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上阵,畅行天地:畅游者的轻量化出行革命

轻装上阵,畅行天地:畅游者的轻量化出行革命-有驾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窘境?自驾去露营,想把车边帐架起来,12 公斤的钢制支架攥在手里,憋红了脸也挪不动;或者开着 SUV 跑长途,车顶行李架沉得让油耗多了两三个油,看着油表跳心里直犯嘀咕 ——“轻” 和 “结实”,难道真的不能两全?

在广东畅游者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里,这个问题早有了答案。当汽车轻量化成为行业趋势,当户外探险变成更多人的生活日常,这家以 “材料研发 + 精密制造” 为双引擎的高新技术企业,没走 “偷工减料求轻” 的捷径,而是靠实打实的材料升级,把 “轻盈无负担、坚固更安心” 刻进了每一件产品里。

轻量化不是 “偷轻”,是材料的 “升级战”

很多人对 “轻” 有误解,觉得越轻越不结实。但畅游者的工程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减的是重量,不是强度。”

就拿航空级铝合金来说,普通工业铝合金纯度大概 95%,杂质多、晶体排列乱,要扛住 50 公斤行李,横杆得做 3 毫米厚;而畅游者选的航空级铝合金,纯度高达 99.7% 以上,晶体像列队的士兵一样规整,2 毫米厚就能顶普通款的强度,重量直接降了 30%—— 你把这样的横杆装在车顶,过收费站抬杆时,单手就能轻松调整位置。

更惊艳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密度只有钢材的 1/4,之前提到的 12 公斤钢制车边帐支架,换成碳纤维款才 5.4 公斤,女生一只手就能拎着走;可别以为轻就软,它的抗拉伸强度是钢材的 7 9 倍,就算在行李架上摞两桶 20 升的饮用水,架子也不会弯一点。去年有个自驾爱好者开着 SUV 穿越塔克拉玛干,车顶行李架装了 30 公斤的补给,走了 800 公里搓板路,回来检查时,支架连个划痕都没有。

轻装上阵,畅行天地:畅游者的轻量化出行革命-有驾

从自驾到救援,全场景接住你的出行需求

光轻还不够,畅游者最懂 “不同出行,需要不同装备”。他们把产品对准了三类人的核心诉求,没有一件是 “通用款” 的将就。

喜欢自驾旅行的人,最怕车内乱糟糟。畅游者的车顶横杆和行李框是 “量身定制” 的 ——SUV 的弧形车顶有专属卡扣,皮卡的货斗边缘能配专用固定件,你把行李箱、折叠自行车往车顶一装,车内就能腾出空间放孩子的安全座椅和野餐垫,再也不用在后备箱里翻找东西时磕磕碰碰。

户外爱好者更在意 “快” 和 “耐用”。他们的折叠车边帐是 “秒搭款”,不用拆一堆零件,拉开支架、扣上篷布,1 分钟就能撑出一片遮雨的小天地;便携式车顶帐篷也轻得离谱,两个人抬着就能装上车顶,晚上打开就是舒适的小窝,早上收起来不占地方;就连营桌椅都是可拆卸的,叠起来能塞进后备箱角落,不管是在山顶看日出,还是在湖边煮咖啡,都能快速搭起 “小客厅”。

还有应急救援和专业车队,他们要的是 “抗造”。畅游者的专业救援装备,用的是加强型碳纤维和航空级铝合金,能抗住高温沙漠的暴晒,也能经住沿海潮湿环境的腐蚀。去年南方暴雨时,有支救援队用畅游者的行李架装救援物资,在积水没过车轮的路上开了 30 公里,架子全程没晃过,物资也没受潮。

稳得住、合得上,细节里藏着 “黑科技”

