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19:00,比亚迪将正式发布第二代秦PLUS车型,这场以"致敬240万秦车主"为主题的发布会,注定成为搅动A级车市场的重磅事件。现款DM-i车型7.98万元的起售价已经让轩逸、朗逸等传统燃油竞品如坐针毡,而新款在智能配置与动力系统上的升级,或将彻底改写"油电同价"的定义规则。
"油电同价"终结者:秦PLUS的定价杀伤力
当哈尔滨经销商将秦PLUS DM-i裸车价压至6.78万元时,这个价格已经比同级燃油车低了近万元。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优势,将插混车型的制造成本压缩到令人咋舌的程度。现款DM-i车型满油满电2055km的综合续航,配合2.93L/100km的亏电油耗,在用车成本上形成了对燃油车的碾压优势。
部分地区的价格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有车商打出"指导价7.98万→到手价5.62万"的促销标语,虽然需要捆绑保险等附加消费,但实际支付成本仍远低于合资品牌燃油车。这种"降维打击"直接反映在销量上——2025年8月秦PLUS DM-i以25,849辆的业绩登顶PHEV销量榜,同比暴涨55.04%。
续航升级+价格锚定:EV版的性价比杀招
现款EV版本510km续航版本10.98万的起售价,已经让同级纯电车型压力倍增。若如传闻所言,新款搭载第二代刀片电池后,能量密度从140Wh/kg提升至180Wh/kg,续航突破600km大关,这将形成技术代际的碾压优势。电机100kW/180N・m的参数或许不算惊艳,但配合DiLink100智能座舱、哨兵模式等配置,构成了难以复制的综合竞争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定价策略。参考海洋网海豹05 DM-i 8.98万-10.98万元的预售价区间,新款秦PLUS EV大概率会维持现有价格体系。这种"加量不加价"的战术,既能维系品牌溢价,又能持续给竞品施压。三目摄像头和DiPilot100"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的加入,更强化了产品的科技属性。
暗坑预警:经销商优惠背后的价格博弈
购车者需要警惕的是,部分经销商6.78万元的"骨折价"可能存在猫腻。哈尔滨市场出现的"明降暗升"套路,通过强制装饰、高额保险等隐性消费,最终落地价可能比宣传高出15%-20%。有消费者反映,所谓5.62万的到手价,实际需要购买万元以上的选装包。
比价时务必把握三个原则:要求经销商出具书面费用明细;对比同城至少3家4S店的政策;重点关注"开票价"而非宣传价。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市"夏韵冰城"购车补贴已在6月30日结束,当前所有优惠都来自厂商与经销商自主让利,存在较大议价空间。
A级车市场重构:比亚迪的"定价权"野望
当插混车型的购置成本低于燃油车,使用成本仅是燃油车的三分之一时,消费者的选择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秦PLUS通过DM-i与EV双线出击,不仅挤压了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更重新定义了10万级家轿的价值标准。第五代DM技术带来的120kW电机功率和2000km+综合续航,让"技术平权"从口号变为现实。
这场由比亚迪主导的变革远未结束。随着第二代刀片电池量产和规模效应持续释放,秦PLUS的价格阈值仍有下探空间。当一款搭载高阶智驾的新能源车,价格比卡罗拉还低2万元时,这场颠覆传统格局的"诺曼底登陆"已势不可挡。留给燃油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