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80元的豪爵UFR摩托车值不值?细聊优点与槽点,看看它究竟香不香!”

17380元买摩托车值不值?有人觉得这可能太贵了,怎么都会划不来;也有人说,对于追求品质的人来说,只要产品好,用起来省心,价钱倒是其次。作为一台国产摩托车,豪爵U FR最近火了。就在几天前,我也拉着朋友一起,亲自跑了一趟200公里,想看看它真的如传闻中那么优秀吗?骑过之后,优点确实多得让人眼前一亮;但说实话,不完美的地方也确实扎心。这台价格看起来挺高的代步摩托车,到底值不值得入手?这篇文章,就带你来看个究竟。

“17380元的豪爵UFR摩托车值不值?细聊优点与槽点,看看它究竟香不香!”-有驾

如果说摩托车界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豪爵U FR的诞生就是一把火。这台售价1.7万多的摩托车,不贵不便宜,刚好卡在了一个让人纠结的位置:对于不少摩托车爱好者来说,这个价格已经逼近进口车入门款;而对于平时就想着省钱图实惠的人,花这么多买台摩托车更像是“奢侈浪费”。于是,国产摩托车为什么敢定这么高的价格?真的值这个钱吗?

提车后,不少人都搞过深度测评,优点好评如潮;但吐槽声也不少。就拿我自己来说,付款到上牌只花了一个小时,过程确实顺畅;试驾跑了几百公里,动力、减震、灯光表现确实不错,但也踩到不少“雷区”。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有多让人难以接受呢?

“17380元的豪爵UFR摩托车值不值?细聊优点与槽点,看看它究竟香不香!”-有驾

我们不妨先来聊一下它好的地方。

第一是动力,刺激却又不让人慌。说真的,当时载着我朋友往陡坡上爬时,我心里是有点虚:两个人,加上点行李,这14.4匹的马力能行吗?意外的是,豪爵U FR出乎我意料,不需要狠踩油门,动力反馈那叫一个利索,轻轻一拧油门,攀爬起来毫不费力,路上还超了几台轰轰响的“老爷车”,得意得很。

“17380元的豪爵UFR摩托车值不值?细聊优点与槽点,看看它究竟香不香!”-有驾

第二点,是它的NVH表现,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震动和噪音控制。说得夸张点,这台车骑着的感觉很像坐在一个车轮上的沙发,震动小到几乎可以忽略;排气声音也是悄无声息,整个行驶过程中的“杂音”少得让人舒服,这体验简直在摩托界里算是一股清流。

第三,它的原厂灯光很出色。夜晚骑行,总是担心看不到道路,但这台车自带的灯光让我感觉像带了一个小型探照灯。特别是在没有路灯的山路上,照明范围和亮度不仅足够,看路况还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它一个意外的加分项。

“17380元的豪爵UFR摩托车值不值?细聊优点与槽点,看看它究竟香不香!”-有驾

有多优秀就有多期待。这台车实测下来显示,它还有个让人抓狂的缺点,这种高效摩托竟然不支持屏幕导航投屏!对,就是那种骑车一边导航一边看屏幕的便利功能,它完全没有!我不仅得靠耳机听播报,还得让后座朋友拿着手机帮忙指路,真的是“现代科技的倒车”。这问题导致它的骑行便利性大打折扣,甚至因为安装支架的位置非常别扭,有强迫症的人可能会每天盯着这个小瑕疵发愁。

放下它的初体验,这个价格的国产摩托车是否真的能在市场上突破自我?从市场反应来一些人对豪爵U FR抱有赞美之词,但也有人认为如果价格再降一成,那才会真的“香”。对比来它的竞争对手们也没闲着。例如一些热门的进口车型,虽然价格略高,但品牌溢价和营销手段让许多消费者趋之若鹜,比如本田等日本摩托车品牌,它们在耐用性和用户体验上具有极高的信任度。

国内市场的消费者终归还是理性,国产是不是“高质低价”的代名词,一直都备受关注。豪爵这次的定价策略背后,也让人嗅到了一丝自信心爆棚的气息。但这里就有了转折:究竟这样的信心来自哪里?它又是否能抵抗住进口车的狙击呢?

