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 20 万,在宝马 1 系、奔驰 A 级和奥迪 A3 之间来回蹦跶。我说你别光看车标,找个时间咱们去 4S 店挨个试。结果周末刚坐进奥迪 A3 的驾驶座,这小子就拍板:"就它了,不用看别的了。" 我当时还骂他冲动,可自己开了三天之后,突然懂了他那股子执拗劲儿。
那天在 4S 店,销售刚把车从车库开出来,表弟就拉着我往副驾钻。我 178 的个子,坐进去头离车顶还有两拳,膝盖离前排座椅也有一拳多,比我想象中宽敞多了。以前总听人说豪华品牌的紧凑级车都是 "狗窝",看来是老皇历了。
"哥你看这屏幕!" 表弟指着中控台上的悬浮屏,手指划了两下,反应比他那台用了三年的安卓机还快。我注意到空调出风口是圆形的,转起来有咔嗒咔嗒的阻尼感,跟我家那台老大众的廉价塑料件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轮到我开的时候,刚打着火就觉得不对劲 —— 这发动机声音怎么这么小?销售说这是 1.4T 的版本,我还以为会跟拖拉机似的。挂 D 档松刹车,车子悄没声儿就动了,在 4S 店门口的小路掉头,方向盘轻得跟玩具车似的,表弟在旁边嘟囔:"比我女朋友的甲壳虫还好开。"
最让我惊喜的是座椅。看着薄薄一层,坐上去却跟家里的乳胶床垫似的,腰部有个小凸起刚好顶住腰眼。我那台开了五年的朗逸,跑趟高速下来腰能酸三天,这台车开了俩小时,居然没啥感觉。
从 4S 店出来走环线,正好赶上晚高峰。以前开我的朗逸,堵车时踩油门跟踩棉花似的,深一点就窜,浅一点又不走。奥迪 A3 这油门调校就特懂事,跟车时轻踩慢慢挪,想超个车深踩下去,动力说有就有,不会拖泥带水。
表弟在副驾数着红绿灯:"哥你看,这启停系统反应多快,绿灯一亮车就走了,我同事那台思域还得等半秒。" 我注意到挂 N 档的时候,发动机停得悄无声息,再挂 D 档也没有顿挫,比我那车的 "哐当" 一声高级多了。
第二天特意走了段山路,想试试这小车的底盘。有个连续弯道,我本来以为会跟坐船似的晃悠,结果车身稳得很,过弯时侧倾比想象中小多了。表弟在后座拍视频,说:"这比我上次坐的轩逸强,那车过弯我都敢低头看手机。"
油耗也挺惊喜。加了 200 块钱 95 号油,市区堵车开了三天,仪表盘上的续航里程才掉了 180 公里。我掐指一算,合着一公里才六毛多,比我那台 1.6L 的朗逸还省。表弟在旁边得瑟:"谁说豪华车就费油?这比我同事的 1.5L 思域还省!"
开了三天发现,奥迪 A3 最让人上头的不是车标,是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的小设计。比如车窗控制键,晚上开车时会透出淡淡的白光,摸黑也能找准位置。我那台朗逸的按钮黑灯瞎火,好几次想降车窗,结果把后视镜给收了。还有方向盘上的按键,按下去有清脆的反馈声,不像有些车跟按橡皮泥似的。
后备厢看着不大,实际装东西真不少。表弟的电竞椅、我的摄影包,再加上俩登机箱,居然全塞进去了。我特意量了量,纵深有一米多,比我那朗逸还深了五公分。销售说这叫 "短悬长轴" 设计,听不懂,但好用是真的。
最绝的是空调。北京这几天忽冷忽热,早上开车得开暖风,中午又得开冷气。奥迪 A3 的分区空调,我调 24 度吹脚,表弟调 20 度吹脸,互不耽误。有次下雨,前挡风起雾,按了一下除雾键,不到十秒就看得清清楚楚,比我那朗逸的 "慢郎中" 强太多。
表弟订车那天,我跟他说这台车也有不少槽点。
首先是后排中间那个凸起,比我膝盖还高。要是坐三个人,中间那位得把腿劈开,跟练瑜伽似的。表弟说他平时就载女朋友和狗,后排基本不用,可我总觉得有点别扭 ——20 万的车,这点都做不好?
然后是隔音。低速开着挺安静,速度超过 100 之后,胎噪就跟开了个小风扇似的。有次在高速上跟我媳妇打电话,她非说我开着窗,其实我关得严严实实。销售说换套静音胎能好点,但想想又得花小两千,总觉得有点不值。
还有车机系统,看着挺唬人,实际用起来不如手机支架靠谱。导航时想搜个具体门牌号,得在屏幕上戳半天,不如直接喊 "小度小度" 来得痛快。表弟说他准备买个无线 CarPlay 盒子,几百块钱解决问题,倒也是个办法。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居然没有倒车影像。二十万的车啊,我那台十万块的朗逸都有!销售说可以加钱选装,要三千多,感觉跟抢钱似的。表弟说他技术好不用这玩意儿,可我觉得这不是技术的事儿,是诚意问题这台车最妙的地方,就是能让你爱上开车的感觉 —— 在这个堵车比吃饭还频繁的年代,这本身就是件挺奢侈的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