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车别纠结,一汽奥迪A6L,动力强、够豪华、更智能

最近,在杭州一家奥迪4S店里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一对挺年轻的夫妻,拿着四十多万的预算,高高兴兴地去看新上市的2024款奥迪A6L,本来都准备下订单了,结果在和销售聊天的过程中,突然决定不买了,当场就退订了。

这事听起来有点突然,但仔细一琢磨,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选车别纠结,一汽奥迪A6L,动力强、够豪华、更智能-有驾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购车选择,更像是新时代的消费观念和传统豪华品牌之间的一次正面碰撞。

我们先来把事情的经过捋一捋。

这对夫妻看中的是奥迪A6L的插电混动版,毕竟在一线城市,能挂上绿牌,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

销售人员告诉他们,这款混动版的车现在订要等三个月,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并不能享受国家给新能源车的那套补贴政策。

更让他们心里咯噔一下的是,在杭州这样的城市,隔壁的新能源品牌,不仅车价可能更实惠,还直接赠送一块价值不菲的本地牌照。

这笔账其实很简单,一边是花42万,还得额外加2万块钱做装潢,然后是漫长的等待,最后可能还拿不到那块省心省钱的绿牌。

另一边是,可能花同样的钱,直接拿到车,牌照问题也解决了,省下了一大笔拍牌的钱和精力。

面对这样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比,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恐怕都得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得号。

所谓的品牌光环,在现实的经济账本面前,一下子就显得有些黯淡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政策上的不划算,可能还不足以让这对夫妻当场变卦。

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的,恐怕还是对产品本身深入了解后产生的失望。

选车别纠结,一汽奥迪A6L,动力强、够豪华、更智能-有驾

我们来看看这台被寄予厚望的A66L插电混动版,它的实际表现到底怎么样。

厂家宣传的纯电续航里程是100公里,这个数字在今天的市场里,其实已经不算突出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官方数据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要打个折扣。

有实际开过的车主反映,在杭州早高峰那种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再开上空调,电量掉得非常快,实际能跑的里程可能也就六七十公里。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通勤距离稍微远一点,这块电池就基本上只够跑个单程,回来还得靠发动机。

那么,当电池没电,完全靠发动机行驶的时候,它的表现又如何呢?

因为车上背着一套沉重的电池和电机系统,整车重量比纯燃油版要重不少,所以在馈电状态下,它的油耗能轻松达到7升以上。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你买它,是冲着它能用电,能省油去的,结果纯电续航不够用,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烧油,而且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要费油。

这种体验,无疑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两头不讨好”的感觉,既没有享受到纯电车那种安静、平顺、低成本的优势,也没有燃油车那种没有续航焦虑的纯粹。

反观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比如极氪001,能给你带来跑车级的加速性能;蔚来ET7,遍布全国的换电站让补能比加油还快。

在这些对手面前,奥迪A6L插混版的产品力,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除了动力系统,在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上,这台车也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缩水”。

选车别纠结,一汽奥迪A6L,动力强、够豪华、更智能-有驾

奥迪A6L一直以来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它作为一款行政级轿车,拥有非常宽敞舒适的后排和巨大的后备厢空间。

但是,在插电混动版上,为了安放那个巨大的电池包,后备厢空间被严重挤占。

有网友实际测试过,一个26寸的行李箱放进去都有些费劲。

这就让它作为一款中大型豪华轿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无论是商务接待需要放客户的行李,还是家庭出游需要装载一家人的物品,都会变得捉襟见肘。

所谓的“行政级”享受,在空间实用性这个硬指标上打了折扣,这无疑会动摇很多潜在客户的购买决心。

而在智能化体验这个新赛道上,传统豪华品牌的表现也开始显得有些迟钝。

比如车上那个听起来很酷的AR-HUD抬头显示功能,在宣传片里效果非常科幻。

但实际使用中,如果在白天戴上偏光太阳镜,屏幕上的显示内容就会因为反光而变得模糊不清,几乎没法正常使用。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反映出产品在设计时,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在真实场景下的使用习惯。

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国产品牌,比如理想汽车,早就开始在副驾驶位设置娱乐屏,让坐车的人也能在旅途中追剧、看电影。

这种从“以驾驶者为中心”到“以车内所有乘员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恰恰是当下消费者非常看重的。

当奥迪还在纠结于技术参数的领先时,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在思考如何让车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舒适和愉悦。

选车别纠结,一汽奥迪A6L,动力强、够豪华、更智能-有驾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那个曾经让传统豪华品牌引以为傲的“保值率”。

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的种种质疑时,往往会拿出“我们车保值”作为最后的防线。

但数据是不会说谎的。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一辆开了三年的奥迪A6L燃油版,保值率还算不错,但同车龄的插电混动版,残值率只有48%左右,比燃油版低了十几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你花更多的钱买了一台混动车,结果在卖车的时候会亏得更多。

为什么会这样?

二手车市场的商家们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这车的电池是个定时炸弹,一旦出了问题,维修更换的费用非常高昂,谁也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所以收车的时候只能往死里压价。

连最精明的二手车商都对它的未来持悲观态度,普通消费者又怎么能放心购买呢?

所以,回过头再看杭州4S店里发生的这一幕,那对年轻夫妻的决定,其实一点也不冲动。

他们只是做了一道非常简单的选择题,在“品牌面子”和“实实在在的用车体验与经济利益”之间,选择了后者。

当他们转身去看国产的腾势Z9 GT,发现不仅产品本身在设计、智能、空间上更符合他们的需求,销售方还提供了包括赠送高端家电、负责安装充电桩在内的一系列贴心服务时,这种对比就更加强烈了。

男方说的那句“42万买个标,不如42万买个爽”,虽然听起来很口语化,但却道出了当下许多消费者的心声。

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务实。

他们不再盲目地为品牌光环买单,而是更看重产品本身是否好用、是否划算、是否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对于奥迪这样的传统豪强来说,如果还继续沉浸在“百年豪华”的旧梦里,不能正视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那么,今天退订的可能只是一对90后,明天,可能就是更多用实际行动投票的消费者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