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马X7和奔驰GLS在全尺寸豪华SUV市场收割十年后,奥迪终于亮出底牌。 2026款Q9以5.3米车长和3.2米轴距的庞然身躯,同时提供纯燃油、插电混动和纯电三种动力方案。
这款车采用可兼容多种动力的高端模块化平台,既是奥迪产品矩阵的最后拼图,也是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的一次大胆实验。
迟到的王者,瞄准百万元级市场空白
奥迪等待十年才推出Q9,原因是豪华SUV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2023年奔驰GLS全球销量突破6万辆,宝马X7也接近5万辆。 这些全尺寸SUV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身份象征。 奥迪凭借Q5、Q7积累的用户基础,终于将Q9定位为家族中的“终极SUV”。
与保时捷开发三排座SUV的策略相似,奥迪选择燃油与电动并行路线。 美国消费者偏好大排量发动机,欧洲市场更倾向新能源,Q9的多元动力配置正是为应对全球市场分化。 基础版3.0T V6车型瞄准性价比用户,而.0T V8版本则瞄准追求性能的精英阶层。价格策略显现出精准的错位竞争。 燃油版起售价预计98万元,比宝马X7低15万元;SQ9高性能版定价138万元,对标169.8万元的宝马X7 M60i。 电动版iQ9分为118万元的基础版和148万元的顶配版,支持无线充电技术。
传统燃油与电动技术的双重革新
Q9的插电混动版基于PPC平台打造,CLTC纯电续航实测85公里,满足都市通勤者日均50公里的出行需求。 支持直流快充功能,40分钟可充至80%电量,适配城市用户的碎片化补能场景。
燃油版搭载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输出功率突破600马力。 性能版SQ9可能移植兰博基尼Urus SE的同款插混系统,系统总功率达620马力,零百加速有望达到3.6秒。 这套动力系统配合8AT变速箱和quattro四驱,让这台全尺寸SUV具备超跑级的加速能力。
纯电版iQ9基于PPE平台打造,采用800伏高压架构。 搭载宁德时代麒麟5C电池组,WLTP续航突破700公里,12分钟快充可补充450公里续航。 双电机全驱系统输出580马力,标配空气悬架和后轮转向系统。
传统豪华品牌的技术护城河
Q9搭载的quattro Ultra智能四驱系统,能在0.2秒内完成两驱与四驱的切换。 这套系统与空气悬架、后轮转向系统联动,使5.3米长的车身在狭窄路段掉头时,转弯直径仅比Q7多0.3米。 实际驾驶中,雨天城市快速路时速80公里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优于同级别两驱车型。
与宝马iX M60相比,Q9的底盘调校更侧重多场景适应性。 iX M60虽然也配备空气悬架和后轮转向,但其后桥防倾杆刚性为强化动力输出而特别调整,更偏向公路性能。 Q9则兼顾城市通勤与轻度越野需求。
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平衡
座舱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屏联动设计:12.3英寸虚拟座舱、14.5英寸中控屏和10.1英寸副驾娱乐屏。 全系标配AR-HUD增强现实导航,支持手势控制和眼球追踪。 奥迪最新Aicon智能系统可通过语音控制车内120项功能,支持多模态交互。
与传统豪华品牌竞品相比,Q9的智能系统更贴近新势力造车的交互逻辑。 宝马iX M60搭载的iDrive 8系统,虽然操作流畅,但空调调节等基础功能仍需进入二级菜单。 Q9则通过多屏协同实现更直观的操作体验。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
Q9的外观设计引发两极分化评价。 前脸采用宽度增加20%的八边形格栅,内部嵌入矩阵式LED灯带,夜间可投射“Q9”迎宾光毯。 分体式大灯组采用OLED技术,远光灯射程达600米。 支持者认为这是“灯厂该有的样子”,批评者则觉得侧面造型与大众途昂相似,缺乏创新。
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家庭用户需求。 轴距比Q7加长100毫米,第三排可容纳175厘米身高的成年人乘坐。 后备箱容积达2100升,能同时容纳婴儿车和露营装备。 这些设计细节体现出对实用性的重视。
差异化竞争策略
Q9瞄准的是预算百万级、追求实用性的多孩家庭。 起售价95万元,比宝马X7便宜8万元,且标配三联屏、L2+智驾和9气囊。 与同品牌Q7相比,Q9专注于七座市场,而Q7更侧重五座车型,形成清晰的定位区分。
Q9的混合动力路线引发思考:当时速100公里的电动车仍需12分钟补充450公里续航,而V8发动机的声浪依然能让驾驶者血脉贲红,消费者是否会接受这种“过渡性产品”? 在理想L9等新势力用“冰箱彩电大沙发”重新定义豪华的当下,奥迪坚守的机械素质与科技融合,究竟是一种固执还是远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