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与工信部相继发布了机动车安全国标修订方案,从2026年起,这些新规就要逐步落地啦,每一位车主的用车安全和体验都将受到直接影响。咱们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有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吧。
### 公安部修订《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 **加速性能限制**:以后,乘用车每次启动后,默认百公里加速时间要保持在5秒以上。要是想体验5秒内的加速模式,得通过单独的专属开关来解锁。这可不是随便定的哦,现在路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它们的提速快、爆发力强。好多从燃油车转开电动车的朋友,对电动车瞬间高扭矩输出的特性不太了解,猛踩电门时车突然窜出去,很容易引发碰撞事故。有了这个规定,就相当于给大家加了一道安全锁。
- **实体按键规定**:挡位、转向灯、喇叭、除霜除雾雨刮、车窗、智驾激活这些功能,都必须有实体操纵件,像按键、拨杆之类的。这下特斯拉屏幕换挡就行不通啦,也难怪今年上市的焕新Y又装回了转向拨杆。
- **零重力座椅规范**:零重力座椅不禁用,但安全带得能有效保护乘客,比如主驾靠背角度不能大于35°,旋转座椅在行车过程中必须向前。
- **单踏板模式调整**:松开加速踏板,减速度不得大于0.08g,这就基本让单踏板模式没法实现了。
- **智驾相关要求**:每次上电都得确认驾驶员通过了智驾培训,要么通过生物识别,比如人脸、指纹,要么每次都输入账号密码,刷卡或者用车钥匙可不行。而且还要求强制进行手部检测和视线检测,以前那些“智驾神器”的漏洞被堵上了。
- **娱乐系统限制**:车速大于10km/h时,驾驶员侧屏幕和 HUD禁止播放娱乐影像和游戏。开车的时候就专心开车,别被这些东西分散注意力啦。
- **门把手要求**:车门内外都得配备能机械释放的门把手,防止电动门把手出故障打不开门,影响事故后车内人员逃生和车外救援。
### 工信部修订《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整车底部防护加强**:以前只针对电池包做刮底测试,现在扩展到整车层面了。采用直径150毫米的半球形壁障,以35公里/小时的车速和30毫米的重叠量进行测试。为啥是这个参数呢?工信部分析发现,92%的刮底事故车速都在35公里/小时以下,35公里/小时的测试结果最符合实际情况,能很好地覆盖路面上常见的凸起和钝性障碍。
- **用电安全强化**:车辆必须得有容易操作的物理按键,用来紧急切断驱动系统电源,在车辆静止且不对外放电的时候能用,防止软件出问题或者OTA更新时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对于V2L对外放电功能,当车辆对外供电时,要是检测到绝缘电阻低于500Ω/V,就会马上切断高压输出,避免车身带电让人触电,以后用V2L功能露营、应急供电就更安全啦。
### 新规带来的影响
- **对车主的影响**:以后大家买车的时候,底盘防护、物理安全按键这些配置得重点考虑了,车辆的安全性更高了。不过,喜欢体验超快速加速的朋友可能得适应一下,得手动去开启加速模式。但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嘛。开车的时候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车速快的时候还能在驾驶位屏幕上看视频、玩游戏了,得更专注于驾驶。
- **对车企的影响**:车企得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调整和产品整改,早期设计阶段就得把底盘防护、护板布局、离地间隙这些要素都考虑进去,还得优化物理按键防误触设计和电路断开逻辑。电池及三电供应商也得和整车厂加强合作,提升电池包外壳强度和耐冲击防护能力。
总的来说,这些新规就是为了让咱们的出行更安全,让汽车行业发展得更健康、更规范。以后在路上开车,大家可以更放心啦。各位车主朋友,一定要多多关注这些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哦。
车主必看!机动车安全国标大修订,你的用车生活将大变样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