很多人装行李架,最怕两个问题:高速晃、车型不搭。畅游者早就把这些痛点变成了 “卖点”。

他们有个专利叫 “动态负载技术”,简单说就是不管车开多快、路多颠,行李架都能跟车身 “贴” 在一起。有个测试员曾开着装了行李架的车,在高速上跑到 120 码,旁边车道的车超车时,气流带着行李架轻微晃动,但里面装的玻璃杯连水都没洒出来 —— 这就是动态负载技术在 “稳住” 装备。

轻装上阵,畅行天地:畅游者的轻量化出行革命-有驾

表面处理也下了狠功夫。所有金属部件都做了阳极化和静电喷涂,你把它装在海边的车上,盐雾吹半年也不会生锈;冬天开到零下 20 度的雪地里,支架也不会脆裂。他们还专门做过盐雾测试:把零件泡在模拟海水的溶液里,200 小时后拿出来,表面还是亮的,没有一点锈迹。

更贴心的是 “全车型定制”。以前买行李架,总遇到 “通用款” 装不上的问题 ——SUV 的车顶弧度不匹配,皮卡的货斗太高够不着。畅游者的工程师会针对不同车型的结构画图,比如房车的车顶承重不一样,就用更粗的横杆;露营车的侧门要经常开,就把支架设计成 “不挡门” 的样式。有个房车车主说:“装完畅游者的行李架,我家房车看起来像原厂配的,朋友都问在哪买的。”

30 + 国家的信任,藏在每一次 “经得起测” 里

现在,畅游者的产品已经卖到了全球 30 多个国家,国际户外连锁品牌、汽车 4S 店集团都愿意跟他们合作,甚至有些应急救援机构把他们的装备列为 “标配”。这份信任,不是靠宣传,是靠 “测” 出来的。

他们的车间里有各种 “魔鬼测试”:风洞实验室里,模拟高速行驶的气流,优化行李架的形状,让风阻降到最低 —— 这样你开高速时,油耗能比装普通行李架省 10%;动态负载测试台上,机器会模拟颠簸的山路,让行李架在上面 “晃” 几千次,确保不会松动;还有盐雾测试、高低温测试,从 - 40 度到 80 度,从干燥沙漠到潮湿海边,每一件产品都要 “闯过” 这些关卡才能出厂。

而且他们还通过了 ISO 9001TUVCETS16949 这些国际权威认证,从买原材料到成品打包,每一步都有标准。有个欧洲客户来考察时,看到他们把每一批铝合金的纯度检测报告都存档,笑着说:“你们比我们自己的工厂还严格。”

轻一点,也让自然 “轻松一点”

畅游者还有个特别的坚持:做 “对自然友好” 的装备。他们的材料可回收率达 85%,生产时优先用太阳能发电,就连车间里的废水都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他们还倡导 “无痕户外”,把部分收益投入到露营地垃圾清理、山地植被修复项目里。去年秋天,他们组织员工去安徽的一个露营地捡垃圾,一天就清出了 20 多袋塑料瓶和包装袋。有个用户说:“买他们的装备,不仅自己方便,还能为自然做点事,这种感觉很好。”

另外,他们在全国建了很多服务网点,你买了装备后,能去网点免费安装;用久了还能去做保养,比如给支架上点油、检查一下螺丝 —— 这样装备能用更久,也减少了浪费。

让每一次出发,都没有 “负担”

从城市通勤时车顶装个行李箱,到周末带家人去郊外露营,再到专业救援队奔赴灾区,畅游者想做的,从来都不只是 “卖装备”。他们想让每一个 “出行者” 都能轻装上阵:不用再费劲搬重支架,不用再担心油耗高,不用再为装备不匹配犯愁,更不用为破坏自然而愧疚。

就像他们的名字 “畅游者” 一样 —— 当你把轻盈又结实的装备装上车,踩下油门时,心里想的不是 “这个支架会不会掉”,而是 “前面的风景好不好看”;当你在山顶撑开帐篷时,不用满头大汗,而是能笑着接过孩子递来的零食。

这就是畅游者的愿景:用轻量化科技,让每一次出发都无负担,每一次停留都更安心,让你能真正享受 “在路上” 的快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