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吹牛”,上海车展返璞归真

“雷军来了吗?”在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6.2馆,很多人路过小米展台时都会问一句。

4月23日,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正式开幕,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车展。按照以往的惯例,在23日、24日两天的媒体日上,各大车企的老板都会出现在自家的展台上,与媒体、粉丝互动,也有老板会去其他展台“串门”,将宣传效果拉满。

去年北京车展时,首次以“车企老板”身份参加车展的雷军,一登场就成为流动的“热搜榜”,走到哪里,哪里就上热搜。

“不许吹牛”,上海车展返璞归真-有驾

很多人都认为,在小米第二款新车YU 7上市之前,雷军肯定不会错过这场汽车行业的“盛宴”。毕竟他的老朋友、老对手们都会在车展上刷足存在感。

但是,3月29日一辆小米SU 7的事故,让这一切充满了问号。“雷军到底来不来”,成为本届车展的一大悬案。

至今,雷军还是没来参展。4月23日,媒体日的第一天中午,雷军客气地发布了一条有关车展的微博“感谢大家到访小米展台”,此后便再次隐身,发布的几条微博也与小米汽车和车展无关。

“不热闹,不够嗨,都没几个热搜。”这是很多人对本届上海车展的评价。

但是,在没有了嘈杂的声音之后,上海车展也真正回归了车展的本质,行业动态、技术趋势、新车性能,这些严肃、专业的话题更多地被人讨论。

拒绝“流量网红”

去年北京车展,除了雷军,另外一个“顶流”是周鸿祎,尤其是他在参观东风汽车展区时爬上一辆越野车车顶的举动,瞬间就引爆了舆论。

在本届上海车展,周鸿祎也来了,但关注度远没有北京车展时高,他也没有像去年那样做出“爬车顶”这样的举动。

周鸿祎是360集团的创始人,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位大佬,但是在汽车圈子里还是一位“新人”,他投资了哪吒汽车,但此次哪吒汽车也缺席了上海车展。

4月23日,在媒体日的第一天,周鸿祎出现在了场馆内,他去小鹏汽车展台时,何小鹏亲自接待,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还与周鸿祎进行了互动。

不过,令他登上热搜的是一起“突发事件”,主角则是一位与汽车行业无关的网红—“卤鹅哥”林江。

今年3月23日,美国千万粉丝级网红“甲亢哥”小达伦·沃特金斯开启中国行的活动,“卤鹅哥”因为坚持不懈地追随“甲亢哥”,并向其“投喂”重庆荣昌的卤鹅而受到关注。目前,“卤鹅哥”在抖音上的粉丝为95万。

4月23日,“卤鹅哥”也对周鸿祎进行了“投喂”。当时,他冲着周鸿祎大喊:“红衣大叔,我是你粉丝啊。给个面子,请你吃荣昌卤鹅。”

不过,“卤鹅哥”这个行为遭到了工作人员的阻拦,并一度引起了场馆的混乱。

此后,周鸿祎回应说,由于他近两个月没有上网,不知道“卤鹅哥”的事迹,只是以为是一位热情的粉丝,并称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人物,没有觉得自己被冒犯。

当很多人都以为周鸿祎和“卤鹅哥”将会借着这波热度继续在车展上刷流量的时候,两人却从车展消失了。“卤鹅哥”仅在其抖音上发布了一条“投喂”周鸿祎的回应外,就再没有任何与车展相关的内容了,周鸿祎也仅有一条与车展相关的内容。

4月27日,周鸿祎前往重庆荣昌,与“卤鹅哥”进行了一场直播,两人在重庆延续了这波流量,但内容与车展无关。

“两人都没有继续在车展上造势,应该不是巧合,今年上海车展可能有意在淡化一些‘非汽车’类的流量和话题。”一位参展商分析说。

去年,雷军、周鸿祎为北京车展带来了泼天的流量,但这种现象也受到了质疑,有媒体指出,过度娱乐化和流量化,会损害中国汽车在国际上的形象。

“不许吹牛”

“车展开始的前几天,大家都在疯狂改宣传物料,要把‘智能驾驶’改为‘辅助驾驶’。”一位参展商说。

在今年2月10日比亚迪智能驾驶发布会上,王传福喊出“智驾平权”的口号,几乎国内所有的主要车企、辅助驾驶供应商开始跟进,不断给“智驾”造势。

但是,3月29日的那场小米SU 7的事故,给“智驾”浇了一盆冷水,行业和大众也开始掀起了一场关于“智驾”的反思。

车展前夕,4月16日晚上7点,工信部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的公告,强调车企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当日的推进会提出了多项要求,比如,规范宣传,不能出现“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名词,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组合)辅助驾驶”一词。