加上市场中的消费心理变化,目前该价格显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接受的。不少车主网络吐槽表示,虽然体验整体出色,但价格方面心里还是有点别扭。加上使用中暴露的小问题,比如屏幕不能导航、小支架装不上去等,哪怕不影响大局,也足够让“处女座”车友们纠结好一阵。

就在大家还在为豪爵U FR是否是一款合格的“高性价比”摩托车争论不休时,它的一个意外操作炸开了锅——降价补差价。没错,4万买车,品牌主动给你退差价!这在国内汽车、摩托车界几乎闻所未闻。对于不少刚买完车没几天的用户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惊喜到发光的小彩蛋了。有人在网上说:“看来还不能怪它售价贵,至少人家良心发现。”也有人提出:“这不就是间接说明,车卖贵了吗?”

随之而来的,还有在某些论坛上刮起的“退款认证风”。不少车主纷纷表示,马上联系商家,果真拿到了补偿款,这才算是对豪爵品牌的一次信任“考验”。这里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当初降价在前,又有多少潜在买家不会转头选择进口车?虽然这波操作救了一些消费者的心,但营销上让不少品牌竞争对手抓住了漏洞。

反转之处在于,这次“降价补差价”,却意外带动了豪爵的销量。看着竞争对手正面宣传自己如何“国际化”,而豪爵直接用实际行动对消费者诚意示好。于是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国产摩托车,价格定高一些是不是合理?与其说这是一次营销失败,不如说它成为了一次“意外爆款”的催化剂。

但事实真的如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吗?豪爵的做法虽说得到了不少人的点赞,但它也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摩托车品牌,在定价和理念上到底应该走向哪里?国产,是不是一直被低价标签所绑架?用户会否愿意为品质支付溢价?甚至有的消费者开始发出疑问,豪爵的诚意是否真的足够?这次的退款是不是一种无奈之举?摩托车市场对品牌的认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

更何况,这台车还有些小“硬伤”,像导航和支架问题,让人觉得既简单又难以接受。这些设计上的瑕疵是产品研发环节中的疏漏,消费者能否接受?比起灯光、减震这种直接体验的优点要求,日常便捷功能却显得距离消费者越来越远。

两派消费者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有人支持,认为国产摩托终于摆脱廉价标签,迈入中高端市场;也有人反对,觉得豪爵太过“自信”,硬生生把价格往涨了三四千,已经过了心理底线。国产车是否可以“贵、有姿态”,这些问题不到豪爵下一个真实操作,终归难以解答。

率真地说,豪爵U FR算是一款差不多有九成合格的摩托车,它的动力、防震性能、品质各方面都具备优势,还顺便给用户送上“意外降价补差价”的温情。可是,大家真的买账高出很多的定价吗?有反对者表示,国产摩托车的使命就是主打物美价廉,而不是“昂贵”。但这难道就意味着国产品牌必须永远低头吗?市场愿意接受,就说明消费者为红利买单。

但,这台车究竟是否物有所值?在我缺点虽然不多,但确实令人挠头,比如手机投屏的便利度不让人省心,后患还是值得车企后续解决。未来,国产品牌如何在国际市场挣脱掉“低价品牌”的形象枷锁,还需要时间来回答。当可以做到超越进口品牌时,它才是真正优秀。

豪爵降价致敬消费者的做法你怎么看?有些朋友说,这么高的价格让人心疼,降点价才有更多国人愿意支持国产车;也有人认为,这证明国产厂商其实已经自信到敢挑战市场价格了。大家觉得,性价比和品牌溢价之间,到底该怎么平衡?在评论区告诉我,你会不会选这台国产摩托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