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固态电池10分钟续航1000公里,燃油车最后的信仰还剩什么

最近车圈又开始整活了,还是关于电池的。说是国产固态电池有了突破,充电10分钟,续航1000公里。

这PPT做得,讲真,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智子,怀疑自己的科技树是不是点歪了。1000公里是什么概念?就是从北京一脚电门干到上海,中间连服务区都不用进。这要是真的,那以后高速服务区可能就只剩下卖烤肠和压缩毛巾的了,充电桩可以直接拆了。

所有人都知道,电动车这玩意儿,最大的命门就是电池。续航焦虑、充电焦虑、冬天掉电焦虑,焦虑到最后都变成了精神内耗。车企的营销,就是一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所有场上的“演员”都在拼命告诉你:别焦虑,信我,我这个能行。结果你一信,就成了大冤种。

当固态电池10分钟续航1000公里,燃油车最后的信仰还剩什么-有驾

但固-态-电-池,这玩意儿不一样。它不是小修小补,它是直接想掀桌子。传统电池里面是液体,晃晃荡荡,能量密度有天花板,还动不动就心态爆了给你表演个自燃。固态电池,顾名思义,里面是固体的,能量密度直接起飞,安全性也拉满,属于是给电池上了个金钟罩铁布衫。

这个剧本,本来主角应该是日本,尤其是丰田。丰田老师傅,手握一千多项专利,天天放风说要量产,搞得跟修仙秘籍一样,好像谁拿到了就能立地飞升。结果呢?修了十年,还在筑基期。专利多有啥用?就是个纸面上的盾牌,看着唬人,结果人家国产新势力直接不跟你玩拳脚了,掏出了RPG。你那盾牌,挡得住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丰田比作盘珠子的老头儿是不是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好像又没什么不对。那边国产厂商已经开始抽卡了,SSR一张接一张地出,什么500Wh/kg能量密度,什么10分钟1000公里,甭管能不能马上量产,反正牌先打出来,气势上不能输。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帮电池厂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有人说这是在“放卫星”,吹牛不上税。诶,是是是,车企的PPT续航,跟你女朋友说“我没生气”一样,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但这事儿吧,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它现在真不真,而在于它让所有油车党最后的嘴硬资本,开始动摇了。

油车党信仰的基石是什么?就是“我加油五分钟跑八百公里,你电车得趴窝半小时”。这是他们鄙视链的顶端,是他们最后的骄傲。现在固态电池告诉你,我十分钟补能一千公里,而且是在你家楼下,不用去油站闻那股子汽油味儿,就问你怕不怕?这下坏了菜了,信仰崩塌了呀。等于说人家直接在你教堂门口开了个灵宝天尊的法坛,还免费送香,你说你气不气?

当固态电池10分钟续航1000公里,燃油车最后的信仰还剩什么-有驾

这简直就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特斯拉的中年人,讲真,我对续航已经麻了。一开始也是天天焦虑,后来发现,99%的时间我都是在家充电,续航1000还是500,对我日常通勤来说就是个数字。说实话,最近看财报看得我头疼,感觉自己的头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背叛我。可能这就是中年吧。真正让我爽的,是那种一脚下去,世界清净了的感觉,是智能驾驶帮我在堵车时摸鱼的快乐。

所以你看,决定技术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实验室参数,而在于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就像自动驾驶,你以为关键在特斯拉的算法?错了,关键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什么FSD、什么NOA,在“我躺我有理”的朴素法则面前,都得跪。

所以固态电池这个“魔法”也是一样,实验室里跑出花来都没用,得拉到现实里遛遛。成本呢?稳定性呢?零下三十度还能不能支棱起来?这些问题都存在。

但别忘了,我们最擅长的就是把“高科技”干成“白菜价”。光伏、锂电池、液晶面板,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一开始都是高不可攀的“任意门”,最后都给你干成了小区门口的旋转门。靠的是什么?就是庞大的产业链和不计成本的内卷。加大,加大,再加大。一个不够就上两个,两个不够就上一个军。这种打法,属于闪电战附体,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当固态电池10分钟续航1000公里,燃油车最后的信仰还剩什么-有驾

现在回头看那些传统燃油车企,就特别尴尬。它们曾经以为电动化只是“过渡”,氢能源才是未来,固态电池只是个梦。结果梦醒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中国不仅把磷酸铁锂做到了全球最便宜,还在钠电池、固态电池上接连出牌,技术路线越跑越快。这下子,油车不仅不环保,还不经济、不智能,连最后的“补能便利性”优势都快被磨平了。

所以最后决定胜负的,可能根本不是技术,而是谁更豁得出去,谁更能发疯。当一个行业开始比谁更颠的时候,你就知道,好日子或者说好戏,要来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产业变革的必然。我们正在亲眼见证一个时代的转折,一个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时代。

当固态电池10分钟续航1000公里,燃油车最后的信仰还剩什么-有驾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