4月21日,中汽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两大行业协会也发布倡议,呼吁行业规范宣传辅助驾驶。

“说实话,大家都有点措手不及。”上述参展商说,“电池的续航、沙发冰箱大彩电,豪华的内饰,都讲了好几年了,已经没有那么吸引眼球了。今年很多车企都希望将宣传重点落在智驾上,但官方的定调就是‘不许吹牛’。”

车展期间,无论是整车厂,还是辅助驾驶供应商,他们的展台几乎看不到“智能驾驶”“智驾”的信息,更别说“高阶智驾”这样的字眼了。

比亚迪将“天神之眼”改为了“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理想将“智驾焕新版”改为“智能焕新版”; 吉利汽车在20分钟内连续提到61次“安全”;华为则在车展开幕前一天举办的智能技术大会上发布“安全智能驾驶倡议”,有着“余大嘴”之称的余承东也在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风波之后的小米汽车更是变得低调,展台上更是看不到“智能驾驶”相关的信息。

“最近的一些指导意见,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辅助驾驶技术与安全高度相关,宣传和技术的真实水平是要对齐的。”在4月23日的一场技术交流会上,辅助驾驶供应商元戎启行CEO周光说。

他认为,辅助驾驶领域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全,而不是规模,一个不安全的系统如果去追求规模,“那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谁来撑起车展的星光

在以往,无论是上海车展,还是北京车展、广州车展,超豪华车都是车展的顶流,观众挤着跟劳斯莱斯、法拉利、宾利、兰博基尼合影拍照,主办方也会将这些超豪华车安排到一个展馆,这些展馆被称为“豪车馆”。

但最近几年,各大车展纷纷取消了豪车馆,豪车不再独立成馆,而是与其他品牌放在一起。

今年的上海车展,超豪华品牌们干脆“集体缺席”, 法拉利、迈凯伦、劳斯莱斯、兰博基尼等均未参展,仅有宾利在7.1号馆租了一个不大的展台,保住了超豪华车在车展最后的“体面”,但宾利整体人气与小米、蔚来、小鹏等国产新势力相比,要小很多。

有人认为,超豪华车的缺席,让上海车展“星光暗淡”,但事实上,这与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滑坡有着直接的关系。

2024年,法拉利的在华销量是1162辆,同比下滑22%;劳斯莱斯的在华销量是812辆,同比下滑46%;宾利的在华销量是2608辆,同比下滑13%。

与这些超豪华品牌的冷清相比,BBA这类豪华品牌依然在铆足了劲参展,他们仍然希望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

奥迪本次推出的E5 Sportback,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一款中型豪华电动轿跑车,计划于今年夏末上市;为了争夺年轻市场,宝马则将“新世代”概念贯彻到底,“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迎来首秀;奔驰也携旗下的奔驰、AMG、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全品牌28款车亮相。

最近一段时间,BBA的大幅度降价,也让他们的展台吸引了不少观众。

一位观众在听到GLC 260L的裸车价不足30万的时候,就说要买一辆。要知道这款车一年前的售价还在40万左右。此外,宝马5系、奥迪A6等车型,裸车价也都在30万以内。

此外,自主品牌在最近几年不断“仰攻”,冲击豪华品牌的市场。虽然在千万级别的超豪华车型上无法与劳斯莱斯们一较高下,但是在百万级别、50万级别的车型上,已经诞生了多个“搅局者”。

在蔚来的展台,售价78.8万起的ET9,成为本届车展的一个“显眼包”。每隔一段时间,这辆车就会展示一段“灯光秀”,跟着灯光和音乐“跳舞”,从而展示蔚来一直在标榜的顶级悬挂技术。

“不许吹牛”,上海车展返璞归真-有驾
“不许吹牛”,上海车展返璞归真-有驾

蔚来创始人李斌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跟着ET9跳舞的视频,一度被广泛传播。

另外一个“显眼包”则是起售价为168万的仰望U9,也通过“跳舞”来展示他们的悬挂技术。

极氪的超豪华SUV、全新旗舰车型极氪9X及其光辉版也在上海车展迎来首秀,这是一款车身长超过5.2米,宽超过2米,高超过1.8米的大型SUV,由于外形与劳斯莱斯库里南相似,被网友称为“杭州库里南”。

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改变中国乃至全球高端豪华车市场格局。

突然多起来的“洋面孔”

除了法拉利等超豪华车外,还有一些品牌缺席了本届上海车展。

比如韩系车企现代、起亚、捷尼赛思,这是韩系车企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集体缺席中国的A级车展。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仅为1.6%。

