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俄罗斯困局:从38614辆到15亿美元损失,陶里亚蒂工厂87家经销商背后的生死抉择

奇瑞俄罗斯困局:从38614辆到15亿美元损失,陶里亚蒂工厂87家经销商背后的生死抉择

前段时间跟朋友喝茶,聊到奇瑞在俄罗斯的事儿。说实话,这事儿挺让人唏嘘的。我在汽车圈混了十几年,见过太多起起伏伏,但奇瑞这回的遭遇,确实值得琢磨琢磨。

那些年的风光无限

记得2022年的时候,奇瑞在俄罗斯还是挺风光的。38614辆的销量,7.3%的市场份额,排第四位。瑞虎7 PRO、瑞虎4 PRO卖得不错,SUV占了品牌销量的67%。三年41%的平均增速,当时圈子里不少人都眼红。

最让人羡慕的是价格。奇瑞在俄罗斯能卖出比国内高45%的价钱,毛利率34%,国内才19%。我当时就想,这钱赚得也太轻松了吧。现在回头看,那可能就是最后的狂欢了。

朋友圈里有个做供应链的哥们儿,去年还跟我炫耀他们给奇瑞俄罗斯项目供货的订单。现在估计也是一肚子苦水。

技术这块儿的麻烦

零下40度冷启动、防腐蚀涂层,奇瑞确实花了心思。但核心的东西还是得靠外面,意法半导体的STM32F4芯片,毫米波雷达芯片库存就那么点儿。

奇瑞俄罗斯困局:从38614辆到15亿美元损失,陶里亚蒂工厂87家经销商背后的生死抉择-有驾

最坑的是ESP芯片被禁运了。我有个搞技术的朋友说,重新认证得半年多,这在汽车行业基本就是要命的节奏。现在哪台车敢不装ESP?消费者第一个不答应。

有时候想想,技术这东西真是双刃剑。你说奇瑞技术不行吧,零下40度的适配也不是随便能搞定的。但关键时刻被人卡脖子,再好的适配也白搭。

供应链的那些事儿

31%的本土化率,说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变速箱芜湖发货,缸内直喷苏州走,智能座舱芯片还得靠高通。42天的运输周期,2个月的配件库存。

前年我去过奇瑞的陶里亚蒂工厂,当时觉得挺气派的。现在想想,外表光鲜的背后,基础还是有点虚。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房子再漂亮也经不起风雨。

经销商们的苦衷

87家授权经销商,2.3亿美元的渠道投入。按合同算,每家的违约金就要50到80万美元。莫斯科那边的经销商协会估算,集体索赔可能到1.8亿。

奇瑞俄罗斯困局:从38614辆到15亿美元损失,陶里亚蒂工厂87家经销商背后的生死抉择-有驾

我认识几个做汽车销售的朋友,他们经常跟我抱怨客户难伺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说断就断了,心血全白费。这回那些俄罗斯经销商,估计心情比我朋友们还要复杂。

记得有个做4S店的老板跟我说过,做汽车销售最怕的就是品牌方突然撤退。前期投入全打水漂不说,客户的信任也很难转移到其他品牌上。

员工安置这笔账

1237个本地员工,123个中方外派。3500万美元的遣散费用,还不算住房违约金和孩子教育补偿。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被派到俄罗斯工作,说那边的薪水确实不错,但生活成本也不低。现在这种情况,不管是当地员工还是外派人员,都挺难的。

特别是那些外派的同事们,可能刚刚适应了那边的生活,孩子也在当地上学,突然要调回来,方方面面都得重新安排。

后路在哪里

奇瑞俄罗斯困局:从38614辆到15亿美元损失,陶里亚蒂工厂87家经销商背后的生死抉择-有驾

听说奇瑞可能把重心转到土耳其,伊兹密尔那个新工厂年产9万辆。土耳其和俄罗斯市场确实有些相似之处,但土耳其人更喜欢柴油车,占比41%。奇瑞得重新搞2.0T柴油机,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巴西那边倒是有些优惠政策,新能源车税收减免能降低23%的综合税负。但条件是5年内要新增8亿美元投资,这对任何车企来说都不是小数目。

前段时间跟一个做海外业务的朋友聊天,他说现在车企出海都很谨慎,风险太大了。一个决策失误,可能就是几十亿的损失。

奇瑞这回如果运气好,2024年能重新开张,损失大概15亿美元。要是彻底退出,全球市场份额可能从2.9%降到2.4%。

说到底,汽车这行水太深了。看起来的机会背后,往往藏着看不见的坑。奇瑞这回算是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希望其他厂家能从中吸取点教训吧。

有时候我就想,做生意真的不容易,特别是跨国生意。一个政策变化,一个供应链中断,都可能让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