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6L e-tron亮相,五大硬核实力加持,豪华电动新纪元

最近的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这块,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以前我们一聊起好车、豪华车,想到的基本都是德国的那几位老牌选手,比如奥迪。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咱们国内自己的品牌一个比一个厉害,技术更新快,想法也多,搞得这些国际大厂也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就在这个当口,奥迪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车,叫Q6L e-tron。

奥迪Q6L e-tron亮相,五大硬核实力加持,豪华电动新纪元-有驾

这车一出来,很多人都注意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它跟华为进行了深度合作。

这一下就让大家议论纷纷了,有的人就问了,这是怎么回事?

是奥迪这个浓眉大眼的“德国优等生”,在智能化这门新功课上跟不上了,所以要找咱们中国的科技巨头来“补课”吗?

还是说,这其实是高手之间的强强联手,准备在豪华电动车市场搞一次大动作?

这背后到底是传统造车势力的无奈之举,还是代表着一种新的、更聪明的合作方向?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把这台车的来龙去脉好好聊清楚。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大背景,就是现在买车,大家看重的东西变了。

十几年前,一辆豪华车牛不牛,看的是发动机技术怎么样,变速箱换挡顺不顺,底盘开起来稳不稳。

这些东西,我们称之为“机械素质”,是德国车企研究了几十年,引以为傲的看家本领。

但是现在,你去问问身边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更关心车里的屏幕够不够大、反应快不快,语音助手聪不聪明,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好不好用。

智能化,已经成了衡量一辆车好坏的另一个,甚至更重要的标准。

奥迪Q6L e-tron亮相,五大硬核实力加持,豪华电动新纪元-有驾

说句大实话,在这方面,很多国外的老牌车企确实有些“慢半拍”,他们设计的车机系统,用起来总感觉不太符合咱们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有时候还卡顿,被不少人开玩笑说是“上了年纪”。

所以,奥迪这次选择和华为合作,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而且聪明的决定。

这并不丢人,反而说明他们看清了市场的变化。

这就好比一个内功深厚的武林宗师,他的拳法、掌法(机械素质)已经炉火纯青,但他发现现在的江湖上,大家都开始用高科技的智能设备了,自己从头开始研究,既花时间又未必能做到最好。

那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里最顶尖的专家来合作。

奥迪负责把车子的基础,也就是底盘、车身、安全性这些他们最擅长的部分做到极致,而华为则负责把车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就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打造成行业顶尖水平。

这是一种优势互补,也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一种认可。

那么,华为究竟给这台奥迪带来了什么呢?

最核心的就是那套被称为“华为乾崑智驾”的智能驾驶系统。

现在很多车都说自己有辅助驾驶,但实际用起来,体验千差万别。

有些系统特别依赖高精地图,一旦到了地图没覆盖的新路或者偏僻地方,就立马“歇菜”了。

奥迪Q6L e-tron亮相,五大硬核实力加持,豪华电动新纪元-有驾

但华为这套系统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宣称可以做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

通俗点说,它更像一个真正的人类司机,主要靠车子自己的“眼睛”和“大脑”来判断路况。

它的“眼睛”有多厉害呢?

全车装了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和13个摄像头,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车身周围,形成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的感知网络。

更关键的是,它还配备了两颗激光雷达。

这就像是在黑夜里给你开了一双“夜视仪”,能看得更远、更清楚,还能建立起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无论是前方的车辆,还是路边的行人、小动物,都能精准识别。

更体现用心的一个细节是,奥迪和华为还给这两颗宝贵的激光雷达装上了自动加热和清洗功能。

这个功能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来说就太实用了。

一到冬天,雨雪天气里开车,车外的摄像头和雷达很容易被冰雪或者泥水糊住,导致智能驾驶功能失灵。

有了这个功能,就相当于给雷达配上了“小暖气”和“雨刮器”,随时保持“视野”清晰。

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才真正体现了一家豪华品牌对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深入思考。

奥迪Q6L e-tron亮相,五大硬核实力加持,豪华电动新纪元-有驾

有了这套强大的硬件和聪明的算法,这台Q6L e-tron在处理复杂路况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不管是城市里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还是在高速公路上自主判断并线超车,甚至是在那种宽度刚刚好、特别考验技术的狭窄车位里停车,它都能帮你轻松搞定,大大减轻了驾驶的疲劳和紧张感。

当然,一辆车光有聪明的“大脑”是远远不够的,自身的“筋骨”必须得足够强壮结实,这就要说到奥迪自己的传统强项——安全了。

在车身结构和用料上,这些老牌豪华车企确实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和严苛的标准。

这台Q6L e-tron的车身,有高达83%的比例使用了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的混合材料,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比如A柱、B柱这些保护乘客的核心区域,使用了34%的热成型钢。

这个热成型钢的强度达到了惊人的2150兆帕,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普通家用车上如果用了1500兆帕的钢材,就已经算是用料很扎实了,2150兆帕的强度,已经接近一些军事装备的水平了。

可以说,奥迪是用造装甲车的标准,为你打造了一个坚固无比的移动堡垒。

对于电动车来说,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奥迪也是下足了功夫。

他们在电池包的底部,也就是最容易受到路面磕碰的位置,用上了前面提到的那种超高强度的热成型钢,并且设计了“四横三纵”的井字形加强结构,就像一个坚固的保险柜,把里面的电芯牢牢地保护起来。

不仅如此,电池下方的护板,还用了一种同级别里很少见的9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官方的说法是能提供“防弹级”的保护。

奥迪Q6L e-tron亮相,五大硬核实力加持,豪华电动新纪元-有驾

电池本身,用的是宁德时代提供的107度大容量三元锂电池,奥迪还自己研发了一套热扩散阻止技术。

它的作用就是,万一电池组里有某一个电芯因为意外发生短路或者过热,这套技术能有效阻止热量和火势蔓延到旁边的电芯,从而为车内人员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

这种从物理碰撞防护到内部化学风险控制的全方位安全设计,体现了传统大厂对于生命安全近乎偏执的敬畏。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很多人关心的一点:这车开起来感觉怎么样?

很多人总觉得电动车开起来都差不多,就是起步快,但缺少了燃油车那种人车交流的感觉,没什么驾驶乐趣。

奥迪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努力在这台Q6L e-tron上保留了品牌引以为傲的驾驶质感。

它继承了奥迪经典的e-quattro电动四驱技术,高性能的四驱版车型,系统总功率达到了345千瓦,换算成我们熟悉的马力大概是469匹,零到百公里加速只需要5.6秒。

但光有速度是不够的,真正的功力体现在底盘的调校上。

它的后悬架采用了结构更复杂的五连杆设计,并且在一些关键的连接部位使用了液压衬套,这种部件能更有效地过滤掉路面传来的细碎颠簸,让行驶过程更有高级感。

再加上空气弹簧和CDC电磁减振器的组合,这套减振器可以在短短2毫秒内,根据路况实时调整自身的软硬程度。

2毫秒是什么概念?

比我们眨一下眼还要快上百倍。

这意味着,当你需要激烈驾驶过弯时,悬架能瞬间变硬,提供强大的支撑力,让车身稳稳地贴在地面上;而当你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它又能瞬间变软,最大程度地吸收冲击,保证车内的舒适性。

这种能文能武、收放自如的底盘表现,正是奥迪百年造车功力的体现,也是那份纯正“德味”的灵魂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