捷达、雪佛兰、极星、斯巴鲁、捷豹路虎等品牌也没有出现在车展,两大法系车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也罕见缺席。

过去几年,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过得并不容易,销量持续下滑。2024年,雪铁龙在华销量为6.83万辆,同比下滑15%,标致的销量为38900辆,同比下滑30%。而在巅峰时期,东风雪铁龙在华的销量可以达到70万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法系车彻底放弃中国市场,相反,法国人对中国市场依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新能源车。

在车展首日,77岁的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专门带领着法国汽车协会参观团前来参观。在小鹏汽车的展台上,这位前总理参观了小鹏的“陆地航母”,还与Iron机器人碰拳合影,小鹏的X9也被这些法国人围观拍照。

除了法国参观团之外,还有更多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有媒体称,今年上海车展的“洋面孔”之多,创造了历届车展的记录。

在坦克的展台,一位身着白袍、头戴白帽的中东友人对着一辆坦克认真拍摄,坦克是长城旗下的越野车品牌,由于其超高的性价比,迅速抢占了国产越野车的市场,不过,也有网友会吐槽这类越野车的高油耗。

看到这位中东友人对坦克的兴趣,一位观众调侃说:“果然还是中东的汽油便宜。”

最近几年,出海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命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汽车出口数量为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进一步巩固了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2023年时,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纷纷选择在海外建厂,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出口方式,也由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变为技术输出与供应链协同。

上海车展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车展,各大自主品牌,也在本次车展期间充分向国际市场展示自己的能力。

比如,作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自主品牌,奇瑞汽车邀请了5000位海外嘉宾和合作伙伴前来参展,还带着他们进行试驾。

吉利也组织了一个由近千位合作伙伴和用户组成的探访团来参展,他们来自中东、拉美、东欧、东南亚及大洋洲等超30个国家及地区,除了探馆吉利、极氪、领克的展台外,还走访了吉利汽车的总部和工厂。

等待雷军,还是黄仁勋?

有人黯然退场,就有人高调登场。

在车展期间,自主品牌继续延续着过往强势,不仅带着自己的全系车和最新技术来参展,还带来能够展示他们科技实力的飞行器、机器人、机器狗等。尤其是机器人的出现,给人一种车企要用机器人取代车模的错觉。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本届上海车展,汽车科技与供应链的地位被凸显。

虽然雷军缺席,但小米依然是本届车展的“人气王”,进入展台参观,需要排队。蔚来旗下的乐道品牌,在小米展台的一侧,另一侧则是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令很多人意外的是,作为一家To B的企业,宁德时代的人气也非常高。

4月21日,车展前夕,宁德时代在他们的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其中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就能补能520公里。

在宁德时代展台,不少观众就对这款电池充满了兴趣。一位工作人员感叹说,自己都快成4S店的销售员了,要像介绍车一样介绍电池技术。

除了宁德时代外,地平线、鸿蒙智行、欣旺达、亿纬锂能、Momenta、科大讯飞等辅助驾驶、动力电池供应商也将他们的展台设在了整车馆里。比如,Momenta的旁边是丰田、日产、比亚迪,地平线的旁边是奥迪、大众和小鹏。

在各大车展上,整车馆一直都是流量最大的区域。

“车展前,我们知道有一些友商在整车馆租到的展位,老板就很心急,也想把展位放到整车馆,但最终没有拿到位置。”一位辅助驾驶供应商遗憾地说。

本届上海车展,设有单独的科技与供应链展馆,分别位于1.2馆、2.2馆、7.2馆和8.2馆。数据显示,这些展馆的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远大于2023年的3万平方米。而在整车馆里供应链企业的展位,数量也从2023年的12家增加到了23家。

一位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分析说,这与最近几年国内的汽车供应链厂商的崛起有直接关系。之前,合资车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国内汽车厂商的供应链主要依赖国际零部件巨头。最近几年,自主品牌的崛起,带动了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有些自主品牌还实现了动力总成、电子电气系统的自主研发,这些都可以减少对国际零部件巨头的依赖。

尤其是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催生了不少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供应商,比如宁德时代、德赛西威等。

“不许吹牛”,上海车展返璞归真-有驾

除了上市供应商出现在了整车馆之外,芯片巨头英特尔也将展位设在了整车馆,这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在我的印象中,英特尔是很少直接参加车展的,但这次直接将展位设在整车馆,这说明他们对中国市场智能化趋势的重视。”一位参展商说,“英伟达这次没有开设展台,不过,他们专门派人来参观了,如果哪一天,英伟达出现在中国的车展上,也不必意外。”

在这位参展商看来,中国的顶级车展,除了雷军之外,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或许也是值得等待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