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的方程豹钛7,用135公里续航,讲了个1300公里的硬核故事

135公里。

就这点纯电续航,搁在2025年,说出去都嫌寒碜,估计老头乐都跑得比这远。

但比亚迪就敢把这数字,塞进一台叫“钛7”的两吨多重、五大三粗的硬派越野SUV里,然后反手标个价:17.98万。

这事儿吧,你越琢磨,越不对劲,透着一股子“邪乎劲儿”。

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画面,是很多年前,跟着一帮老炮去山里豁车。

那时候,一台“霸道”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车辙压出来的都是人民币的味道。

我们这些穷小子,开着个二手破捷达,连上坡都得关了空调,哪敢想什么越野。

那玩意儿,就是个梦,一个挂在有钱人车钥匙上的梦。

谁能想到,梦醒得这么快。

18万的方程豹钛7,用135公里续航,讲了个1300公里的硬核故事-有驾

比亚迪这手操作,哪是卖车,简直就是往平静的鱼塘里扔雷管。

它不是跟你商量,而是直接告诉你:那个时代,翻篇了。

17.98万,一个以前你买合资紧凑型SUV都得咬咬牙的价格,现在,一台带着大梁、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越野车,请君入瓮。

咱们再聊回那个“135公里”。

网上吵翻天了,都说这是工业垃圾。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压根就是个烟雾弹?

方程豹的工程师坏得很,他们在这135公里后面,藏了个60升的油箱。

这一下,性质全变了。

那点儿电,就是个“添头”,是让你在城市里堵车不心疼油钱、顺便还能享受绿牌不限行的小伎俩。

18万的方程豹钛7,用135公里续航,讲了个1300公里的硬核故事-有驾

当你真想撒野的时候,那60升油和DMO混动系统才是你的底气,一脚油下去1300公里,从北京开到包邮区都还有富余。

这哪是续航焦虑,这分明是选择自由。

我都能想象出那些合资品牌产品经理的表情,估计比我电脑蓝屏了还难看。

他们连夜开会做的PPT,主题八成只有一个:“那个姓王的又来掀桌子了,咋整?”

降价?

经销商第一个不答应,品牌调性也碎了一地。

硬扛?

眼睁睁看着客户被那个“价格低、配置高、还能免税”的野蛮人抢走?

这感觉,就像你苦练了半辈子独孤九剑,结果人家扛着加特林就上场了,根本不跟你玩一个路数。

18万的方程豹钛7,用135公里续航,讲了个1300公里的硬核故事-有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了,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降维打击”。

比亚迪手里攥着三电技术和垂直整合的成本优势,就像斗地主的时候,你手里四个二带俩王,你看谁都是春天。

它在用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教育那些躺在品牌功劳簿上睡大觉的“老师傅”们:大人,时代变了。

当然,这台方程豹钛7也不是什么完美圣物。

2.23吨的体重,意味着它的能耗绝对是个“惊喜”,别指望它能有多省。

全新的平台,全新的车型,小毛病多不多,耐用性行不行,都得让第一批车主当“小白鼠”去验证。

毕竟,在无人区抛锚,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瑕不掩瑜。

钛7的出现,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把“硬派越野”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品类,一把拽下了神坛。

它告诉那些和我一样,曾经只能在屏幕前“云越野”的普通人:嘿,哥们儿,去野外撒欢,没那么贵。

所以,这台车到底是不是个好选择?

这问题,就跟你问“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哪个好吃”一样,没个标准答案。

它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对于那些被困在钢筋水泥里,心里却装着山和大海的人来说,它或许就是那个成本最低的“越狱”工具。

那么,你呢?

是继续观望,还是准备上车出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