会说,马路上挂着绿色牌照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

这事儿看着挺好,环保又省油,但背后却牵动着一大批人的饭碗。

共赴新能源之约,共谋十五五新篇,硚口区汽车产业链座谈-有驾

你想想,那些开了几十年的汽修厂、二手车市场、汽车配件城,他们过去都是围着烧油的汽车转的。

现在风向变了,大家都要开电动车了,他们这生意还怎么做下去?

是不是得关门大吉了?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摆在武汉市硚口区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最近,就在9月17号,硚口区就这事儿专门组织了一场座谈会,把区里汽车行业有头有脸的企业家、懂行的专家,还有政府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请到了一起,地点就选在美驰名车广场,大家坐下来,不搞虚的,就实实在在地商量一件事:未来五年,硚口区的汽车产业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下去。

这场会议的气氛,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客套会。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决定未来生死的关键时刻,必须得拿出点真东西来。

硚口区在武汉这个“中国车都”里,地位有点特殊。

它不像武汉经开区那样,是生产整车的大本营,但它在汽车的销售、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这些下游环节,可是个老牌重镇,根基很深。

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打过来,就像一场大水,以前那些稳固的河道眼看就要被冲垮了。

所以,会议一开始,专家们就没留情面,直接把问题摆上了桌面。

共赴新能源之约,共谋十五五新篇,硚口区汽车产业链座谈-有驾

他们拿深圳、上海、杭州这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走在前面的城市做例子,直截了当地指出了硚口区的短板。

比如说,产业链条不完整,人家那边从电池、电控到智能驾驶,什么都有,咱们这边还停留在卖车、修车的老模式上;技术创新跟不上,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模式,咱们还没玩转;品牌也不够响亮,大家买新能源车,想到的可能是某个新势力品牌,但不会特意想到要来硚口区。

更现实的是,企业自己也面临着具体的困难:市场竞争太激烈,想找个突破口不容易;懂新能源技术的高级人才不好招,留不住;想搞点新项目,扩大规模,资金又是个大问题。

这番话虽然听着有点扎心,但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不变真的不行了。

光有问题不行,还得有解决办法。

最有看点的,就是这些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家们,他们提出的新想法,可以说是脑洞大开,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美驰名车,他们是做二手车生意的,他们提出来一个宏大的目标:要打造一个千亿级别的数字化二手车交易平台。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以后买卖二手车,不再是去实体市场里一辆一辆地看,跟车贩子斗智斗勇了。

他们想做一个像淘宝、京东那样的全国性网络平台,把全国的二手车信息都集中起来。

通过大数据分析,每辆车的价格、车况都清清楚楚,公开透明。

你买车,可以在线检测、在线认证,还有专门的金融服务和物流给你送到家。

共赴新能源之约,共谋十五五新篇,硚口区汽车产业链座谈-有驾

这一下子就把传统二手车行业水深、信息不透明的痛点给解决了,要是真能做成,那可就是行业里的“航空母舰”了。

接着是泓晟云公司,他们看准了新能源车主买车后的一个新需求。

现在很多人花几十万买辆新潮的电动车,结果提车的时候,过程可能很简单,甚至有点草率,没什么体验感。

泓晟云就想改变这一点,他们计划在硚口区建一个标杆性的新能源汽车交付中心。

这个地方不只是个提车点,更像一个车主俱乐部和品牌体验馆。

在这里,新车像艺术品一样展示,有专业的顾问给你讲解,你可以在这里完成交易、办理手续,甚至还能享受各种定制化的服务。

这等于把单纯的“交货”,升级成了一次高端、有仪式感的服务体验,牢牢抓住新能源车主这个新消费群体的心。

还有程力汽车,他们走了一条更巧妙的差异化路线。

他们知道,在普通家用的电动轿车、SUV领域,已经有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巨头了,想从他们嘴里抢肉吃太难了。

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一个特殊的领域——新能源专用汽车。

比如,研发纯电动的消防车、救护车,或者用于城市应急救援的特种车辆。

这个市场虽然不大,但技术门槛高,竞争没那么激烈,而且非常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共赴新能源之约,共谋十五五新篇,硚口区汽车产业链座谈-有驾

他们想通过技术创新,在这个细分领域里做到全国领先,这就叫“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找到了自己的一片蓝海。

就连传统的汽配城,比如海天汽配城,也想出了新招。

他们坦诚,随着燃油车越来越少,卖传统汽车配件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难做。

怎么办呢?

他们提出,要拥抱新媒体,把生意做到海外去。

现在短视频、直播带货这么火,他们就想利用这些平台,把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汽车配件,卖到那些燃油车保有量还很大的国家和地区去,比如非洲、东南亚。

这样一来,国内萎缩的市场,就在国外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这思路可以说是非常灵活了。

听完企业家们的这些想法,在场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也坐不住了。

他们当场就表态,这不是画饼,而是要实打实地支持。

区商务局、发改局、经科局等单位,现场就开始梳理自己手上的政策资源、服务项目,承诺会像“金牌店小二”一样,为这些好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简化审批流程,解决后顾之忧。

长丰街道和易家街道的负责人,更是直接在现场就开始帮忙牵线搭桥,对接土地、配套等资源,展现出了极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精神。

这种政府和企业之间积极互动的场面,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

最后,区里的领导陈登胧部长做了总结,他用了三张“图”来规划未来:一张是“规划图”,要把大家的好点子都吸收进来,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发展蓝图;一张是“服务图”,要求政府部门提升服务水平,精准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还有一张是“驱动图”,就是要用好政策和平台这两个轮子,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把硚口区的汽车产业链做得更长、更强。

这场座谈会开得非常成功,大家不仅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共同行动的火花,为硚口区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时代实现转型升级,开了一个好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