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今儿聊个有点玄乎的事。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你特别粉的一个乐队,以前出的每首歌都是王炸,首首都能单曲循环。
结果等了两年,新专辑一出,你兴冲冲戴上耳机……嘿,主打歌居然是首口水歌的remix版,连调音师都像是没睡醒。
那感觉,就一个词:堵得慌。
我现在看理想汽车,尤其是刚上市那台理想i8,就是这感觉。
这事儿吧,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别扭劲儿。
你得把时间线往回倒,才能咂摸出这味儿来。
想当年,理想ONE那会儿,新势力里头一号,一年零十几天就交了三万台车,那都不叫卖车,那叫开印钞机。
后来那套L系列的“组合拳”,更是打得炉火纯青。
理想L9往那一摆,直接告诉所有人什么叫“移动的家”,把B格拉满;L7、L8跟上,把中产奶爸们拿捏得死死的;最后理想L6再来个俯冲,把以前够不着的用户一网打尽。
那几年的理想,顺风顺水,李想本人估计都不知道“输”字怎么写。
他们那套“从高往低打”的玩法,简直被当成了新势力的圣经。
可邪门就邪门在这儿。
一套在增程赛道上百试百灵的独门绝技,怎么换到理想纯电SUV这个新场子,就突然不好使了呢?
一切的转折点,得从那台长得像高铁头一样的理想MEGA说起。
咱不评价外观,就说这事儿给理想带来的后遗症。
MEGA栽了跟头后,李想写了封全员信,那反思叫一个深刻,说白了就是步子迈太大,扯着了。
听着是那回事吧?
认错态度良好。
结果呢?
他们自己复盘说,MEGA的问题,一是长得太挑战大众审美,二是产品力撑不起那个价。
行,病因找到了。
按理说,到了理想i8这,总得吃一堑长一智吧?
可你看看i8那张脸,尤其那个车头,跟MEGA简直一个娘胎里出来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俩是亲兄弟。
更骚的操作是,车刚上没几天,就又是改配置又是调价格,这不等于当着所有人的面,自己给自己来了一下,嘴里还念叨着:“不好意思啊各位,前两天定价的时候可能喝了点假酒”?
这叫什么?
这叫“我反思了,但只反思了一下下”。
就好比一个球员,上一场因为一个假动作被人晃倒丢了关键分,教练跟他谈心,他也捶胸顿足。
结果下一场,对手用同一个假动作,他又在同一个位置,以同样的姿势摔倒了。
你说你作为球迷,气不气?
这背后,藏不住的就俩字:急了。
以前的理想,在自己画的圈子里玩,是规则制定者。
现在呢?
圈外全是狼。
蔚来的蔚来乐道品牌,第一款车乐道L60就指名道姓要干翻Model Y,顺便也把i8的市场给搅和了;小鹏那边也没闲着。
理想一回头,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辟的增程这条“康庄大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堵成了早高峰的西直门立交。
数据不会骗人,理想在增程市场的份额从当年的一家独大,已经掉到了五成以下。
更要命的是,现在撑着理想销量的,是价格最低的L6。
这就像一个卖顶级牛排的西餐厅,突然发现店里卖得最好的是餐前面包。
虽然流水还在,但味道全变了。
那个曾经标榜自己毛利率堪比保时捷的理想,正在被市场逼着去打“性价比”。
一边是嗷嗷待哺、疯狂烧钱的5C超充站,一边是卖不上价、回不了血的新车,这日子,怎么算怎么紧巴。
人一焦虑,就容易出昏招。
理想i8,就是这昏招的产物。
它像个不被期待的“任务品”,在战略迷茫期被硬推了出来,任务就是填上“纯电SUV”这个坑。
它既没有L9的霸气,也没有L7的精准,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妥协”和“凑合”。
MEGA挖的那个大坑,i8非但没填上,可能自己还出溜下去了半截。
那这笔烂账,最后不就得指望还没出生的理想i6来还吗?
前人挖坑,后人填。
这话糙理不糙。
现在,所有压力都给到了i6这边。
它不能再“别扭”了,不能再“妥协”了。
它得是一款从娘胎里就想得清清楚楚、做得明明白白的车,得一炮打响,把前面两位大哥丢的面子全找回来。
不然,这牌桌上的信用一旦透支,再想建立起来,可就难了。
毕竟,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看结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