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白头发都熬出来了,尹同跃这回终于要“上岸”了。
港交所那边刚放话,奇瑞汽车正式通过聆讯——这事儿落了地,等于说“上市”这道门,咔嚓一声,算是被老尹用二十年的劲儿给踹开了。当年他接手奇瑞那会儿才42岁,意气风发,现在一晃两鬓斑白,嘴上还爱自嘲“六旬老汉”,直播、B站演讲、发布会金句不断,活脱脱一个“车企老炮儿跨界网红”。可别小看这老头,人家憋的可不是流量,是整整一个时代的翻盘。
翻翻奇瑞交出来的成绩单,真不是盖的。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亿,净赚47亿,全年营收眼看就要冲6000亿大关。销量更猛,上半年干出126万辆,5个月破百万,历史最快。出口55万辆,连续22年自主品牌出口冠军,这海外基本盘,稳得一批。你说这数据虚?不,全写在港交所挂出来的招股书里,白纸黑字,谁都能查。
但资本市场现在看车企,早就不光盯着卖了多少台油车。智能化、电动化才是“灵魂拷问”。奇瑞这边,新能源今年上半年卖了35.9万辆,同比翻倍还多,涨得凶,可占总销量也就三成出头。收入结构更现实:一季度新能源贡献27.3%的营收,剩下七成还是靠燃油车撑着。这说明啥?转型刚踩下油门,还没到地板电。
可你别忘了,奇瑞最近动作一套接一套。跟华为联手搞的“智界”,老尹亲口放话:“这是我们毫无保留的第一战略优先级。”什么叫第一优先级?就是资源往死里砸。百亿资金、五千人研发团队,独立公司运营,这不是玩票,是真要拼一把。之前出的智界S7、R7,虽然声量还没完全炸开,但至少让市场看到奇瑞不再“客气”了。
更狠的是混动。今年4月,奇瑞直接甩出“鲲鹏超能电混”全家桶,一口气推十来款新车,从A级到C级全铺开。老尹那句“前年说不客气,去年涨一点,今年才是真不客气”,听着像段子,其实是战略宣战。现在国内混动赛道卷成麻花,比亚迪DM-i、吉利雷神、长城Hi4-T个个都不是善茬,但奇瑞这一波反攻,确实把家底亮出来了。
再回头看这波港股IPO,募资干啥?研发新车、搞智能电动技术、出海扩张。哪一桩都不是小钱能搞定的。以前奇瑞靠银行输血,现在终于能自己造血了。上市不光是圈钱,更是打通长期资本通道,股权激励也能玩起来,人才才愿意死磕技术。
至于市值能飙多高?现在说还早。但可以算笔账:比亚迪港股4000亿美金量级,吉利、长安都在千亿港币以上。奇瑞若顺利上市,按它现在2700亿年营收、140亿净利的体量,哪怕给个10倍PE,也逼近1500亿人民币。要是资本市场看好它的出海+华为合作+混动反攻这三板斧,再给点情绪溢价,冲一冲2000亿也不是梦。
尹同跃从黑发干到白头,二十载IPO长跑,终于快撞线。这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圆梦,更是一家老牌自主车企在智能电动时代下的“二次创业”。奇瑞能不能借这一跃,真正冲进全球前十?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