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细聊本田雅阁这员“老将”。
说它资历老,可它也在不断演变,从早年间象征身份的座驾,到现在也进化到第十一代了。
这款车深耕国内市场多年,每次迭代都能引发一轮热议。
然而,眼下新能源车攻势迅猛,雅阁这支“传统劲旅”还能否守住阵地?
前些日子,我深度体验了2025款雅阁运动系列锐•T动260TURBO尊贵版,今天就和各位敞开心扉,聊聊这车究竟如何。
先从外形说起。
新款雅阁,特别是运动版,确实比以往更显精气神。
前脸那六边形格栅,以星罗棋布的镀铬点缀,颇具匠心。
前包围也更具侵略性,颇有几分蓄势待发之感。
车身侧面,流畅的溜背线条增添了几分跃动,横贯式尾灯亦是时下风尚。
总而言之,这颜值,颇具吸引力。
购车不能只看外貌,内在同样重要。
雅阁的优势何在?
空间!
车身长度逼近5米,轴距达到2830毫米,在同级车型中堪称佼佼者。
我身高一米七八,落座后排,腿部空间依然充裕。
我还模拟了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情景,空间依旧宽敞,不会感到局促。
后备厢容积也相当可观,足以满足家庭出行的储物需求。
空间表现令人满意,那么驾驶感受又如何呢?
我分别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上进行了试驾。
在早高峰的城市车流中,1.5T涡轮增压引擎与CVT变速箱的配合展现出高度的成熟度。
动力输出线性流畅,起步响应灵敏,日常代步游刃有余。
略有遗憾的是,该车未配备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自动启停时的震动略微明显,频繁启动难免影响乘坐舒适性。
驶入高速公路,启用自适应巡航与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雅阁的表现依旧稳健。
在弯道中,车身姿态保持良好,跟车距离控制得当,有效缓解了长途驾驶的疲劳。
为了进一步探究其运动潜能,我特意选择了一段山路进行体验。
切换至运动模式,方向盘回馈力度有所增加,悬架系统也展现出更强的支撑性,对车身侧倾的抑制颇为出色。
然而,雅阁终究是一款侧重家用的车型,在连续弯道中,前驱特性依然有所显现。
抛开驾驶体验,再来看看内饰。
相较于一些新兴品牌,雅阁的内饰设计显得更为沉稳内敛。
横向贯穿的空调出风口,辅以金属质感饰条,营造出一定的精致感。
10.2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与12.3英寸中央触控屏,尺寸虽不算突出,但胜在实用。
车载系统为CONNECT 4.0,功能足以满足日常所需。
驾驶席配备语音助手,可执行简单指令,但不支持“所见即所得”的语音控制,略有不足。
在安全配置方面,这辆雅阁搭载了多枚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达到了L2级辅助驾驶水平。
然而,360度全景影像需额外选装,略显遗憾。
经过数日的相处,我对这代雅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优势:
空间宽裕: 乘坐舒适性有保障。
动力充沛: 1.5T引擎兼顾了动力输出与燃油经济性。
造型动感: 运动版车型更具个性魅力。
不足:
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 车载系统偶有卡顿,语音控制功能相对简单。
部分配置需额外付费: 诸如360度全景影像等实用配置需要额外支出。
启停震感略强: 缺少轻混系统,影响乘坐舒适度。
总而言之,若您的预算在20万以内,追求宽敞空间、经济油耗,同时又偏爱运动风格,那么这款全新雅阁无疑是合资中型车市场中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然而,在竞争白热化的汽车市场中,雅阁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
本田唯有在智能化配置与细节之处精益求精,方能巩固其市场地位。
雅阁行将“知天命”,却仍在努力贴近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这种求变精神着实令人感佩。
车是否适合自己,终究需要亲自试驾体验一番才能知晓。
各位对雅阁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