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里泡了28分钟,904匹马力的国产越野车还能自己游上岸,30万买这技术值不值?
水没过引擎盖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慌。倒不是怕车报废——出发前工程师说了,这车能在水里待半小时。我慌的是,万一真泡坏了,这30万打水漂不说,还得被老婆念叨半年。副驾的老张更绝,直接把手伸到车门把手上,脚已经摆好了逃生姿势。结果呢?车窗外的江水哗哗往上涨,车里空调还在吹冷风,音响里放着老狼的歌,仪表盘突然跳出一行字:“水域推进模式已启动”。车轮开始像螺旋桨一样转,说不上快,但确实在往前挪。那感觉特别怪,就像开着轿车突然变成了快艇,方向盘还能控制方向。老张缓过神来第一句话就是:“你这车是奇瑞造的还是渔政局配的?”
其实我买这车的时候,压根没想过要下水。本来就是想找台能进藏、不太费油的越野车,结果4S店销售说这车刚在长江游过泳,我还以为是吹牛。后来看了视频才信,一群穿着救生衣的工程师跟着车游,车还真就游到对岸了。不过真要我自己试,还是得鼓起勇气——毕竟这是自己掏钱买的车,不是厂家试驾车。
回到岸上检查了一圈,车门密封条还鼓鼓囊囊的,摸上去比平时硬了不少。后来听说是遇水自动膨胀的橡胶材料,膨胀率能提升三倍,怪不得水灌不进来。底盘也没啥事儿,高压线束接口都裹着一层透明胶状物,用手抠都抠不动。这些细节平时看不出来,真到关键时刻就知道值不值了。
说到动力,904匹这个数字刚开始我也觉得虚。毕竟30万出头的价位,哪来这么猛的马力?提车那天试了一脚地板油,推背感确实有,但也没到那种失控的程度。真正让我服气的是上次去腾格里,别人的硬派越野还在沙子里刨坑,我这边油门轻点就上去了。后来琢磨明白了,这车四个电机各管各的轮子,哪个打滑就给哪个多送力,响应速度比机械差速锁快多了。有次爬坡爬到一半,右后轮悬空了,车身顿了一下马上又窜上去,全程我都没松油门。
最让人意外的反而是油耗。出发去内蒙古之前,我特意加满油充满电,心想这么大的车怎么也得两三百公里就得进站。结果一路开下来,高速上百公里才6升多油,比我之前那台2.0T轿车还省。到了呼和浩特一看表,还能跑700多公里,电池显示还有一半电。这才明白厂家说的1400公里续航不是吹的,关键是亏电状态下也不费油,不像有些混动车没电了就成油老虎。
车机系统我一开始不太习惯,35.4英寸的大屏摆在那儿,总觉得花里胡哨。后来跑了几次越野才发现这玩意儿是真有用。左边固定显示车身倾角、海拔、胎压,这些数据越野的时候得时刻盯着;中间导航地图会叠加虚拟涉水线,过水坑之前能看到大概深度;右边是电子罗盘,荒郊野外信号不好的时候全靠这个定位。有次在阿拉善爬坡,倾角超过35度,屏幕直接飘红警告,我赶紧挂低速挡慢慢挪,事后想想要是没这提示,指不定就翻了。
说到信号,这车的卫星通讯功能我用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可可西里,手机彻底没信号,GPS也不管用,按了车顶那个红色按钮,十几秒就接通了。虽然通话质量一般,杂音挺大,但能报坐标就够了。第二次更绝,车停在荒地上,晚上零下二十多度,我躺在帐篷里突然想起来可以远程开空调。掏出手机操作了一下,半小时后钻进车里,暖和得跟家里似的。这功能平时可能用不上,但真到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
细节方面这车做得挺到位。中控台保留了一排实体按键,专门控制差速锁和陡坡缓降,戴着手套也能盲操,不用在颠簸路面上戳屏幕。A柱上有个拓展接口,可以外接射灯或者充气泵,玩越野的都懂这个设计多实用。后备箱是侧开门,还带电动吸合,满手泥的时候不用使劲摔门。这些小心思不写在配置表上,但用起来就知道工程师是真下了功夫的。
悬架调校也挺有意思。正常开的时候软软的,过减速带很舒服,一旦切到越野模式,整个底盘就硬起来了,碎石路上也不会晃得厉害。涉水深度号称970毫米,比某些进口越野车还深,我没敢试那么深的水,但过个没膝盖的河沟确实没压力。下陡坡的时候悬架会自动调整阻尼,车身俯仰控制得很稳,坐后排的人不会晕车。
音响效果出乎意料地好,18个喇叭摆在那儿不是摆设。有次开窗户开车,风噪特别大,音响自动增强了中低频,歌还是能听清楚。座椅也挺讲究,长时间开车腰不累,据说有14层填充材料,越野的时候还能启动按摩功能,通过气袋微调支撑点。这些配置以往只在七八十万的车上见过,纵横G700直接给到30万级,确实有点意思。
现在这车停在小区地下车库,经常有人围着看。有人问能不能真下水,有人问油耗是不是真这么低,还有人问这车到底值不值30万。我一般不多解释,就说有空可以一起去趟郊外试试。毕竟有些东西,不亲自体验是感受不到的。就像当初我也不信30万能买到能游泳、能爬山、还省油的越野车,直到自己在长江里泡了半小时才明白,技术这东西,有时候还真不看价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