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吉利最近又整了个大活,开了个什么2026款星愿发布会,把26年前的《星愿》男女主都请来了,搞情怀,搞回忆杀,场面一度非常温馨感人。但你扒开这层温情脉脉的糖纸,会发现里面藏着的,是一颗冰冷、坚硬、随时准备引爆整个低端电车市场的“地狱菠萝”。
不装了,摊牌了。当吉利把一台后驱、多连杆独悬、还塞了个Flyme Auto系统的电车,限时价格干到6.58万起的时候,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执行某种焦土政策,一种“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自爆。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是把蛋糕切走了一大块,那吉利星愿这次,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扛出来了,就问你怕不怕?
这事儿的本质,已经脱离了商业竞争的范畴,进入了玄学乃至修仙的领域。你看,正常车企的思路是,我做个产品,定个价,赚点钱,大家一起和和气气地建设市场。但现在的新能源车圈,尤其是10万以下的战场,完全是另一套逻辑,一套源自“黑暗森林”的生存法则。唯一的法则就是,干掉所有人,或者被所有人干掉。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吉利这一手,就是典型的“功法大成,渡劫飞升”。他们悟了,彻底悟了。他们发现,跟友商们掰扯什么“品牌调性”、“用户心智”、“设计美学”,都是虚的。在绝对的价格和配置面前,一切都是花里胡哨。消费者,尤其是这个价位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简单到粗暴:便宜,够用,看起来还行。于是吉利直接把一本高阶功法,比如后驱独悬这种过去二十万车才谈的玩意儿,当成大白菜一样扔了出来。
这就好比你在新手村,大家都在用木棍互殴,突然有个哥们掏出了一把冒着电光的加特林,对着天空一顿扫射。他可能不是想打谁,他只是想告诉所有人:这个村,现在我说了算。同行们看了也得傻,心态直接就爆了。这还怎么玩?你跟进,利润就没了,等于一起自爆;你不跟,市场就没了,等于被动等死。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直呼内卷行家。
发布会上,他们花了大量篇幅去讲什么“经典造型设计”、“经典尺寸空间”、“经典驾控品质”。是是是,都经典,都牛逼。但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看这些词儿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什么叫经典?说白了,就是大家看得最顺眼、最不容易出错的那个最大公约数。在6万块这个价位,你跟我谈黄金分割比,谈轮高比,我只会觉得你在浪费我的时间。就像你跟一个快饿死的人讨论米其林三星的摆盘艺术,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消费者要的,就是那个一眼看上去“哦,这是个车”的感觉,然后坐进去“嘿,还挺宽敞”,开起来“哟,还不赖”。完事儿了。吉利这次聪明就聪明在,他们把这些基础项做到了,然后用一个匪夷所思的价格,把一堆“超纲”的东西,比如后驱独承这种“压缩毛巾”,强行塞给了你。这玩意儿就像你买泡面,老板不仅给了你调料包,还额外送了你一整只波士顿龙虾。你可能根本不需要,但你就是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
然后就是那些技术名词,什么11合1智能电驱,什么高可靠电驱认证,什么8万公里电池极限测试。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硬核,特别金钟罩铁布衫?但讲真,决定这些技术生死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数据,而是中国大地上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路况,是那些神出鬼没的“老头乐”。你那个Flyme Auto再智能,能预判一个从巷子里逆行冲出来的老大爷吗?你的高强度车身,能顶得住一个开着改装三轮、把你当空气的快递小哥吗?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就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什么AI算法都白搭。所以,吉利宣传的这些硬核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充值”,是让你在掏钱的时候,心里感觉更踏实。让你觉得这6万块买到的不只是一堆铁皮和电池,而是一份“安全感”和“科技感”的打包服务。这钱,花得值。
当然,最魔幻的还是请张柏芝和任贤齐站台。说真的,我最近重看《喜剧之王》,还是觉得柳飘飘那个回眸最顶。唉,不提了,都是中年人的眼泪。吉利这一手,堪称典中典的“降维打击”。年轻人可能对《星愿》这部电影没什么感觉,但这一下子就精准命中了我们这些80后、90初的心巴。我们这代人,恰好就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一台便宜代步车接送孩子、买买菜的核心用户。我们看到这两个人同框,脑子里闪过的不是车,是逝去的青春。这种情感共鸣,比你讲一万遍参数都管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魔怔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味儿?吉利星愿已经不是一辆车了,它成了一个现象级的生物兵器,被投放到A0级纯电市场这个拥挤的蛊盆里,它的任务就是用极致的性价比和精准的情感营销,把所有还在犹豫、还在观望、还在坚持“品牌溢价”的潜在用户,全部“感染”过来。
你看,吉利其实想明白了一件事,在掀桌子式的竞争里,建立所谓的品牌忠诚度很难,但摧毁别人的忠诚度,却异常简单。你隔壁的品牌卖8万,我卖6万,配置还比你高。一次两次,用户可能还会因为“信仰”而坚持。但次数多了,信仰的墙角总会被挖松的。除非你是奔驰、特斯拉这种自带“玄学光环”的品牌。买这些车的人,追求的根本不是性价比,而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我就是这个圈子的人”的宗教式虔诚。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不是省下那几万块钱。
所以,吉利星愿的疯狂,对于高端品牌来说,其实没什么影响。但对于那些跟它在同一个价格带里肉搏的友商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这帮人,是真的疯了。吉利的行为翻译过来就是:我不想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了,我要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把市场给我清出来。加大,加大,再加大筹码。
最终,吉利星愿能走多远?不好说。但它已经成功地把整个战场的烈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告诉所有人,在这个时代,体面已经死了。活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比你的对手更狠,更疯,更不要命。至于未来,谁还管未来?先把今天活下来再说吧。毕竟,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棋盘给掀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