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

昨天下午路过改装店,老张正给客户装边箱。闲聊时他突然问我:“听说力刻要出倒三轮踏板,你觉得靠谱吗?”我愣了一下——倒三轮这东西,以前骑过一次比亚乔MP3的朋友跟我描述过那种感觉,说是过弯时车轮会自己找角度,挺神奇。只不过那车要七八万,玩的人不多。现在国产品牌也开始琢磨这个了?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这事儿得从倒三轮的结构说起。力刻拿出来的工程样车,前悬挂用了独立摇臂配单减震,看着比那些进口货的平行四连杆简洁不少。转向连杆是铝合金材质,能看见CNC切削的纹路。这套机构把“转把控制方向”和“车轮倾斜角度”分开处理,过弯时外侧轮子会自动增加倾角,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测试视频里,30码过直角弯确实不用撑脚。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对新手来说,这个设计或许能解决个实际问题。停车场挪车、红绿灯起步,原本需要腿部力量撑住车身的场景,现在车能自己立着。碰上雨天湿滑路面,两个前轮分担制动力,理论上也比单前轮踏板稳当些。

刹车配了三通道ABS,前后联动碟刹。湿地急刹时,系统会根据前左右两轮受力差异分配制动,避免单侧抱死。虽然没装牵引力控制系统,但三轮结构本身就比两轮容错率高。砂石路面后轮打滑,车身轨迹还能保持可控。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动力部分没官宣具体参数。看发动机舱尺寸和排气声浪,大概是150cc水冷单缸那个级别,功率估计在12到15千瓦之间。这个排量放城市通勤够用,跑长途的话得悠着骑。有些车友盼着出250cc版本,好应对川藏线那种高原路段,不过这得看后续市场反馈。

细节上能看出些讲究。车架连接处用了防锈工艺螺丝,外壳接缝宽度控制在1.2毫米左右,比常见的2毫米标准窄一些。前面预留了装雨棚和边箱的螺丝孔位,风挡高度明显超过普通踏板,目测有40公分。座垫做了前后分段式设计,后部有个凸起,长时间骑可能会舒服点。遗憾的是没看见加热手把的线束接口,冬天骑估计得自己想办法保暖。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轻量化方面,取消了单侧双减震结构,前悬减重大概三公斤。整车重量估计能控制在180公斤以内,离地间隙165毫米,轴距看着不长,穿小巷子应该挺灵活。只是轮胎花纹比较浅,大概5毫米深度,更适合铺装路面。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停车功能考虑得比较周全。转向柱下方有个驻车锁止装置,坡道停车时前轮会自动回正锁定。座高似乎压在750毫米左右,座垫前缘做了收窄处理,身高一米五五的骑手应该能双脚前掌着地。这些设计加起来,针对性挺明显——冲着那些想骑车又担心力气不够的人去的。

价格要是能卡在三到四万这个区间,对比雅马哈Tricity 300那八万多的售价,或许会有不少人动心。毕竟倒三轮这个品类,之前基本被比亚乔、雅马哈这些进口品牌占着,现在有国产的进来,选择多了总归不是坏事。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只不过工程样车跟量产车之间,往往还隔着一段距离。现在看到的这些配置和表现,最终能保留多少还不好说。胎压监测、手机投屏这类实用功能,样车上都没见着。可靠性如何,也得等量产后实际骑上一两年才清楚。转向机构的疲劳强度、悬挂的耐久表现,这些都需要时间验证。

供应链本土化倒是个优势。力刻母公司金浪科技自己做发动机,核心部件成本能压下来。轮胎用的正新定制款,胎侧能看见MS标识,后期更换成本比进口品牌低不少。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或许能给价格留出些空间。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倒三轮这东西,说到底还是个工具。它解决的是特定场景下的问题——新手怕倒车,通勤族想要雨天更稳当的坐骑,或者腿脚力量不够但又想骑车的人。值不值得买,得看你的需求跟它提供的功能,是不是正好对上。

力刻倒三轮样车现身:150cc售价或压至3万档,雅马哈8万Tricity遭遇国产狙击-有驾

反正那些年推倒车推怕了的,可以关注关注后续消息。至于最终产品表现如何,等上市了再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