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铝气缸、电动大撑、BSD雷达,赛科龙RT5骑行体验记
早上出门,楼下那几个老邻居又在议论我新买的踏板,说现在的“买菜车”都快成头等舱了。其实他们也不算说错——这两年踏板车确实变味儿了,不光是拧油就走那么简单,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通勤党,也开始琢磨着能不能骑着它跑远点、舒服点。
GT豪华休旅这个词,我还是去年在群里听一个摩友提起的。他说这种车不像传统小踏板那么朴素,也不是纯粹ADV那种野路子,而是讲究舒适和配置,一副长途旅行座驾的派头。赛科龙RT5,就是最近风很大的那个新款。我试了几天,说实话,有些地方还真挺出乎意料。
先聊外观吧。之前家里有辆RT3,那圆润样子总被老婆笑话像个大号电瓶车。这次换到RT5,前脸一下子凶起来:分体透镜灯加一堆锐角线条,看着比以前精神不少。有天停超市门口,一个送快递的小哥还特地围过来问是不是进口货,他说这造型看着不像国产。我只好解释半天,其实就是宗申家的赛科龙,只不过设计师估计换人了。
配置方面,不夸张地讲,这台车把能塞进来的东西全塞进去了。LED灯具、胎压监测这些常规玩意儿不用多说,无钥匙启动、电动风挡也算省事,但最让我乐的是手把和坐垫加热功能——冬天早班路上再也不用冻手冻屁股。有一次下雨,我忘关坐垫加热,下班回来屁股烫得直跳脚,被女儿笑了一晚上。
冷门一点的是磁吸储物盒,这玩意儿其实挺实用,加油口挪到底盘下面后,把手下方空出来一块专门做成小箱子。我试过放500ml水瓶,还能再塞包烟跟充电宝,小区修理工王师傅见到后还嘀咕一句:“这才叫会设计。”但他顺嘴又补一句:“你别啥都往里扔,小心磁铁掉出来。”
至于电动大撑,有段时间差点闹乌龙。有次带娃去公园停车场,人没下来直接按键升降支架,结果旁边阿姨以为我要偷她自行车,她惊呼一声吓得我差点摔倒。不过实际用起来是真的方便,两百四十斤连人带杂物都能稳稳支住,大撑声音还有种仪式感,每次按完感觉自己像开飞机似的。
BSD雷达预警也是个亮眼配置。在群里有人讨论过,说RT3智慧版那个只是装饰,但这回RT5上的雷达是真管用。不仅仪表盘有提示,就连后视镜边上的黄灯都会亮。当后面有车辆靠近时,它会先长亮提醒,如果距离太近就开始闪烁,有时候高速路上一辆白色SUV贴得太紧,这警示灯闪得比交警哨子还勤,让人心里踏实不少。但王师傅吐槽:“别光看灯,该打方向还是要自己盯牢。”
储物空间嘛,比起老款没啥质变,全盔+雨衣照样放进去,不过座垫软多了,一坐就知道厂商终于舍得给海绵升级。模特身高163cm(销售顺嘴报的数据),双脚前掌落地毫无压力,上周碰见一个175的大哥试骑,他也是轻松踩稳,只不过腿稍微屈伸了一下。
动力部分听技师讲,用的是XQ310发动机,新弄出的硅铝气缸,据说耐磨性和散热更强。“以前那些钢套式时间久容易发热,现在这个夏天堵城南高架都不怕,”这是维修站小李的话。他帮忙测过最大功率19.5kw、扭矩24.5nm,不过具体数值我们一般都是听他说信一半。实际开起来转速3500左右起步够劲,但整体调教偏柔线性,不像旧款那种突然窜出去。一条村道自测0-50km/h慢1秒,50-100km/h慢3秒,对普通人来说区别不明显,但喜欢飙的人可能会念叨两句“不够辣”。
震动控制这一块倒是让人满意,高速巡航手脚基本没什么麻木感。但偶尔遇到坑洼路面,会从前脸传来一点异响,好几次怀疑是不是螺丝松了,可售后检查又找不到问题源头。“可能就是塑料件共振,”技术员这样安慰我,“你要嫌烦可以贴隔音棉。”
操控层面,本以为接近200公斤的大块头低速掉头会费劲,其实反而灵活——狭窄巷道转弯轻松搞定,没有船大难掉头那种尴尬。在中高速状态下依然很沉稳,这是宗申家底硬的一贯表现。不过激烈驾驶频繁变线时,会感觉尾部响应略慢于前端动作,“毕竟不是运动型”,这是群主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所以想拿它去刷山路?劝你三思吧。
刹车表现值得单独夸一下。这回用了双活塞卡钳配浮动刹盘,比之前提升明显。有一次市区急刹避让狗狗(真的,是条二哈),捏住制动马上减速,而且ABS介入非常平滑,没有甩尾现象。“这种调教国内厂家少见,”修理工老陈点评道,“安全感满分。”不过他补充一句:“以后可别拿它练漂移。”
减震方面嘛,中规中矩罢了。前减震行程足够长,应付城市坑洼绰绰有余,很少触底;但后减震预载偏小,在平坦道路上尚可,一旦遇到烂路或者井盖,就显硬邦邦。据养护站的小宋建议,新提裸车最好第一时间调整预载,否则长期颠簸容易伤腰椎。他自己曾因偷懒吃亏,所以格外提醒新人注意这一细节。另外据坊间流传,这批新减震零件产自江浙某厂,今年刚换供应商,所以初期反馈参差不齐,也许之后改进吧。
还有一个冷知识,是关于智能仪表系统。今年春季更新推送据称增加导航投屏功能,可惜目前只有部分安卓手机兼容,我iPhone暂时只能干瞪眼,希望官方早点解决适配问题。不然每次出远门,还要掏手机导航,总觉得缺乏科技范儿——微信群已经有人天天催售后来答复,都快成段子梗了……
最后插播个生活碎片:昨天邻居张叔问我要不要考虑明年置换二手,他刚卖掉自己的旧PCX150,自称行情不错。我查了一圈发现,目前本地市场对GT豪华休旅接受度逐渐提高,不过二手价格波幅较大,有时候甚至比同级传统车型更坚挺。据业内人士分析,因为毫米波雷达、电动大撑这些稀缺配置,让很多准买家愿意溢价收购,他们图个方便安心呗。而且最近朋友圈疯传某位资深摩友用BSD雷达躲避追尾事故成功逃生,引发大家讨论“安全辅助到底值多少钱”。是真是假不得而知,总归留下一桩谈资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于文内及生活经验分享,如维修技师言语、微信群讨论等渠道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